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婴幼与儿童麻醉前准备、麻醉中处理、麻醉后并发症防治。方法术前耐心询问病情,细心的交代注意事项,书中灵活应用麻醉方法,加强术中的密切观察与管理,术后细心的交待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并发症和处理方法。结果和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的认真负责、充分准备、加强管理就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安全的度过手术难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对颈椎手术的局麻与全身麻醉进行了疗效对比,体会到只要手术不涉及到颈脊髓,局部麻醉均可获得良好效果,达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系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自1993年以来,我们以局部麻醉下进行颈椎手术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3.
肩部创伤和锁骨骨折在手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采用的麻醉法也不一,但目前各种阻滞麻醉法的效果均不甚理想。我院1996~2004年共行肩部和锁骨手术140例,应用高位臂丛加颈浅丛和一点法颈丛麻醉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以来,我国的人流手术几乎都是在无麻醉镇痛的情况下进行的。受术者必须忍受痛苦和恐惧的煎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妇产科与麻醉师合作开展无痛人流手术50例,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和良好的术后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深受医患的欢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局麻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乳腺癌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或加静脉强化麻醉下进行乳腺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因为不同原因不便或不愿意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或加静脉强化麻醉(氟芬合剂)实施乳房局部手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对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切口均1期良好愈合,未出现皮下积液、积血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全组病例术后随访6~59个月,术后患者短期恢复佳,无1例因手术麻醉致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随访期间未发现乳腺癌在乳房和腋窝局部复发。结论局部浸润麻醉或配合静脉强化麻醉对某些特殊患者方便、可行,提高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术后恢复好,为以后开展乳腺癌当日手术(day operation)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脊柱手术中由于其体征定位的特殊要求,常选用局部浸润麻醉(以下简称局麻)。局麻一般由术者实施,因此,术中的整体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自1999年2月以来,我科按照整体护理的系统要求,选用理论扎实、业务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护士,对38例局麻下脊柱手术病人实施了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我们在保证病人平稳渡过手术期的前提下,通过重点抓好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输液输血的管理,强调护士与医师的密切配合,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整体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评价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强化麻醉用于急症剖宫产术的可行性。②方法 选择46例需行剖宫产术而又存在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产妇为研究组,以同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等。③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652~1.992,P〉0.05);而肠蠕动的恢复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2.384,P〈0.05)。④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强化麻醉用于急症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快速、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给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用于颈椎前后入路手术的效果观察。方法 全组 60例 ,男 40例 ,女 2 0例 ,最大 69岁 ,最小 18岁 ,所有病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颈椎病 ,或颈椎脱位或椎间盘脱出骨折 ,前入路 2 1例、后入路 3 9例 ,术中根据手术情况取髂骨植骨 18例。常见术前准备 ,不给术前药。采用芬太尼、氟哌利多用一产 12 3 5型微量输注泵静脉给药 ,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能与术者交流 ,效果满意。最大用药芬太尼 2 68ug、氟哌利多 8.9mg ,Raymay评级 2~ 5级。结论 静脉给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用于颈椎前后入路手术安全有效 ,无并发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整个诊治时期中对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不仅要受到疾病本身的刺激,还要受到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这些刺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多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引起机体代谢不同程度的紊乱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加上病人对疾病的焦虑、手术的畏惧、预后的不理解,既加重了上述不良反应,又削弱了病人的抗病能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直接影响手术预后,因此,做好手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护理,对增强手术的耐受力,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顺利度过手术,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手术室把整体护理运用到围手术期护理中,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能发生了转变,从强调术中护理转变为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护理,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指导、术中监护、术后回访。这种模式强调了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加深了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减轻了术前恐惧,增强手术中的配合能力以及减少了对手术预后的恐惧。在围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中,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基本病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护理评估,找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达到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目的,整体护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开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高,因此,在围手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周密的术后护理,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自2001~2004年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8例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进行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黄斑部疾病30例30眼,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根据病情行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眼内光凝、气液交换和体积分数16%全氟丙烷(C3F8)充填。观察术中的镇痛效果,术眼的合作程度以及并发症。[结果]在所有手术眼中,麻醉效果优良者13眼,麻醉效果中等者15眼,麻醉效果差者2眼。麻醉效果差的2眼均为视网膜脱离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在术中肌注哌替啶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诉术眼疼痛多发生在巩膜穿刺刀刺入巩膜时、术中顶压视网膜周边部切除基底部玻璃体以及眼内光凝时,但是疼痛均较轻微,能继续耐受手术。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在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能顺利的完成手术,同时避免了球后麻醉所引起的并发症,但是要求手术医生必须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并且在手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以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2.
颈椎手术的麻醉及其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辉  陈绍洋  熊利泽  徐新智  熊东方 《医学争鸣》2002,23(15):1438-1438
0 引言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外伤、颈椎结核及肿瘤等各种颈椎病变,均可因脊髓受压迫出现肢体感觉减退、运动障碍,严重者造成高位截瘫;因病变部位出血、水肿压迫延髓生命中枢,可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度头后仰可致颈髓压迫、损伤更严重;术中压迫、牵拉或损伤脊髓及神经根,会引起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因此,对这类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及监护,有其特殊性. 我们总结报告我院近期实施的36例这类手术麻醉和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13.
李树群 《广西医学》2002,24(11):1905-1906
急诊手术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常并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有时还发生出血性或感染性休克。病人多有饱胃 ,加之术前准备仓猝 ,因而很难做到全面检查和充分准备。为了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 ,手术护士在麻醉前、中、后的护理十分关键。急诊手术在我院约占手术例数 4 0 %左右 ,现将我院多年来对急诊麻醉病人护理经验作报告。1 麻醉前准备1 1 环境要求 :手术间室内温度控制在 2 2~ 2 5°C、湿度 5 0 %~ 6 0 %最为理想。急诊手术多为创伤、急腹症。病人多有大出血引起休克或感染性休克等 ,血液循环较差。若室温过低 ,易出现寒战 ,易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6例颈椎手术麻醉处置。方法:术前依据颈椎病变压迫脊髓程度及全身状况等变化,给予颅骨牵引,颈托固定,抗炎、脱水等治疗。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给颈前或颈后入路行病变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2l例术中行短潜伏期感觉诱发电位(SLSEP)监测。结果:SLSEP监测3例P25潜伏期在术中略有延长,33例术毕15min内苏醒,术后3例留置气管导管2h~5h,36例均愈后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气管插管轻柔操作,密切监测SLSEP,可安全完成该类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金民赫 《大家健康》2015,(5):151-152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利多卡因在初次人流术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大多数受术不采用麻醉镇痛,因手术时间短多数受术均能耐受。而对于初次人流因精神紧张、怕痛,宫颈管长硬,宫颈内口较相对已分娩或多次手术较紧,手术难度相应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为减轻初次受术痛苦,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两侧注射加宫颈管内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董明华 《吉林医学》2013,34(7):1343-1344
目的:本文主旨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配合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术前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麻醉及手术用物准备。术中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密切配合,全方位细心护理,积极参与抢救工作。恢复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加强术后随访工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麻醉复苏成功,全部安全返回病房,无护理不当原因造成的手术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科学而精心的护理,对麻醉和手术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3年9月在我院手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围麻醉期管理。方法总结这类病人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治疗管理措施。结果23例病人中,其中有2例术后死亡,21例康复出院,手术麻醉死亡率为0,术后死亡率为8.7%。结论这类病人术前往往合并有严重的胸腔和呼吸系统的感染,全身各脏器功能衰竭,是对手术麻醉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控制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支持治疗是手术麻醉成功的保证。谨慎的麻醉处理,严密的加强监测手段,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5年以来,喟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行各种甲状腺手术200例,效果满意。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疾病较多,而局部麻醉行甲状腺手术,方法简单易行,省时、安全,优点较多。它避免了因全麻,颈硬膜外麻醉可能出现的危险性及并发症。采用局麻术中病人能回答问话,从而减少了喉返神经损伤的弊端。但是,局麻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