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腑泄热灌肠液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4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以通腑泄热灌肠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49例,疗效较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活血清热通腑法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长治医学院(046000)原培稼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郭爱则关键词淤胆型肝炎活血清热通腑法近年来,我们采用活血清热通腑法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  相似文献   

3.
温广伟  罗宝玲 《光明中医》2012,27(12):2406-2407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危急重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何炎燊教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运用清热通腑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通过乙型脑炎的发病病因病机及何老的验案分析,加深对重型乙型脑炎辨证论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强力宁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强力宁在治疗肝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喘息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 ,佐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及皮肤病 ,预防抗痨药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加味桃仁承气汤治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味桃仁承气汤是由《温病条辨》桃仁承气汤加味而成。方取桃仁、丹皮、芍药、当归活血行血,大黄、芒硝攻下泄热,通其瘀结。功能攻下逐瘀,泄热凉血。主治邪入血分,热与瘀结,蓄于下焦所致的蓄血证。我们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课题组根据万氏寒温统一的理论,临床用于治疗出血热早期表邪与内瘀相引,内外合邪,瘀热互结于下焦的蓄血证。因本病内因素有久瘀,故在原方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张照琪  刘洪德  郭媛  范景芳  张喜玲  张丽 《河北中医》2009,31(10):1561-1562
温病学是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与热性病、传染病的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中医科学.目前,随着新的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广大的临床医家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上世纪50年代郭可明先生应用中医疗法成功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并亲自或协助撰写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及体会"、"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的治疗纪实"等文章.结合这些资料,我们对郭可明先生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理法方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清心开窍通腑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40例,治愈37例。认为治疗该病,在阳明气分阶段应用清心开窍法,可直折病势,阻断证候传变,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发生;合用通腑泻热,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6例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10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104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观察疗程均为4周,观察中医症状、黄疸、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疗效指标。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改善中医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较单纯西医治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逐瘀泄热通腑合剂治EHF休克32例疗效及血浆Fn含量的观察──附西药对照组22例杨宁指导蔡秉仁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南昌330006)余勉江西省广丰县人民医院徐友妹,陈人骏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近年来,笔者采用逐瘀泄热通腑合剂结合参麦针的开闭固脱疗法,...  相似文献   

10.
安宫牛黄丸和肝安治疗重型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宫牛黄丸和肝安治疗重型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80例221300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许再玲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其重型极重型死亡率高,一般达15qo以上;后遗症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目前尚缺乏针对本病的...  相似文献   

11.
《温病条辨》清热法是急性热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在全面研究清热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将《温病条辨》清热法概括为六个方面:辛凉宣解法、甘寒清热法、清热透营法、清热凉血法、通下泄热法、养阴清热法。这些方法广泛用于流行性感冒、脑膜炎、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急性肝炎、消化道出血等多种急症的治疗,但不能从消炎、抗菌、抗病毒、降体温、镇静等角度理解其疗效机理。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证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仲瑛 《中医药学刊》2002,20(6):709-711,723
指出,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治宜凉血化瘀,通泄腑热认为,凉血清热折病势;通下瘀热,可以顺降气血;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益东  马彪 《山西中医》1997,13(3):51-52
通下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271500)宋益东马彪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通下法清热法和解少阳法燥湿解毒法利水祛瘀法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笔者运用通下法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疗效。兹就临证所得...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肝炎型32例胶南市中医院(266400)薛秀美武瑞美胶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66409)丁秀芹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肝炎型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肝炎型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  相似文献   

15.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退热、抽搐停止、神志清醒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常规治疗可提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5,(10):1345-1346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合剂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保肝降酶、预防感染、补充凝血因子、对症支持等疗法,观察组28例配合应用通腑泻热合剂(生大黄、蒲公英、乌梅、枳实等)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结论:通腑泻热合剂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们以自拟的清热通腑利胆汤治疗瘀胆型肝炎25例,疗效较好,现小结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清热通腑利胆汤:茵陈30~60克(后煎)金钱草、板蓝根各30克,大黄、蒲公英各15~20克,栀子13克,甘草9克,皂矾6克(即青矾,装入空心胶囊中吞服),芒硝12克(冲服),水煎服。  相似文献   

18.
柏瑾  符为民 《新中医》1996,28(7):35-36
用泻下通腑合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150例,并随机抽样设对照组50例。结果表明泻下通腑合剂治疗急性肾衰少尿期持续病日明显缩短,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长幅度较低,并发症及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白虎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症;白虎加人参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白虎加人参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某些中医病证,如发热。竹叶石膏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如小儿口疮、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复发性口疮等病症。通过白虎汤类方现代应用的研究可以看出类方研究是学习经方的系统方法之一,值得推广用于经方的教学、科研、临床之中。  相似文献   

20.
分期论治中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病应从急性期和恢复期两方面治疗。气机紊乱,痰瘀互阻是急性期的基本病机,因此,化痰活血,泄热通腑是急性期的治疗大法;脏腑虚损,痰瘀互阻是恢复期的基本病机,因此,补肾活血、化痰兼益气通络为恢复期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