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丽娜  冯星火 《医药世界》2010,12(3):219-22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重症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2例ICU重患者型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第一组应用PDT,第二组应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PDT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PDT更适合于ICU内重症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在老年危重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将112例需行气管切开的老年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8例行PDT为观察组,54例行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OT组。结论 PDT在老年危重患者中应用具有安全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4年8月行气管切开的患者384例,其中176例行PDT术,208例施行传统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ST),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围术期及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切口长度短于ST组,术中出血量少于ST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围术期、后期部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是一种简单微创的外科手术,适合在ICU开展.  相似文献   

4.
段宏军  杨广  高海明  安媛  刘伟 《河北医药》2011,33(7):1008-1009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行PDT;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7.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35ml,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46min、28.66ml、9d,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8.6%(5/58)],显著低于OT组[(42.6%(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相比,简便快捷、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PDT)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重症脑出血患者分为行PDT组及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手术时间(8.5±3.2)min、切口长度(1.5±0.3)cm、愈合时间(4.3±1.3)d,均优于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手术组手术时间(28.5±3.5)min、切口长度(4.0±1.5)cm、愈合时间(6.5±1.5)d;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能更加简便、快捷、安全的通畅气道,在重症脑出血合并上呼吸道梗阻、通气障碍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价值,提高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方法 147例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前瞻性随机性分为两组,PDT组72例,传统气管切开(OT)组7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DT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操作时间明显比OT短,P<0.01)。2组切口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明显优于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可用于危重患者的紧急抢救。  相似文献   

7.
朱新华  刘德新  赵奎  王彪  丁涛 《淮海医药》2012,30(3):213-214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选择56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需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的不同分为PDT组31例,OT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25例,观察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缺氧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PDT组手术切口长度(15.0±1.6)mm、手术时间(9.9±3.4)rain、出血量(5.2±2.2)ml、术中缺氧时间(10.2 4~2.1)s,均小于OT组的(41.2±3.9)mm、(27.2±5.1)min、(18.2±3.5)ml、(31.1±6.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切口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危重症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分析104例在ICU气管切开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经传统气管切开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①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T在抢救中具有优势,熟练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在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价值及前景.方法 对102例危重患者分别行PDT及传统气管切开术(0T)建立人工气道,其中55例患者行PDT作为观察组,47例患者采用传统OT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作为一种新的急救技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适合于ICU的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值得在基层医院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screw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T)、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urgery tracheostomy,ST)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21例实施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T),观察组28例实施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PT),统计二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愈合时间、导管脱出率及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愈合时间、导管滑脱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T组均明显优于ST组;结论:通过本研究,证实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效果优于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是ICU危重患者首选的气管切开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PDT组与常规气管切开术(ST)组,分别予以PDT和ST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和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与ST组比较,PDT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危重患者应用PDT具有操作快速、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ICU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期间进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共54例,其中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术组(PDT组)22例,传统气管切开术组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组(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合ICU的危重患者,在ICU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建  刘龙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56-1957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ICU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分成PD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操作平均时间(13.6±5.1)分钟与OT组(46.3±14.2)分钟,两组比较,P<0.01,OT组大出血39例,PDT组1例,OT组发生气管套管周围有较多痰液溢出56例,5例心跳呼吸停止,11例气管套管脱出;PDT组无心跳呼吸停止、切口痰液溢出及气管套管脱出发生。PDT组切口长1.0~1.5cm,OT组切口长4.0~6.0cm。结论:PDT较OT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选择56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需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的不同分为PDT组25例,0T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31例,观察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缺氧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PDT组手术切口长度(15.0±1.6)mm、手术时间(9.9±3.4)min、出血量(5.2±2.2)ml、术中缺氧时间(10.2±2.1)s,均小于OT组[分别为(41.2±3.9)mm、(27.2±5.1)min、(18.2±3.5)ml、(31.1±6.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切口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危重症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急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接受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12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5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危急重症患者,值得在医院ICU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a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DT技术35例,并与同期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35例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切口愈合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成功进行手术34例,操作时间为(7.55±2.45)min;切口长度为(1.67±0.35)cm;术中出血(5.75±2.55)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结论 PDT操作安全、简单、快速、组织损伤少、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危重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a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DT技术35例,并与同期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35例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切口愈合时间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T组成功进行手术34例,操作时间为(7.55±2.45)min;切口长度为(1.67±0.35)cm;术中出血(5.75±2.55)m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结论 PDT操作安全、简单、快速、组织损伤少、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危重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行经皮气管切开的疗效及术后呼吸道感染风险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后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气管切开,观察组行经皮气管切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用于ICU中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了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危险系数,缩短了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吴金  陈策  李伯恩  孙向东  陈程 《安徽医药》2008,12(12):1182-1183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5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为实验组,随机选择近年来ICU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患者2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4±2.3)min;切口长度为(1.5±0.4)cm,术中出血量为(8±2.5)ml,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一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开展使手术时间明显减短,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瘢痕小,并发症少。适合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德强  赵成恩  闫冬 《江西医药》2011,46(2):148-150
目的比较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在危重患者的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实施PDT和ST危重患者(每组均为21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渗血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DT组和ST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6±5.2和38.4±15.2min,1.5±0.3和3.5±0.6cm,5.6±2.3和43.6±18.4 ml;术后ST组的渗血量为38.4+15.2ml,4例皮下气肿,2例切口感染;而PDT组的渗血量为4.5+3.5 ml,仅1例皮下气肿,无切口感染。结论与ST相比,PDT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愈合瘢痕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无需气管镜辅助进行,适合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