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和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4所卫生学校2 767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高中)"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河南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主要为不良饮食习惯、意外伤害、吸烟、饮酒和网络游戏成瘾行为,大部分危险行为报告率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普遍高于同年龄阶段的高中生。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职校学生中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职业学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市某职业学校非医学专业357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干预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可有效的推动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等调查,对比分析基线调查和干预调查结果,评价其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有效提高了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识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其平均正确率分别为40.1%和57.6%,P<0.05.结论 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艾滋病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中专学生的卫生态度、卫生行为及心理问题,为下一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与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从3000余名医学生中抽取10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咨询。结果 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并且他们自身有不良个人卫生行为和习惯。结论 对医学生开展卫生态度、卫生行为及心理问题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梅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94-94,96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卫生行为和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对我社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有计划地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随访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认知水平、卫生行为和血压控制程度。结果教育前后调查对象各项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教育后调查对象的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不良行为下降,健康行为比例提高(P〈0.01)。结论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模式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共调查15~69周岁3921人,采用集中调查和人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结果石家庄市居民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6.4%。结论石家庄市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行为形成率,提示需制定相关策略,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居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宁波市鄞州区城乡居民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和相关行为情况,为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鄞州区14~59岁的6类人群进行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和相关行为调查.结果 6类人群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和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77.82%和80.89%,健康行为总体形成率为65.67%.结论 需要开展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和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认识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作用,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为防控慢性病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8岁以上1 980名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相关因素的干预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得到提高,吸烟、运动锻炼、食盐摄入等行为方式有较大变化。结论慢性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和影响个体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外在因素是可以干预的,而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较好的治未病的卫生战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学校健康教育是使儿童青少年获得卫生知识、转变态度、增强卫生信念、转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产生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改善环境,以达到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健康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内容和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生的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的状况,有助于推广健康知识。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抽取了210名16-20岁的200级中医士专业学生,进行常见卫生常识10项,卫生行为10项调查。结果:在被调查210名学生中,卫生知识全知晓率为13.33%,半知晓率为45.25%,不知晓率为41.43%,卫生行为全正确率为60.95%,半正确率为32.86%,不正确率为6.19%。结论:中专生对卫生知识全了解的人较少,亟需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卫生技术评估作为重要的卫生决策工具,能够为决策者的循证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梳理了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的程序及内容,回顾了卫生技术评估在国内外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和进展,提出了新时期背景下卫生技术评估应明晰关键角色定位、回归评估目标价值、重视患者参与、保证独立客观、合理使用大数据等发展新要求,同时针对我国卫生技术评估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规范设计评估流程、促进决策转化、加强多方交流、提升循证决策意识、保障评估公正透明等相关建议,为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在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The national health reform agenda appears to have omitted public health. In this article, I outline how public health is different from primary care, and why a holistic approach to reform should include public health. The current reform agenda is very much focused on addressing the problems in acute care and the hospital system, with the focus on primary care being a means to this end. Until the health system is addressed as a whole, with all its essential components integrated and interlinked, truly successful reform of the health system, with genuine long-term vision and sustainability, will not be possible.  相似文献   

15.
16.
17.
尽管过去20年在大多数国家的预期寿命一直增加,但不同人群健康状况的差异明显,健康的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其根源在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本文基于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基本概念,从社会等级、儿童早期生活、社会歧视3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与健康不公平的现象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提倡部门间的合作,为我国在健康改善方面促进多部门合作,减少健康不公平性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追求健康、长寿、与环境的和谐是公共卫生的永恒主题。为此,本文就环境生态健康与医学模式的改变、生态环境的危机及桃战、建设环境生态健康的公共卫生策略进行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Minimal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preconception counseling even though good preconception health may b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segments of a woman's life. Only in recent years have most healthcare providers, including obstetricians, realized that the initiation of health care and guidance after conception may be too late to prevent birth defects, low birthweight and infant mortality. The Oklahom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s Birth Defect Registry has developed a Women's Health Appraisal Questionnaire to assist physicians in identifying high-risk behaviors and other condition in the patient's environment that may be linked to detrimental outcomes to the fetus. The Women's Health Questionnaire can be offered to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the waiting rooms of health clinics. The questionnaire takes about three to five minutes for the patient to complete. Free English and Spanish versions of the Women's Health Appraisal Questionnaire and other preconception tip booklets are being offered to physicians and health departments in Oklahoma. To order the preconception health questionnaire and booklets, there is an order form included in this jour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