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肺门结核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简称,是小儿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易感人群危害甚大.儿童肺门结核临床症状分轻、重症不同.轻者肺门淋巴结结核是因为进入的菌素量少或菌的毒性小.重症的则是因为结核菌菌量多或菌种毒性强,儿童结核和他的家族中有无结核病人有密切关系,家庭中有活动性结核病人都有传染可能,感染后很快就沿着淋巴经路扩散,造成肺门淋巴结肿大,而致肺门结核,病理改变可有增殖性、渗出性两种,二者多半互相交错存在,而且常以一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肺门结核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简称,是小儿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易感人群危害甚大.儿童肺门结核临床症状分轻、重症不同.轻者肺门淋巴结结核是因为进入的菌素量少或菌的毒性小.重症的则是因为结核菌菌量多或菌种毒性强,儿童结核和他的家族中有无结核病人有密切关系,家庭中有活动性结核病人都有传染可能,感染后很快就沿着淋巴经路扩散.造成肺门淋巴结肿大,而致肺门结核,病理改变可有增殖性、渗出性两种,二者多半互相交错存在,而且常以一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平扫及增强影像学资料。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32~75岁。结果12例病人均发现纵隔内或肺门大于1cm的肿大淋巴结,共26个,位于右侧气管前区及双侧肺门区14个(51%)。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增强后呈边缘环状强化,中央低密度20个(73%)。结论纵隔内肿大淋巴结CT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后呈边缘环状强化,中央低密度是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特点的分析,探讨16层螺旋CT在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典型肺结核19例的CT扫描资料与临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典型肺结核在螺旋CT的影像表现为多样性,其影像表现可有肺实变、肿块型或结节型及肺门淋巴结增大改变等。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在螺旋CT表现为多样性,应根据其临床特征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与治疗率。  相似文献   

5.
不典型肺结核X线、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X线平片、CT表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以减少、避免误诊。方法分析5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片上的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结果55例不典型肺结核中,叶或段实变或不张11例,支气管肺炎样改变26例,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肺内结节6例。结论发病部位不典型.影像表现不典型,为不典型肺结核的特点,应根据多种征象进行综合分析,鉴别诊断.方可减少、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纵隔淋巴瘤是发生在纵隔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易发生肺门淋巴结浸润和肺内浸润。故其x线诊断易同肺门淋巴结结核、纵隔其他病变和肺癌合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混淆,诊断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8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患者的CT误诊原因,总结糖尿病合并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CT诊断误诊,后证实为结核的8例糖尿病患者的CT所见,并逐例找出误诊原因。结果4例CT所见肺内肿块影,CT诊断为肺癌。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为结核球;1例结核菌素(PPD)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1例PET检查考虑结核球,抗结核治疗病灶大小略有缩小,动态观察5年病灶部分钙化。1例CT所见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前胸部软组织包块伴有颈椎、舌骨及胸骨骨质破坏,CT诊断全身多发转移瘤,胸部包块穿刺病理诊断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软组织肿块消失破坏骨部分修复骨质边缘硬化。1例CT所见肝左叶外侧段不规则低密度病灶内有分隔,增强呈多环状强化,CT诊断肝脓肿,腹腔镜手术证实为肝结核。1例CT所见纵隔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CT诊断淋巴道转移瘤,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为结核。1例CT所见脾脏多发结节状环状强化灶,颈部淋巴结肿大,CT诊断为淋巴瘤,颈部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为结核。结论糖尿病合并结核CT表现不典型,未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忽视部分影像学细节的改变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门影肿大的X线平片的误诊、漏诊的原因并提出减少其发生率措施,以提高肺门影肿大X线的正确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44例肺门影肿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漏诊及误诊病例中,解剖因素所致10例,投照因素所致28例;其他因素误诊6例。10例是肺动脉瓣狭窄所致肺门瘤样扩张误诊为肺癌,后经彩超证实是肺动脉狭窄;28例漏诊是未照胸片侧位相;6例是小儿肺门淋巴结结核误诊肺门炎症,后经结核菌素试验证实。结论提高对肺门肿大病因的认识,加强对肺门肿大漏诊及误诊原因的全面分析,必要时行CT彩超支气管镜及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赵冬  代勇  陈莉 《中外健康文摘》2008,5(3):379-380
目的 探讨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表现特点,评价CT扫描对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活检及诊断性治疗证实的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胸部CT表现特点.结果 32例病人CT片上共显示38处主支气管增厚或狭窄、闭塞,管壁点状钙化者11例,伴肺叶或肺段不张19例,伴肺内结核13例,胸腔积液8例,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3d~2个月复查,显示狭窄支气管扩张22例.结论 狭窄支气管管壁点状钙化、短期复查管腔狭窄后扩张,及病灶短期内变化较大等征象对老年人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义同  周祝谦 《实用医技》2007,14(35):4827-4828
肺下叶结核又叫肺底结核或肺门旁结核。该病较少见,文献报道占肺结核的1.9%~5.3%,由于肺下叶是非结核疾病好发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笔者通过对31例肺下叶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为提高肺下叶结核的诊断减少误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纵隔常见的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 总结经手术、淋巴结活检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与相互鉴别要点.结果 44例最终结果分别为: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癌16例,结节病5例,淋巴瘤9例,巨淋巴结增生4例,艾滋病淋巴结肿大2例.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炎性病变,以形态多样、钙化、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为典型特点.淋巴结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原发灶淋巴引流区优势分布、液化坏死明显、增强呈薄壁环形强化是其重要特征.淋巴瘤CT表现以累及范围广,病变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为主.结节病以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病灶多数不融合且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均匀强化为鉴别要点.巨淋巴结增生具有血供丰富、常累及单个淋巴结、呈肿块样增生等特点.结论 胸部CT检查是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方法,病灶形态特点、分布、强化及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义同  周祝谦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27-4828
<正>肺下叶结核又叫肺底结核或肺门旁结核。该病较少见,文献报道占肺结核的1.9%~5.3%,由于肺下叶是非结核疾病好发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时机。笔者通过对31例肺下叶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胸部  相似文献   

13.
肺下叶结核少见且早期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肺炎、肺脓肿或肺化脓症、肺包虫病等。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诊断,可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在1994~1997年间遇有33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8例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最大发病年龄35岁,最小发病年龄15岁,平均29岁。2) 症状及体征:低热3例、疲倦乏力2例、胸痛2例、咳嗽5例、咯血或痰中带血7例。除3例于下肺闻及干湿罗音、1例颈淋巴结肿大外其他均无特殊阳性体征。3) 实验室检查:2例WBC1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误诊的原因,总结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与CT表现。方法49例误诊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年龄16~89岁。均行X线平片与胸部CT平扫,并与病理对照,找出误诊原因。结果49例肺结核误诊为肺癌29例,肺炎16例,其他疾病4例。误诊病例中影像学表现为结节和肿块病灶18例,肺段或肺叶阴影24例,肺门及纵隔肿块7例。结论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检查不全面及未与胸部平片表现综合分析是本组不典型肺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陆富刚  梁军 《右江医学》1998,26(3):200-200
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痰菌检查多为阴性,胸部X线表现无异常或病灶孤立存在于肺下叶、或上叶的前段,呈现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988~1997年误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17例进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误诊病例本组17例,其中男15例...  相似文献   

16.
董晓 《中外医疗》2010,29(6):174-174
成人支气管结核常继发于肺部或纵隔与肺门淋巴结结核,比较容易漏诊或误诊。病理上有粘膜或及粘膜下层的结核琴润、溃疡、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及瘢痕狭窄改变。只有依靠支气管体层或造影摄影才能显示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X线和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表现为肺炎实变型12例(26.67%),其CT检查表现为存在大小不等的斑状阴影,同时观察病灶密度并不均匀,观察斑状物边缘比较平直;表现为肺门、淋巴结增大型患者10例(22.22%),X线及CT表现为其肺门部位存在肿块样影像,部分患者的影像存在钙化影,使相邻支气管的管壁出现增厚,并且管道变得比较狭窄;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型患者9例(20%),其中影像中的结节或者肿块的边缘比较光滑的3例,存在较长毛刺的或者存在轻度分叶的6例;表现为栗性病变型患者14例,其影像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两肺或者单肺分布上存在斑点状物,最小的1cm,最大的10cm,平均(4.3±1.2)cm,大多数边缘较为光滑,小部分存在轮廓模糊不清的情况,较容易出现误诊。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CT检查表现多样,应该根据患者在临床中各种征象进行综合性的诊断分析,避免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18.
儿童肺结核主要表现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CT、磁共振的应用,诊断淋巴结肿大已不是难题,但在基层医院,普通X线检查仍是诊断儿童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儿童X线胸片肺门影像比较复杂,常使儿童肺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困难。本所自1993~2005年共收治肺门淋巴结结核136例,现将100例有完整资料及胸片的病例分析其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胸部结节病的回顾性分析,认识典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方法复习1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12例中,10例表现为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占16.7%,低于统计资料。结论胸部结节病影像不典型时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或治疗中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20.
肺癌来自一种多潜能分化上皮。发生的发展过程中变化较为复杂 ,容易与其他肺部疾病相混淆 ,不典型肺癌诊断较为困难 ,易误诊。本文将 1994~ 2 0 0 0年误诊最后确诊为肺癌 2 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男∶女为 2∶1,年龄 5 2~ 76岁 ,平均 6 4岁。平均误诊时间 4个月。最长误诊时间 8个月。2 讨论肺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病情发展快 ,目前尚未找到特异性诊断标志物。胸外科医师主要从主观找原因 ,如 ( 1)过分依赖于既往肺疾病史 ,忽视肺癌可能。本组 10例既往有结核病史 ,有刺激性咳嗽症状误诊为肺结核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