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抗感染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6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ACS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疗程1周。所有患者测定入院时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ACS患者治疗后复查hsCRP和Ps。观察各组hsCRP和Ps的变化情况。结果:ACS患者hsCRP和Ps较SAP组明显升高(P<0.01),ACSA组和ACSB组hsCRP和Ps在初始状态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周后氯吡格雷组比阿司匹林组hsCRP和Ps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以下调ACS患者的部分炎症因子,可能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素霞 《中原医刊》2007,34(15):22-23
目的 通过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氯吡格雷除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之外的抗炎作用。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9例,随机分组为A组(n=44,阿司匹林组),B组(n=4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另选c组(n=25,健康对照组)。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第10、30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用药后30d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c组。用药后10d,AB两组病人血清hs—CRP降低。用药后30d,AB两组病人血清hs—CRP进一步降低,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AB两组MACE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心绞痛发作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 氯吡格雷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除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外,还具有独立的抗炎作用,可显著减轻动脉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氟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后15天,30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治疗组1个月后hs—CRP、血脂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后15天、3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ESS及ADL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脑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43例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组(A组,70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300mg,而后100mg/d;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组(B组,73例),首次顿服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各300mg,而后阿司匹林100mg/d+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d;同时另选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C组,30例),无任何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7d、30d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散射比浊法和ABC-ELISA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用药前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01)。用药后7d,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的浓度均降低(P均〈0.01)。用药后30d,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的浓度均进一步降低fP均〈0.001),且B组hsC.RP和TNF-α的浓度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动脉硬化炎症反应,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行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增加氯吡格雷的维持剂量能否进一步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并影响临床预后。方法:选取100例择期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高维持量组(n=50)和常规剂量组(n=50),术后分别给予氯吡格雷150 mg/d及75 mg/d治疗,7 d后两组均以标准剂量维持。分别于术前及服药7 d时测定患者的hs-CRP浓度,并随访比较术后7 d和30 d时两组之间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及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术前hs-CRP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服药7 d时高维持剂量组的hs-CRP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标准维持剂量组(P=0.005)。(3)术后7 d时随访,两组在联合终点事件、术后缺血性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随访,氯吡格雷高维持剂量组较标准维持剂量组显著减少临床心脏不良事件,而且不增加出血的发生率。结论:增加氯吡格雷维持剂量可以显著降低NSTEACS患者PCI术后hs-CRP浓度,显著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阿司匹林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在基层疗效和安全性如何。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2月~2006年4月住院的患者129例,随机分成2组(按住院单双号分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另一组强化治疗组阿匹林 氯吡格雷治疗。平均随访(4.0±1.89)个月,共104例病人完成试验。观察指针:①症状缓解时间(心前区疼痛减轻或消失的时间);②住院天数;③伴发心力衰竭;④伴发恶性心律失常;⑤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⑥再住院;⑦心因性死亡;⑧出血的发生。结果:平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强化组显著少于基础治疗组[(2.37±2.1)天比(3.59±3.1)天,P<0.05],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强化组少于基础治疗组[10.5%比17%,P<0.05];再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强化治疗组少于基础治疗组(17.5%比25.5%,P<0.05)。有统计学意义。出血的发生率强化治疗组略高于基础治疗组(8.8%比6.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对ACS病人,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有效,故建议如有条件可给予ACS病人常规使用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89例ACS患者,根据抗血小板药物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n=46)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组,72=43),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肌钙蛋白变化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2.4%、95.2%)高于对照组(62.8%、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肌钙蛋白变化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2%、96.1%)高于对照组(67.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出血情况主要表现为皮下出血点,经减量或停药后自行好转,均未做特殊处理。其中观察组发生3例(6.5%),对照组2例(4.7%),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选68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后半年内再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共入组68例患者,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胸痛,胸闷症状发作频率较对照组少,最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7.6%;治疗组半年内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未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统计心血管事件发生,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心血管发生事件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同时观察氯吡咯雷低反应对ACS临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342名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与服用24h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按照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程度分为低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MACE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卒中、心绞痛)和出血并发症。结果发生氯吡格雷低反应的患者54例(15.8%),氯吡格雷正常的患者288例(84.2%)。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26例(7.6%),其中氯吡格雷低反应组为11例(20.4%,11/54),正常反应组为15例(5.2%,15/288),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口服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程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正常反应组相比,氯吡格雷低反应组MACE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王冬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082-1083
目的探讨未经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单独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组)30例,治疗时间为15 d.设定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段变化为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内容,皮肤黏膜出血、出血性脑卒中、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不适症状的发生为不良反应评价指标。结果治疗期间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6.71%;单药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出血性脑卒中0例,消化道出血1例,上消化道不适症状2例,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ACS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比较副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氯吡格雷(clopidogrel,CPG)是一种新型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具有不可逆的血小板抑制作用.该产品于1998年3月率先在美国上市,随后进入欧洲、北美、澳洲、新加坡等多国市场,并于2001年8月在中国上市.现就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CS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均未行介入治疗。观察两组在住院1个月内以及病后1个月~3年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效果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未行PCI术的ACS患者远期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少,可积极应用于ACS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氯吡格雷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加用氯吡格雷。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心电图各导联ST段压低明显改善,可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心血管性事件。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皎耀斌 《吉林医学》2011,(21):4370-437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扩冠、抗凝及对症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拮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拮抗血小板聚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远期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我科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确诊为ACS并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与40例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确诊为ACS采取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两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 5),且治疗组AR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在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功能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更有效的减少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之一,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严重堵塞所致.笔者观察了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STEMI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抗凝、控制脑水肿、胰岛素控制血糖、降压及保护脑组织细胞等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同时予以氯吡格雷75 mg/次,每天3次,阿托伐他汀10 mg/次,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为(6.45±1.22)mg/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水平为(9.61±1.32)mg/L,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C水平为(3.42±0.73)mmol/L,TG为(1.42±0.13)mmol/L,LDL-C为(2.13±0.11)mmol/L,HDL-C为(1.40±0.21)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水平为(4.12±0.25)mmol/L,TG为(1.63±0.31)mmol/L,LDL-C为(2.57±0.25)mmol/L,HDL-C为(1.13±0.31)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调节血脂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联合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近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纽40例和奥扎格雷联合氯吡格雷组(治疗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即刻给予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结果:30天后治疗组复合终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主要副作用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奥扎格雷联合氯吡格雷对于降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近期心脏事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志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55-55,5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共入组8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察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心电图的变化,疗后半年内再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胸痛、胸闷症状发作频率较对照组少,长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7.7%,照组为81.4%;治疗组半年内再缺血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良反应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好,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