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VEGF、p21ras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 VEGF及 p2 1ras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 ,更好地评估预后 ,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81例鼻咽低分化鳞癌 VEGF及 p2 1ras蛋白表达 ,对阳性和阴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EGF在不同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放疗后远处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p2 1ras蛋白高表达 ,但与不同分期、局部复发、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鼻咽癌生存的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 (P<0 .0 5 )和癌组织中 VEGF表达水平 (P<0 .0 5 )。 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 VEGF表达与临床 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 ;单因素分析 VEGF表达与鼻咽癌的预后呈正相关 ,可考虑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因素之一。 p2 1ras蛋白高表达 ,但与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无关 ,可作为联合检测的指标之一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 VEGF表达与 p2 1ras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远处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鼻咽癌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15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远处转移危险指数方程(IE),根据IE值将全部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和颈部放疗剂量影响治疗后远处转移(x2值分别为29.63、54.83、58.42、24.86和5.91,P均相似文献   

3.
Li XM  DI B  Shang YD  Li J  Cheng JM 《癌症》2005,24(2):208-212
背景与目的口腔癌淋巴结转移率在50%~59%之间,对其处理好坏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拟探讨影响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1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预后生存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口腔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8.7%。χ2分析显示,仅肿瘤浸润深度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关。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特别是临床N分期、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结论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了解其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提高口腔鳞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KPS评分、T和N分期及影像诊断技术等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T和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及淋巴结侧数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KPS评分、颅内受侵及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N分期及淋巴结侧数是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性别、KPS评分、T和N分期及临床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生存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咽后淋巴结对鼻咽癌预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749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51.5%.单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对鼻咽癌总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转移并不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对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N0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23和0.008).[结论]基于鼻咽癌增强CT资料,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可能有影响,是影响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咽癌初治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59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分析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59例鼻咽癌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90.1%和74.9%。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疗终残留、治疗模式、颅底骨质破坏、咽后淋巴结转移和颅神经损伤对预后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疗终残留、联合化疗和颅神经损伤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远期疗效较好,能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率,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30岁以下鼻咽癌的临床特点、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会市1971年1月至2003年12月登记确诊的132例30岁以下鼻咽癌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全组30岁以下鼻咽癌占同期登记确诊鼻咽癌的6 %,性别比为1.28∶1,总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7.5 %和21.82 %,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53.85 %、28.30 %、18.10 %。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45.54 %,无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否放疗和颈淋巴结转移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30岁以下鼻咽癌患者Ⅱ、Ⅲ期病例较多,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 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1年经病理学证实、无DM并接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4例,根据鼻咽癌UICC/AJCC分期标准(第7版)进行重新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324例患者中269例(83.0%)出现转移淋巴结,中位随访58个月(6~77个月),全组5年OS率为84.8%,DFS率为77.1%,RFS率为92.7%,DMFS率为80.5%。对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水平、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P值均<0.05)。根据风险比差异确定鼻咽癌新N分期: N0期为无淋巴结转移;N1期为Ⅶa区或/和单侧上颈(Ⅰ、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N2期为双侧上颈(Ⅰ、Ⅱ、Ⅲ、Ⅴaa区)淋巴结转移;N3期为Ⅳ a、Ⅴb区及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 结论 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更符合现状,并能更客观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实性型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61例肺实性型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4例、非手术治疗7例.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4.8%和25.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4)、M分期(P=0.013)、pTNM分期(P=0.006)、治疗方式(P<0.001)和手术方式(P=0.006)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5)、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M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实性型腺癌发生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差.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M分期和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争取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咽后淋巴结转移在鼻咽癌分期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Tang LL  Liu LZ  Ma J  Zong JF  Huang Y  Lin AH  Lu TX  Cui NJ 《癌症》2006,25(2):129-135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高,'92分期系统未明确其在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及评价它在鼻咽癌分期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治疗前进行鼻咽和颈部增强CT扫描的初诊鼻咽癌749例。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根据临床分期的原则,采用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预后预测及分布及分布均衡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51.5%。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析晚的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7.8%、60.3%和57.9%,高于早期患者的发生率(45.2%、47.6%和38.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7%和72.2%,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4.5%和84.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并不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有临界意义(P=0.053)。N0合并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死亡及远处转移的风险比分别为0.540及0.411,与N1组(0.601及0.555)相似。将其归为N1或T2比较,前者N分期预后的风险一致性较好,但N分期分布极不均衡,N1患者比例达50.2%。后者N分期及临床分期预后的风险差异性明显,且T、N分期及临床分期分布均衡性较好。结论: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可以有影响,在目前92分期系统及现行的鼻咽癌原发灶放射治疗模式的情况下,将咽后淋巴结转移归为T2分期内容更符合分期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83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test对生存率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Cox风险比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中位生存1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3%、33.0%和23.8%。单因素分析发现,根治性放疗后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初诊时N分期、放疗结束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转移部位、转移后所行化疗的周期数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N分期、转移后所行化疗的周期数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初诊时N分期对鼻咽癌的总生存有决定性作用,足够有效的化疗有望延长放疗后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ⅣA期鼻咽癌的预后影响因子。方法初治的T4N0~3M0 (UICC 1997版分期)鼻咽癌患者145例纳入临床研究,分析患者的复发、转移、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45例患者的5年OS、CCS、PFS、DLRFS、DMFS分别为59.2%、61.3%、53.0%、71.6%、62.6%。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动脉鞘区受侵是影响DLRFS、DMFS的不良预后因素,UICC N分期是影响DLRFS、 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颈动脉鞘区受侵是影响CC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年龄、颈部照射剂量、UICC N分期是影响CCS的独立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 颈动脉鞘区受侵、UICC N分期是影响CCS、PFS的预后因素,同期化疗或放疗联合化疗虽提示有提高DMFS及提高CCS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鞘区受侵、UICC N分期是影响非转移性T4期鼻咽癌的重要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TP方案诱导化疗后DD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27例T3~4N2~3M0鼻咽癌患者纳入试验。诱导化疗采用TP方案(docetaxel 70mg/m2,d1;DDP 80mg/m2,d2),每3周1次,共2个周期。同期化疗采用DDP80mg/m2,d1;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CT-Sim技术,常规分割。[结果]TP诱导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和口腔黏膜反应。TP诱导化疗后鼻咽部病灶缓解率66.7%,区域淋巴结缓解率78.8%。同期放化疗后鼻咽部病灶及区域淋巴结缓解率为100%,其中鼻咽部病灶完全缓解率96.3%;区域淋巴结完全缓解率91.3%。患者1年OS、PFS均为100%。[结论]TP方案诱导化疗后,DDP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以往多西紫杉醇(docetaxel)联合顺铂(cisplatin,DDP)(TP方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小,得出的结果不一。本研究比较TP方案诱导化疗后TP与DDP同期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57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期TP方案放化疗组(TP组)30例:同期DDP放化疗组(DDP组)27例。两组诱导化疗采用TP方案(Docetaxel 70mg/m^2第11天,DDP80mg/m^2 d1),每3周1次,共2周期。同期化疗(每3周1次,共2周期):TP组采用TP方案(Docetaxel 60mg/m^2 d1,DDP80mg/m^2 d2):DDP组采用DDP80mg/m^2 d1。照射野采用CT-Sim设计,常规分割放疗。结果:57例患者完成诱导化疗111周期;53例患者完成同期化疗103周期。诱导化疗终止4例,同期化疗终止3例。所有入组患者都完成放疗。诱导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和口腔粘膜反应。TP组3~4度白细胞减少、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同期放化疗中,TP组患者100%使用G—CSF,明显高于DDP组(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同期放化疗后鼻咽部病灶完全缓解率:TP组93.3%,DDP组96.3%:区域淋巴结完全缓解率:TP组92.9%,DDP组91.3%。两组肿瘤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P方案诱导化疗后.TP同期放化疗的肿瘤缓解率与DDP同期放化疗相似。TP同期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比DDP同期放化疗高,但在G—CSF支持下,患者能耐受。TP方案的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江苏省初治局部晚期(Ⅲ、ⅣA、ⅣB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后长期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6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其中604例患者接受了含铂方案为主的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5~9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3.5个月。全组患者的5年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 区域无复发生存(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DFS)、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4%、94.2%、79.2%、71.9%和76.3%。175例(27.6%)治疗失败,其中远处转移(131例,74.9%)是主要的治疗失败形式。T分期是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N分期和化疗是RRFS、DMFS、DFS及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调强放疗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除了T、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外,化疗对预后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放疗前CT或MRI检查分期与预后关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u D  Cao KJ  Xie GF  Huang PY  Wang CT  Zhang YY 《癌症》2008,27(7):738-742
背景与目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是鼻咽癌临床分期和确定治疗靶区的重要依据.本研究试图分析放疗前按CT或MRI检查分期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445例病理确诊的无转移初治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同,分为CT组230例,MRI组215例.全组患者均行常规放疗,局部晚期患者加用化疗.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法计算和比较两组生存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凶素.结果:C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0.3%,85.3%,MRI组分别为98.6%,94.3%,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305,P=0.012).CT组与MRI组的l,2,3年无瘤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RI组优于CT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N分期、分期方法和化疗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分期方法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前行MRI检查分期较CT检查分期来确定放疗靶区可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局控率,临床分期和分期方法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C) plus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 and CCRT alone were the optional treatment regimens for T3-4N1M0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patients. Therefore, we established a nomogram to predict clinical prognosis and guide individualized IC in T3-4N1M0 NPC. Overall, 699 T3-4N1M0 NPC patients treated with CCRT with or without IC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December 2018 were examined. Overall survival (OS) was the main endpoint. A nomogram was developed that included prognostic variables selected by multivariable analysis. The risk score, which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nomogram, was used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The survival differenc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CRT with or without IC was then compared in risk-stratified subgroups. The nomogram yielded C-indexes of 0.70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682-0.734) in the training cohort and 0.670 (95% CI: 0.625-0.715) in the validation cohort. Calibration curves for 1-, 3- and 5-year OS suggested a good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omogram predicted and observed probabilities. High-risk patients stratified by nomogram benefited from IC (IC + CCRT vs CCRT: 5-year OS: 77.8% vs 58.8%; P = 0.040; 5-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75.0% vs 58.2%; P = 0.017), whereas in the low-risk group, the application of IC was associated with worse 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This nomogram can serve as a reliable model for prognostic prediction and can be used to guid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f T3-4N1M0 NPC. High-risk patients are candidates for IC before CCRT, while the use of IC for low-risk pati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carefull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MRT同期化疗对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单纯IMRT和IMRT同期铂类药物化疗的 251例Ⅲ期鼻咽癌患者,分析相关预后因子和探讨IMRT同期化疗作用。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 10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6%、81.1%、68.8%和75.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鼻咽肿瘤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期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和OS (均 P<0.05)。T3N0-1期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各生存指标均相近(10年LRFS为93.8%∶93.2%,P=0.933;10年DMFS为80.9%∶86.8%,P=0.385;10年PFS为70.6%∶77.7%,P=0.513;10年OS为71.8%∶83.6%,P=0.207);T1-3N2期患者同期放化疗的LRFS、PFS和OS优于单纯放疗(10年LRFS为87.3%∶66.7%,P=0.016;10年PFS为70.2%∶41.0%,P=0.003;10年OS为78.5%∶51.7%,P=0.008),DMFS有提高趋势(10年DMFS为80.3%∶66.4%,P=0.103)。结论 IMRT中同期化疗的加入有助于改善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在N2期组获益较为明显,需要根据患者治疗失败风险予以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in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51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NPC treated with IMRT alone or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from February 2001 to December 200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NPC were analyzed and the efficacy of CCRT was assessed. The survival rate was calculated by Kaplan-Meier metho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log-rank test. The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Cox model. Results The 10-year locoregional-free survival (LRFS),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for NPC patients were 88.6%, 81.1%, 68.8% and 75.1%, 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at N staging and nasopharyngeal tumor volum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FS and OS (both P<0.05). In T3N0-1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rvival indexes between IMRT alone and CCRT (10y-LRFS:93.8% vs. 93.2%, P=0.933;10y-DMFS:80.9% vs. 86.8%, P=0.385;10y-PFS:70.6% vs. 77.7%, P=0.513;10y-OS:71.8% vs. 83.6%, P=0.207). For T1-3N2 patients, CCR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radiotherapy alone in LRFS, PFS, and OS (10y-LRFS:87.3% vs. 66.7%, P=0.016;10y-PFS:70.2% vs. 41.0%, P=0.003;10y-OS:78.5% vs. 51.7%, P=0.008), whereas there wa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DMFS (10y-DMFS:80.3% vs. 66.4%, P=0.103). Conclusions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clinical prognosis of stage Ⅲ NPC patients, and the most survival benefits are obtained in the N2 group.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options should be delivered based on the risk of treatment failure.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探讨初治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95例(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标准,Ⅰ、Ⅱ、Ⅲ、Ⅳ期分别为9、24、70、92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的临床诊治情况。收集195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预后分析用Log-rank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本组患者的随访率达995%,随访时间满5年者为150例;5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2%、81.9%、76.9%和66.2%。经多因素分析,T分期、N分期以及是否联合化疗是影响5年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性别是影响5年无远处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IMRT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除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外,性别也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联合化疗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