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消肿镇痛巴布膏剂在镇痛、抗炎、活血化瘀方面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传统消肿镇痛贴剂为参比,以小鼠光电甩尾试验和醋酸扭体试验研究其镇痛作用,以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以大鼠自身血所致足趾肿胀试验研究其活血化瘀作用.结果:消肿镇痛巴布膏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的甩尾潜伏期,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并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以及自身血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结论:经皮给予消肿镇痛巴布膏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效果优于传统贴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乳贴灵巴布膏基质配方及其工艺,为其成型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剥离强度、初黏力、外观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法优化乳贴灵巴布膏基质的配方。结果:乳贴灵巴布膏基质配方优化配比,即卡波姆-明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比例为4∶5∶7.5∶2∶3.5。结论:按优化的乳贴灵巴布膏基质处方配比,所得膏体柔软、黏性适中、涂展性、保湿性良好、剥离无残留。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肠痈膏进行了初步的药理毒理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该药能较快地透过皮肤,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和大鼠甲醛性足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家兔眼结膜和股四头肌无明显的刺激现象,以上结果表明肠痈膏具有抗炎、抑菌作用。且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4.
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丁香酚为指标,考察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渗透情况.方法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体外皮肤渗透实验.结果哮喘巴布膏本身具有良好的透皮作用,加入1.5%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效果最佳.结论哮喘巴布膏经皮渗透能在短时间内较快地达到一定药量,随后缓慢持久地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骨质增生膏有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药效学依据。方法:用骨质增生膏水煎液,腹腔注射昆明种小鼠;涂大鼠踝关节处。结果:骨质增生膏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和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踝关节肿胀及抑制巴豆油混合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壳炎症,结论:骨质增生膏有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渭良伤科超微粉巴布膏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怀国  李子鸿  潘见欢  陈淑映 《中国药师》2010,13(10):1422-1424
目的:研究渭良伤科超微粉巴布膏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足趾肿胀法及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重力致大鼠大腿损伤法评价其活血化瘀作用。结果:渭良伤科超微粉巴布膏能显著抑制角又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明显减轻二甲苯对小鼠耳廓肿胀;能延长小鼠的痛阈值,对抗热板法和醋酸法刺激性疼痛,提高小鼠的镇痛能力;并能有效缓解重力所致大鼠腿部损伤的瘀血、紫斑及水肿现象。结论:渭良伤科超微粉巴布膏与原剂型相比,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更明显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7.
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以丁香酚为指标,考察咳喘巴布膏的体外透皮渗透情况。方法通过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体外皮肤渗透实验。结果哮喘巴布膏本身具有良好的透皮作用,加入1.5%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效果最佳。结论哮喘巴布膏经皮渗透能在短时间内较快地达到一定药量,随后缓慢持久地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上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的药物很多,如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吲哚美辛等、传统中医药中的各种跌打损伤膏药等,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疗效,但化学药物大都存在副作用大,停药后疼痛反复发作等问题;传统中药大都也存在镇痛作用弱,镇痛作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上述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都限制了相应药物的应用。701跌打镇痛膏在国内外上市销售多年,临床疗效确切。然而其对何种类型的疼痛疗效更敏感,以及其镇痛作用是通过外周或者是通过中枢发挥的至今未见相关报道。为进一步明确701跌打镇痛膏  相似文献   

9.
万灵五香巴布膏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万灵五香巴布膏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光热法与扭体法镇痛试验观察止痛作用;小鼠巴豆油耳肿胀试验与大鼠佐剂关节炎抗炎试验观察消肿作用;小鼠耳廓微循环试验和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试验观察活血通络作用。结果:万灵五香巴布膏能显提高小鼠光热法测得的痛阈和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轻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肿胀度;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和减轻打击所致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结论:万灵五香巴布膏有明显的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骨质增生巴布剂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抗骨质增生巴布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腹腔注射乙酸法造成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造成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角叉菜胶、皮下包埋棉球法分别造成大鼠急、慢性炎症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剂量的赋形剂),阳性对照南星镇痛膏组,高、中、低剂量抗骨质增生巴布剂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以考察抗骨质增生巴布剂的镇痛、抗炎效果。结果:抗骨质增生巴布剂能提高小鼠疼痛阈,延长疼痛潜伏期,降低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介质的渗出;明显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炎症反应,降低白细胞数目;对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抗骨质增生巴布剂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肾除湿止痛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行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为对照组,40例患者行补肾除湿止痛膏联合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除湿止痛膏外用优于单纯中药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烧伤止痛膏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4例浅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创面选用烧伤止痛膏纱布敷料包扎治疗,对照组选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治疗,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创面总体疼痛感觉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7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5.39±22.86)%和(41.06±23.10)%,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0.03±2.38)d和(12.54±2.30)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创面换药27例患者感轻微疼痛,VAS评分为≤3分;对照组30例创面换药时感到明显疼痛,VAS评分3~6分(P〈0.01)。试验组未见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烧伤止痛膏治疗浅Ⅱ度烧伤创面安全有效,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3.
药物是否安全和有效是药物研发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就药物研发的整个流程而言,毒性是终止药物研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药物毒理学研究贯穿于新药发现阶段、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和上市后跟踪监督的全过程,因此药物的毒理学研究至关重要。简要综述了药物毒理学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法以及研究新动向,并主要介绍了组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栋  王成永 《安徽医药》2012,16(4):448-449
目的优选舒肤软膏的工艺。方法以总蒽醌含量为指标,以粒度、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舒肤软膏的浸膏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药材粉碎成最粗粉,用5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为最佳工艺。结论该工艺可保证较高的总蒽醌含量和转移率,简便、易行;所制得的软膏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肝素镇痛作用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肝素在临床的新用途日益增加,其中临床用于镇痛就有许多文献报道,但未见有对动物实验镇痛作用的研究。为证实肝素新的药理作用和用途,以给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作了肝素对大白鼠光幅射热甩尾法和小鼠热板法两种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肝素有明显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湿疹特灵软膏的药效作用。方法:观察湿疹特灵软膏高、中、低剂量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透明质酸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组织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和对磷酸组胺致痒阈的影响以及对32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情况。结果:湿疹特灵软膏高、中、低剂量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透明质酸酶所致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对组织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以及DNCB诱发豚鼠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能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痒阈(P<0.05、P<0.01),对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湿疹特灵软膏具有抗炎、止痒及抗菌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防茄软膏抗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采用二甲苯对小鼠所至耳廓肿胀法,蛋清后跖肿胀法,热板法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法等进行抗炎、镇痛试验.结果:小鼠耳廓肿胀法与赋形剂组相比, 抗炎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后足跖肿胀法与赋形剂组相比,抗炎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 大鼠棉球肉芽肿法与赋形剂组相比,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热板法镇痛与赋形剂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1).结论:防茄软膏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食品毒理学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教学体系,我校在2011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进行教学研究改革。将整体性、设计型教学理念引入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即学生在系统掌握食品毒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食品毒素为主线独立设计出与食品毒理学紧密关联的综合性、设计型实验。  相似文献   

19.
药物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毒理学是现代毒理学中研究药物的毒副作用机制、评价新药安全性的分支学科,主要目的在于指导药物合成和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减少因毒性导致的新药研发失败。现就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新思路、发现毒理学的发展和全程式新药安全性研究评价新模式的特征以及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倍他米松新霉素软膏治疗限局性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倍他米松新霉素软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限局性亚急性湿疹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平行组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选择新氢松软膏进行对照。结果 :共入选病例 4 5例 ,其中试验组 2 3例 ,对照组 2 2例。试验组用药后总积分由用药前 12 .3± 2 .4下降至 5 .6± 2 .2 (第 1wk)和 2 .8± 2 .1(第 2wk) ,明显优于对照组 [13.2± 2 .3(用药前 ) ,9.2± 3.7(第 1wk) ,6 .8± 3.5 (第 2wk) ],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试验组总有效率86 .96 % (2 0 2 3例 ) ,高于对照组 31.82 % (7 2 2例 )(P <0 .0 1)。两组均无药物相关性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倍他米松新霉素软膏外用治疗亚急性湿疹 ,与新氢松软膏对照组比较 ,总体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