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扩大根治性切除术23例,姑息性切除术14例,胆道内或外引流术8例,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生存期(月)分别为31、7、2.7,扩大根治性切除术5年生存率17.4%、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最长生存时间11个月;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P〈0.01)。结论对中晚期胆囊癌积极行扩大根治术,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0月-2003年10月对66例原发性胆囊癌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9.8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的生存期分别为37.8、10和2.7个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根治性切除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7.4%和26.3%,优于姑息性切除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Ⅳ、Ⅴ期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的中位生存时间平均为21个月,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术,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肿瘤分期及手术根治程度是影响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主要因素,对中、晚期胆囊癌积极行扩大根治术,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李森  庄冠一等 《消化外科》2002,1(4):259-262
目的:探讨Vater壶腹部肿瘤行壶腹部扩大切除的根治性手术的方法,以减少非肿瘤器官切除,并符合肿瘤治疗原则。方法:总结1995-1998年手术切除的根治术的经验。经十二指肠后外侧入路,整块切除肝外胆道、胆胰管汇合部,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封闭术。胆、胰、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或胆、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并发症1例经再手术治愈。随访术后半年以上病人9例,最长生存29个月,无并发症及转移征象。结论:(1)该术式符合胰十二指肠解剖关系;(2)按肿瘤治疗原则能达到广泛程度清扫;(3)初行该术式应掌握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于IV期胆囊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34例IV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其中采用姑息切除术44例(姑息手术组)、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56例(根治性手术组)、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34例(引流组),比较3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对于IVa期胆囊癌患者,3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治性手术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组和引流组(17.2% vs. 0.0% vs. 0.0%,均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明显长于姑息手术组(14个月)和引流组(12个月)(χ2=12.094;14.876,均P<0.05)。对于IVb期胆囊癌患者,3组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明显长于姑息手术组(9个月)和引流组(9个月)(χ2=8.741,χ2=8.839,均P<0.05)。 结论:IV期胆囊癌患者早期采用根治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胆囊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附9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8年10月9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96例患者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5例,Ⅲ期9例,Ⅳ期17例,Ⅴ期6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胆囊切除术(Ⅰ~Ⅲ期患者)、根治性胆囊癌切除术(Ⅱ~Ⅴ期患者)、胆囊癌扩大根治术、肝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姑息性手术(Ⅳ、Ⅴ期患者).结果:96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8.5d,随访时间6个月~6年,Ⅰ期和Ⅱ期7例患者仍健在,Ⅲ期4例生存期超过5年,Ⅳ、Ⅴ期术后平均存活16.4个月.51例姑息性手术患者术后平均存活6.8个月.结论:对于胆囊癌手术方式选择,与胆囊癌的分期分级密切相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手术,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部肿瘤行壶腹部扩大切除的根治性手术的方法,以减少非肿瘤器官切除,并符合肿瘤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995-1998年手术切除的根治术的经验。经十二指肠后外侧入路,整块切除肝外胆道、胆胰管汇合部,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封闭术。胆、胰、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或胆、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并发症1例经再手术治愈。随访术后半年以上病人9例,最长生存29个月,无并发症及转移征象。结论(1)该术式符合胰十二指肠解剖关系;(2)按肿瘤治疗原则能达到广泛程度清扫;(3)初行该术式者应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胆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了180例肝胆胰及胃肠手术,其中涉及胆管恶性肿瘤58例,对其病例分布、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8例包括肝内胆管囊腺癌3例,均行肝脏楔形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36例,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3例,肝外胆管切除+胆囊桥式胆道重建术3例,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4例,肿瘤切除+肝门部胆管重建术1例,姑息性肝内胆管外引流术5例和肝门T管“Y”式内引流术10例;胆囊癌10例,2例行胆囊及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肝内胆管外引流术,4例行胆囊切除+T管“Y’式肝门胆管支撑胆汁内引流术;胆总管中段癌1例,行根治性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胆总管下段癌8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手助完成,中转率为3.4%.手术时间曲(6.18±1.71)h,术中出血量为(116.66±56.06) ml,输血量为(85.55±38.28)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9.10±2.91)h,进食时间为(14.95±4.35)h,住院时间为(12.81±4.29)d.术后发生漏胆3例,肝创面出血1例,胰肠吻合口漏2例,肺部感染1例和肾功能衰竭1例,总并发症率为13.8%;经止血、充分引流及抗感染治疗,6例恢复顺利,2例分别因严重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3周及4周死亡,总死亡率为3.4%.36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19例死亡(术后2个月4例,6个月5例,10个月8例,12个月2例),11例生存良好(>26个月4例,>22个月3例,>19个月4例),6例需住院治疗.10例胆囊癌患者中7例死亡(术后3个月1例,5个月1例,8个月1例,11个月3例,12个月1例),3例目前仍存活(>17个月2例,>13个月1例).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5例死亡(包括中转开腹者,4个月2例,6个月2例,10个月1例),余3例患者术后生存已超过2年,且目前状态良好.3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术后生存时间均超过1年.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完成涉及胆管恶性肿瘤各种类型手术,对于部位深在、结构复杂的肝门部手术,其优势尤为突出,突破了腹腔镜在肝胆恶性肿瘤中的禁区.  相似文献   

8.
Hirono  S  Tani  M  Kawai  M  邹一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1):737-737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epatopancreatoduodenectomy,HPD)治疗胆道肿瘤的指征目前仍有争议,主要原因是HPD手术创伤大,术后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很高。该文回顾性总结11例HPD治疗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的经验,探讨HPD的应用指征。1986-2004年日本Wakayama医科大学医院共收治219例胆道恶性肿瘤病人,包括146例胆管癌和73例胆囊癌,其中11例(5%)因弥漫性胆管癌或进展期胆囊癌需广泛清除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而进行了HPD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胆囊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切除。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T1a期胆囊癌均推荐实施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 以确保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根治目标。对T1b期胆囊癌应重视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仍不宜常规开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对T2期胆囊癌,一般应距离胆囊2~3 cm行胆囊床楔形切除并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清扫。对于邻近胆囊床侧的肿瘤,可适当扩大肝楔形切除范围。对于T3、T4期的进展期胆囊癌,单纯手术切除很难取得满意疗效,且扩大根治手术(如肝胰十二指肠切除)仅对于可能通过手术获得R0切除的病人有确切益处。目前亦不主张常规行预防性肝外胆管切除。对于意外胆囊癌,Tis、T1a期病变行胆囊切除术后无需再次手术,而对T1b、T2、T3期胆囊癌均应及早再次施行根治性切除,腹腔镜术后的再次手术应将原trocar通道一并切除。对于术前已经确认无法切除的晚期胆囊癌或术后复发、无再次手术机会的胆囊癌,重点在于改善生活质量,不推荐进行手术探查。胆囊癌的规范化治疗仅初具雏形,仍有很多争议,未来亟需大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提高胆囊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胆道恶性肿瘤如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等多采取包括扩大肝切除在内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肝功能衰竭是此类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关于影响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衰的因素如术前肝功能、残肝体积、术中失血量等多有报道,但多数研究的对象为肝脏肿瘤或肝转移瘤。而胆道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梗阻性黄疸,关于此类病例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主要研究胆道恶性肿瘤扩大肝切除术后肝衰的相关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