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R)为常见眼底病之一,西药治疗往往无效。本文探讨了氮激光光凝结合中药治疗CSR的疗效。1;临床资料1.1对象本文收集病例均为1994年以来门诊病人,所有病例均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视力,眼前部,眼底检查,并以眼底荧光造影证实。随机将患者分成氨激光结合中药治疗组(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对照组),但眼底造影提示渗漏点在黄斑中心凹二分之一PD范围内的病人归入对照组。治疗组18例19眼,男性匕眼,女性4眼,对照组20例20眼,男性14眼,女性6眼。二组病人平均年龄均为35a左右。1.2治疗方法使用美国…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由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印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1000,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发生在种族和地区上有很大差别,白种人发病率最高,其次是黄种人,黑种人最低。临床主要症状是静态性震颤,僵硬,行动迟缓,走路困难。随时问延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随着对PD发病机理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药物应用于PD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马锐  侯焕喜  董少军 《中医药研究》2010,(10):1188-1189
目的探讨美多巴对帕金森病(P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的影响。方法检测17例PD病人美多巴治疗前后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PD组治疗后Hcy水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0.05);PD组治疗前后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浓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组美多巴治疗前的血Hcy水平与叶酸呈负相关(r=0.692,P=0.015)。结论美多巴可以引起高Hcy血症,其机制并非通过影响体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肾衰合剂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透析(PD)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随着PD的进行,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尿毒症的临床症状可相应缓解。但随着PD时问的推移,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尿量亦逐渐减少。RRF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保护RRF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笔者采用CAPD配合中药“肾衰合剂”治疗尿毒症,对其保护RRF作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虎杖苷(PD)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1/Toll样受体4(AMPKα1/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SPF级雄性KK-Ay小鼠,经高脂饲料诱导3周建立DN模型,将30只模型成功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P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将6只雄性 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组。正常组及模型组予去离子水10 mL/(kg·d),阳性药组予缬沙坦13.33 mg/(kg·d),PD各组分别予PD 13.33、6.67、3.33 mg/(kg·d)剂量灌胃。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干预治疗12周后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以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AMPKα1、TLR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8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AMPKα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血清MCP-1、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AMPKα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TLR4 mRNA转录上调(P<0.01),IL-18、MCP-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AMPKα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 P<0.05),各治疗组TLR4、IL-18 mRNA转录下调(P<0.01),阳性药及PD高剂量组IL-18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 P<0.05),各治疗组MCP-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 (P<0.01)。与PD高剂量组比较,PD中剂量组IL-18 mRNA转录水平上调(P<0.01),PD低剂量组IL-18、MCP-1 mRNA转录表达水平上调(P<0.01),PD中剂量组AMPKα1蛋白表达下调(P<0.05),PD低剂量组AMPKα1、IL-18蛋白表达下调(P<0.01, P<0.05)。与PD中剂量组比较,PD低剂量组IL-18、MCP-1 mRNA转录水平上调(P<0.05, P<0.01),PD低剂量组AMPKα1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PD下调IL-18、MCP-1等促炎因子过表达,减轻DN免疫炎性损伤,可能与调节AMPKα1/TLR4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颤汤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抑颤汤组(给抑颤汤1.7-1.8g/只),分别每天灌胃1次,连续8周;并观察PD大鼠行为特征及脑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颤汤组大鼠治疗后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1),脑黑质细胞数明显增多,神经元体积较饱满,结构较清,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趋于正常,结论: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促进受损脑黑质细胞修复,为临床治疗PD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便秘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50%以上的PD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1],其常早于PD运动症状出现并伴随PD全程[2],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导气同精针法治疗PD便秘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来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其中男2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病2号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左侧纹状体两点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经阿扑吗啡(APO)诱导表现恒定右侧旋转且30 min内旋转速度大于7 r·min^-1者,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14只P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同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治疗组给予帕病2号方(32.0 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通过Nissl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脑黑质神经元Nissl小体的变化及酪氨酸羟化酶(TH)、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血红加氧酶1(HO-1)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D大鼠黑质神经元Nissl小体严重损伤,TH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Nrf2核蛋白、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病2号方治疗组能明显增加PD大鼠黑质神经元内Nissl小体数量,增加TH阳性细胞数目(P〈0.05),同时明显上调Nrf2核内表达及HO-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帕病2号方干预对PD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Nrf2核内表达和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病2号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左侧纹状体两点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经阿扑吗啡(APO)诱导表现恒定右侧旋转且30 min内旋转速度大于7 r·min-1者,视为成功PD大鼠模型。14只P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同时设立正常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治疗组给予帕病2号方(32.0 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通过Nissl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脑黑质神经元Nissl小体的变化及酪氨酸羟化酶(TH)、核因子E2相关性因子2(Nrf2)、血红加氧酶1(HO-1)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D大鼠黑质神经元Nissl小体严重损伤,TH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Nrf2核蛋白、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帕病2号方治疗组能明显增加PD大鼠黑质神经元内Nissl小体数量,增加TH阳性细胞数目(P<0.05),同时明显上调Nrf2核内表达及HO-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帕病2号方干预对PD大鼠模型黑质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Nrf2核内表达和H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3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先行TACE治疗,术后14~28天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病人定期复查AFP、B超检查及CT或MR扫描。结:32例穿刺及冷冻消融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变化(Nc)9例,进展(PD)1例。结论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二者联合应用可弥补两种疗法可能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康艾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损伤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建青 《新中医》2006,38(8):40-41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抗生素及化疗、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24例,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6例,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症状疗效:治疗组CR8例,PR13例,SR2例,PD1例,CR加PR21例(87.5%);对照组CR3例,PR13例,SR7例,PD3例,CR加PR16例(61.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胸部x线摄片改善情况:治疗组CR2例,PR17例,SD4例,PD1例,CR加PR19例(79.1%);对照组PR11例,SD10例,PD4例,CR加PR11例(42.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疗效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主要病理特点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DN)严重缺失和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黄连和小檗碱对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方法 :采用乙酰苯肼(APH)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模型,以伯氨喹啉为对照药,观察不同浓度的黄连和小檗碱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清间接胆红素、全血网织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内抗氧化系统相关酶和蛋白的影响。 结果: 150 mg ·kg-1APH能引起正常大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及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量显著升高,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降低;15 mg ·kg-1伯氨喹啉能明显加重APH所引起的红细胞氧化性溶血;67~600 mg ·kg-1黄连和10.8~97.5 mg ·kg-1小檗碱对APH所引起的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没有明显影响,但600 mg ·kg-1黄连和97.5 mg ·kg-1小檗碱均能显著增强溶血大鼠红细胞G6PD活力并提高GSH含量,前者尚能增强GSH-Px活力。 结论: 黄连和小檗碱对APH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没有明显影响。稍高剂量的黄连和小檗碱能通过阻碍APH对G6PD的干扰、维护GSH-Px正常活力和增加GSH含量而发挥一定的红细胞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的代谢变化,评价H-MRS1用于PD的病理生理研究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H-MRS检测15例PD与12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双侧纹状体1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复合物(Cr)含量,比较NAA/Cr、Cho/Cr、NAA/Cho比值。结果:PD组NAA/Cr、Cho/Cr、NAA/Cho分别为(1.2±0.15)、(0.9±0.13)、(1.1±0.14),对照组分别为(1.8±0.12)、(0.9±0.15)、(1.4±0.13)。PD组NAA/Cr、NAA/Cho值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A/Cr、NAA/Cho值降低是评估PD患者神经元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1H-MRS对PD患者双侧纹状体进行检测,可以为PD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尤其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自从腹膜透析技术进入临床运用以来,腹膜炎一直是PD治疗中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短期或永久退出PD治疗的直接和主要原因。腹膜炎影响了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我院PD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并找出预防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P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穴位贴敷治疗PD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对穴位贴敷治疗PD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穴位贴敷治疗PD的作用机制包括多个方面。穴位贴敷可以调节内分泌激素、释放镇痛物质、减轻炎症反应、调控子宫机械因素,改善子宫收缩和舒张,从而减轻PD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对穴位贴敷治疗PD的多途径效应差异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优化穴位贴敷治疗PD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泽菲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泽菲(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核苷同系物,属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期。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局限或已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一般与顺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我科自2002年6月至今对30例病人用泽菲和顺铂联合化疗,近期疗效较好。因为其药物用量大,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通过我们细心护理,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严重缺失为主要病变,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较为常见且症候复杂多样的慢性神经元变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内、外源性神经毒素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治疗方面,针灸治疗PD的有效性已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19.
君复康胶囊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1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君复康胶囊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给予口服美多巴片治疗;治疗组1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君复康胶囊(由红参、女贞子、五味子等组成)。2组疗程均为6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43%,对照组为28.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UPDRS评分治疗组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君复康胶囊联合美多巴治疗PD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美多巴用量和降低副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美多巴。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究乏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程序性死亡配体 1(PD–L1)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测病灶中的 HIF–1α 和 PD–L1 水平,并进行 3 年的追踪随访,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HIF–1α 阳性患者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高于阴性患者,且 PD–L1 阳性患者的 LMVD 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3 年,100 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 40.00 %;其中 HIF–1α 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 (75.00 %)高于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率(16.67 %),PD–L1 阳性的淋巴结转移率(71.79 %)高于阴性的淋巴结转移率 (19.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 HIF–1α 表达、PD–L1 表达均与 LMVD 呈正相关(P < 0.05);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肿瘤部位、肿瘤分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 PD–L1 阳性表达、HIF–1α 阳性表达、肿瘤 Ⅱ 期和 LMVD 高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 0.05);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PD–L1 高表达、HIF–1α 高表达和 LMVD 高水平均是淋巴结水平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HIF–1α、PD–L1 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关系密切,两者的阳性表达可促进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淋巴管的新生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早期预测和治疗的靶点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