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劼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1981,(Z1)
用人的类鼻病毒 HRLA(human reo-virus-like agent)或牛的类鼻病毒——内布莱斯卡小牛腹泻病毒 NCDV(Nebrascacalf diarrhea virus)作为抗原,测定不同年龄的腹泻患者和非患者的血清抗体滴度,比较研究的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Hare等曾注意到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可能是一种病毒感染。Torrey等在论述精神分裂病因方面,最近证明病毒可以经过2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才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症状,这种病认为是慢性潜伏性或持续感染,病毒进入宿主体内至发生症状的期间延迟。Kurn就是人类慢性病毒感染的疾病,是一种亚急性、进行性、而最后可致死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儿童时期受麻疹病毒急性感染后,在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地方长期存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病,最终导致死 相似文献
4.
人巨细胞病毒、腺病毒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CMV,AV的感染与IgAN发生的关系。方法在626例肾活检中,有IgAN患者84例,男58例,女25例,年龄13~48岁,平均年龄27.5岁。其中有上呼吸道感染的21例;同时选择有上呼吸道感染非IgAN的其他肾病的有33例,作为HCMV,AV的对照;选择30例非上呼吸道感染非IgAN肾活检组织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组织中的HCMV,AV。结果1)上呼吸道感染非IgAN总阳性率与上呼吸道感染IgAN总阳性率统计学验证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HCMV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个别肾小球的系膜区有少量、散在的HCMV阳性颗粒沉积,AV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2)上呼吸道感染IgAN与无上呼吸道感染IgAN总阳性率统计学验证有显著性差异。3)无上呼吸道感染AgAN与无上呼吸道感染非IgAN总阳性率统计学验证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CMV,AV感染与IgAN发病之间的关系,经过本实验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这2种病毒感染与IgAN发病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DNA的关系.方法对186例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分别进行前S1抗原和DNA检测,前S1用酶联免疫法,DNA用蛋白印迹法.结果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2%和88.2%,前S1抗原法检出率略高(RRR>-25%);两法检测结果呈变量关系(γ=0.038,P>0.05).结论作为反映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血清学标志,前S1抗原和DNA与HBeAg相一致,与非PCR DNA法比较,前S1抗原法灵敏度稍高,可以作为非PCR DNA检测法的加强和补充.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DNA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 S1抗原与病毒 DNA的关系。方法 对 1 86例乙型肝炎大三阳患者分别进行前 S1抗原和 DNA检测 ,前 S1用酶联免疫法 ,DNA用蛋白印迹法。结果 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95 .2 %和88.2 % ,前 S1抗原法检出率略高 (RRR>-2 5 % ) ;两法检测结果呈变量关系 (γ=0 .0 3 8,P >0 .0 5 )。结论 作为反映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血清学标志 ,前 S1抗原和 DNA与 HBe Ag相一致 ,与非 PCR DNA法比较 ,前 S1抗原法灵敏度稍高 ,可以作为非 PCR DNA检测法的加强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李志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0,(1)
用ABC免疫酶染色方法检测21例乙型脑炎患者的病毒抗原。结果,21例中免疫染色呈阳性反应的有13例(62%)。阳性反应表现主要是神经细胞浆及轴突、树突内有橙黄色颗粒,有的神经胶质细胞和颈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浆也呈阳性。阳性反应的阳性 相似文献
9.
武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9,2(3):280-280
乙型肝炎病毒(HBV)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前S1蛋白是由HBV—DNA开放阅读框架(S—ORF)的前S1区编码产生。为了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前S1抗原及前S1抗原与其他诊断乙型肝炎阳性指标的关系,于1998年3~5月我们收集在唐山市传染病院门诊就诊的126例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了有关乙型肝炎等三项指标(HBV-M)和前S1蛋白的测定,并分析了血清中前S1蛋白与乙型肝炎诊断指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的收集按照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收集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门诊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标本1… 相似文献
10.
臭氧对艾滋病病毒抗原灭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消毒灭菌剂.迄今未峥臭氧用于灭活艾滋病毒的报道。作者欲以特定电磁滋产生的臭氧用于灭活艾滋病毒抗原(HIVAg)包被物。进行灭活观察。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占1.5~20%的O_2→O_3),使用简便、安全,消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栋梁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73,(2)
本文综述了1963—1972年有关澳大利亚抗原的发现、研究近况及其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简要介绍Au(?)抗原的理化特性和类病毒性质。评价了Au_2抗原本质研究的假说,实验室检验法,影响检出率的因素,在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有肝脏病损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在世界各地居民中的分布,Au_1抗原携带者问题,输血问题,Au抗体的产生、分布和防治病毒性肝炎问题,灭活Au_1抗原的自动免疫问题,以及应用组织器官培养法研究Au_1抗原和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关系等。最后,作者还指出了Au_1抗原的实验室检验,在协助诊断和防治病毒性肝炎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 、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3例HBsAg( )、HBeAg( )、HBcAb( )标本和68例HBsAg( )、HBeAb( )、HBcAb( )标本进行血清标志物、pre-S1Ag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11例标本中,pre-S1Ag阳性73例,HBeAg阳性43例,HBV-DNA阳性66例.pre-S1Ag的阳性率略高于HBV-DNA阳性率(P>0.05).pre-S1Ag在HBeAg阳性组和HBV-DNA阳性组中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阴性组(均为P<0.01).结论与HBeAg相比pre-S1Ag与HBV-DNA检测阳性率相关性更好,有助于判断HBV在人体内感染、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在体内复制和感染的存在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280例乙肝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eAg阳性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检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血清学表达上与HBeAg的阳性符合率高达91.4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平行存在,是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存在的复制和感染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S1抗原检测及其与HBeAg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在体内复制和感染的存在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80例乙肝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eAg阳性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检测。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血清学表达上与HBeAg的阳性符合率高达91.43%。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eAg平行存在,是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存在的复制和感染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CV、HDV、HGV3种肝炎病毒抗原表达与肝细胞损伤及不同年龄组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病理组织化学方法对3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穿活检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肝组织中3种病毒抗原在各年龄组的检出率依次为青壮年>老年>儿童。在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中,病毒抗原表达不同。结论 3种病毒抗原表达随患者年龄和肝细胞损伤程度不同而变化。但病毒抗原阳性的肝细胞数量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没有平行关系,在肝小叶大块坏死及新鲜坏死区内较少看到病毒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16.
17.
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它侵染细胞后会诱导产生多种EB病毒特异性相关抗原,如早期抗原(EA)、壳抗原(VCA)、膜抗原(MA)和核抗原(EBNA)等。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关系。方法:对22例鼻窦和鼻腔的内翻性乳头状瘤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结果:22例标本中,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出HPV阳性细胞的有11例,PCR方法检出HPVDNA的共17例。HPV分型结果发现以HPV11、16型最多,且以混合性感染为主。其中2例非典型增生的病例为HPV11/16感染,1例复发病例为HPV11/18型感染。结论:HPV感染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可能为一早期事件,HPV16、18型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复发及癌变有关。在检测上,PCR方法优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