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孔令超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50-2251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l)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9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IABP循环支持治疗。结果29例应用IABP的患者好转25例,因恶性心律失常、肺栓塞、猝死、二尖瓣腱索断裂原因导致死亡4例。结论IABP治疗尽早施行,有明显的循环支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及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AMI合并CS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联合IABP治疗分为A、B两组。A组: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B组:同期未行IABP而接受急诊PCI治疗者;观察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患者病变血管数目、全因病死率和急性肾衰竭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管梗死情况、病变数目以及静脉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率和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0,4.186;P<0.05);A组的急性肾衰、心律失常、恶性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合并CS的患者,应用IABP联合PCI辅助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心率、MMP-9、MDA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应用IABP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病人均显著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改善了心肌供血,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介入治疗室护士应掌握IABP的使用和护理配合技术,规范护理配合流程,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IABP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164-1166
对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情况、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了总结,强调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救治急性心绞痛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对48例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进行救护观察。术前熟悉球囊反搏仪工作原理,术后密切观察患生命体征及球囊反搏仪工作状况,加强并发症观察和心理护理。结果 48例患应用IABP天数为3-8d,其中42例好转出院,3例病情平稳后行冠状动脉搭桥术,5例死亡。结论 采用IABF综合护理措施,对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出血的相关因素,为护士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6年行PCI及IABP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51例病人资料,出血35例,运用CHISS统计软件,分析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其中穿刺点渗血与年龄有关,消化道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结论]护士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术后观察和预防重视凝血指标的监测.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以利随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出血的相关因素,为护士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6年行PCI及IABP治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51例病人资料。出血35例,运用CHISS统计软件,分析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其中穿刺点渗血与年龄有关,消化道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结论]护士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术后观察和预防重视凝血指标的监测,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以利随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9.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护理措施,强调术后应加强体位指导与护理、监测反搏压、气囊管的护理及预防下肢血栓等.  相似文献   

10.
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好转,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9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最终死亡.认为施行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动脉压及反搏压和波形,观察及预防下肢缺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行IABP患者,采用ARROW AUTO/PLUS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18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是病人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AMI合并CS的52例患者一经确诊即予急诊IABP循环支持治疗,与未经IABP治疗的4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均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IABP前后的心功能指标、PCI术后1周内病死率及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进行IABP后桡动脉内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P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AMI合并CS患者的死亡率及血管再闭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急诊IABP的循环支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经急诊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循环支持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的患者一经确诊即予急诊IABP循环支持治疗,以同时期同一疾病未经IABP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循环复苏前后的血压、心率、心功能、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数、30天病死率等变化。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院前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再发心梗次数及IABP治疗前心功能分级(Killip’s分级)、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较治疗前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分级明显提高,心率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器官功能不全发生数和30天病死率减低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泵衰竭患者在急诊尽早进行IABP治疗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治疗效果,以便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并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CF-II型心血管功能检诊仪对24例AMI患者进行动态监测,术前1日及术后第1、2、3、5、7日检测血流动力学各参数.结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PTCA术后第1、2、3日较术前明显恶化,术后第7日参数已恢复甚至优于术前水平.患者术后1周内的心功能动态演变呈"U"型趋势曲线.结论AMI患者在PTCA术后可出现短暂而可逆的心功能障碍,尤其在术后3日内心功能下降最明显.因此,加强和维护患者术后的心功能仍应是此期医疗和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16例患者好转出院,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2例患者家属签字放弃抢救,自动出院。救治成功率为76.19%。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给予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 建立完善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32例病人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32例病人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病人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病人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控制了一定的医疗费用。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血浆脑钠素 (BNP)浓度变化及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相关关系 ;明确吗啡干预对AMI大鼠血浆BNP浓度与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吗啡干预组。分别测定 3组大鼠术后 0 5、5、12、2 2h血浆BNP浓度及血清CK -MB浓度 ;并于 2 2h后处死大鼠 ,取心肌标本染色后测定心梗面积。结果 单纯缺血组血浆BNP浓度与血清CK -MB浓度较对照组和吗啡干预组明显升高 (均 P <0 0 1)。吗啡干预组较对照组血浆BNP浓度在 0 5、5h无差异 ,在 12、2 2h明显升高 (P <0 0 1) ,升高的BNP与CK -MB呈正相关。吗啡干预组心梗面积较单纯缺血组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AMI后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 ,BNP浓度与血清CK -MB浓度及梗死面积呈正相关 ;吗啡干预可减小心梗面积 ,同时降低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机械通气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监护室2003~2005年联合应用机械通气和IABP治疗的AMI后心源性休克病例临床资料,观察疗效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联合应用机械通气和IABP治疗AMI后心源性休克患者27例,康复出院7例,院内死亡20例,死亡率74%。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生急性肾衰竭是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联合应用机械通气和IABP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急性肾衰竭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因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入住我院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是否接受IABP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的冠状动脉开通率、溶栓后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入院后8 h死亡率及院内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溶栓后冠状动脉开通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入院8h死亡率及院内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尽早选择应用IABP联合溶栓治疗,将有助改善此类高危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IABC) is widely used to support the failing myocardium,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a background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 (CS). CS is primarily due to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and is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AMI. Using Driscoll’s ‘What?’ reflective model to guide critical thinking, an incident involving a patient who required IABC following AMI is explored. There are various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IABC, limb ischaemia being very common. Risk factors, which predispose pati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mb ischaemia following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nsertion, are discussed as are the issues surrounding their care. Nurses are in an ideal position to detect any complications that may occur. They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including any risk factors, which could predispose them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mb ischaemia. Consideration of these factors and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the patient may require can be used to plan care accordingly. Anecdot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ore patients are requiring haemodynamic support from IABC. Nurses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who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aring for these patients need to be adequately trained in order to maintain a high standard of care. However, there appears to be a lack of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frequency of limb observations to assess for limb ischaemia. Further evidence as to the timing of limb observations is required in order that protocols can be written to guide the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