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前,体感诱发电位(SE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探讨老年人 SEP 正常值及其与性别、年龄、身高的关系,供临床应用时参考。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55例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男40例,女15例,要求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按性别分组,分别测出 SEP 各波波峰潜伏期(PL)和波峰间期(IPL),比较男女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理想指标。方法对70只大鼠进行BAEP检测,包括潜伏期(PL)、峰波间期(IPL)、波幅(Am),并对左右侧各参量作比较。结果I~V波潜伏期分别为(1.58±0.20)m s、(2.4±0.26)m s、(3.17±0.36)m s、(4.25±0.37)m s、(5.25±0.36)m s;波峰间期为Ⅰ~Ⅲ(1.58±0.28)m s、Ⅲ~Ⅴ(2.09±0.30)m s、Ⅰ~Ⅴ(3.67±0.31)m s;Ⅰ~Ⅴ波的波幅为(0.98±0.90)μV、(1.60±1.03)μV、(1.00±0.65)μV、(0.67±0.70)μV、(0.69±0.34)μV。结论潜伏期及波峰间期是反映BAEP的理想指标,波幅较差。  相似文献   

4.
兔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参考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建立本实验室SEP正常值数据库,为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实验参数。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各半。选用英国牛津NHK30-Medelec Synergy肌电诱发电位术中监护仪。采用腹腔注射水合氯醛进行麻醉。测量日本大白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正向波(P1)、负向波(N1)的正常值。结果 30只日本大白兔均检测出清晰辨认的波形。在头皮记录到较一致的,由一个P1和一个N1组成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为P1(12.32±1.73)ms,N1(21.95±1.88)ms;P1N1复合波波幅为(2.02±1.56)μV。结论 SEP测量值较稳定,为进一步研究SEP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CT证实脑梗塞的患者50例,测定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异常,并测定了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病灶侧P_3,N_3异常,主要是波峰潜伏期延长,部分患者波幅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6.
对 10 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双下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SLSEP)检测 ,同时记录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头颅CT所示的梗塞灶部位和大小范围 ,对其中的重度异常的 2 0例经治疗后进行复查 ,分析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72 %的患者SLSEP异常 ,2 8%正常。其中重度异常 (表现为引不出可辨认之波形 ) 2 0例 ,轻~中度异常 (表现为病侧半球SLSEPP4 0 ~N75波幅较对侧降低 5 0 %以上 ,或P4 0 潜伏期较健侧延长 2 .90ms以上 ,或SLSEP各波峰潜伏期延长超过正常对照值 ) 5 2例。临床查出有感觉障碍者 (40例 )SLSEP异常 3 6例 (异常率 90 % ) ,无感觉障碍者 (60例 )SLSEP异常 3 6例 (异常率 60 % )。 2 0例复查时SLSEP有改善者 12例 ,肢体功能恢复得较好 ;8例无变化 ,恢复较差。认为SLSEP异常可作为评价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客观电生理证据 ,特别是体感通路受损的客观证据。但部分病人肢体功能障碍与SLSEP无明显关联。动态观察SLSEP有助于对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8.
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刺激和记录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斌  王玮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3):290-291,297
目的改进传统的大鼠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刺激和记录技术。方法SD大鼠16只,体质量(225±25)g,随机分为传统SEP检测组(A组)、改进SEP检测组(B组),分别记录比较所得SEP波形。结果B组检测到稳定的标准SEP波形[P1波潜伏期(11.85±0.23)ms,N1波潜伏期(23.13±0.73)ms,P1-N1波幅(0.21±0.05)mV],各项指标与A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SEP刺激和记录技术创伤小,更适合于慢性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体感诱发电位在颈椎病术中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颈椎病术中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颈椎病人术中采用SEP监护(其中颈椎前路手术58例,后路手术17例),分析患者术前、术中SEP的变化,了解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SEP的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关系。结论:SEP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但在颈椎病术中监护的作用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20例经 CT 及血管造影定位的轻型偏瘫患者的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s)发现,病健侧 NT+W 值差异常伴其 W 值差异常,病变定位在皮层;而病健侧 NT+W 值差异常伴 N_(20)-N_9-W 值差异常,病变定位在颈髓、脑干。  相似文献   

11.
选取142名健康成人,刺激正中神经,记录短潜伏期上肢体感诱发电位,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有关峰潜伏期、峰间潜伏期以及左右侧肢体差值的多元回归方程,并限定其生理参考值的上限。经统计处理,剔除身高的影响,年龄、性别、气温有一定影响。正常人双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对脊髓功能的判断作用。方法对14例脊髓脊柱手术前、中、后SEP监测,术中为连续监测。站票摘除椎管内占位病变、脊柱手术中撑开侧弯凹侧、凿除椎管狭窄的推板时SEP出现显著改变,在手术结束前均恢复正常。给哈SEP术中监测有连续、敏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监测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I型没有显著变化;Ⅱ型有显著变化,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Ⅲ型有显著,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Ⅳ型波形消失,不再有改善。结果:10例为1型SEP表现,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25例为II型SEP表现,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6例为Ⅲ型SEP表现,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100%,阴性预测价值为97%,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90例正常人SSEP的N_(20)各参数测试值,并阐明N_(20)的发生机制及其正、负相电位的意义。测试和分析N_(20)有助于确定脑部病灶位于皮层或皮层下或两者兼有。作为判断指标a/w、b/x及(b/x)/(a/w)较其它参数为好,而N_(20)的负相电位a及正相电b单独用作判断指标意义不大,但两侧波幅之比值(da、db)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同时记录了30名健康老年人(60~83岁)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和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发现:BAEP的Ⅰ波峰潜时,Ⅰ~Ⅲ,Ⅲ~Ⅴ峰间传导时间及SSEP的NCV、N_(20)-N_9-W、W值,在部分健康老年人可出现明显延长。Ⅰ~Ⅲ、Ⅲ~Ⅴ峰间传导时间、N_(20)-N_9-W值与W值的延长无同步关系。显示了中枢神经系统老化与实际年龄的不一致性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老化程度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对CT和手术证实的三组颅内占位病变测试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16例病程中出现小脑幕裂孔下疝(DTH)的幕上病变,BAEP和SLSEP均异常。36例出现假性定位体征的幕上病变,BAEP异常35例,SLSEP异常33例。BAEP异常主要为v波峰潜伏期(PL),Ⅰ~Ⅴ、Ⅲ~Ⅴ峰间潜伏期(IPr)延迟;SLSEP以P(14),波异常及N(13)~N(20)IPL延迟为主。14例幕下病变所致的枕骨大孔疝,BAEP和SLSEP均异常,其中6例病程中复查了诱发电位。结果提示,BAEP和SLSEP可作为DTH患者脑干功能损害的客观指标,且可用于评价未出现DTH患者的脑干功能。BAEP和单次SLSEP测试对枕骨大孔疝的诊断意义不大,后颅窝病变进行SLSEP动态观察,对枕骨大孔疝的早期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模型下肢体感诱发电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煜  李柱一  刘绪宏  唐丽君  游国雄 《医学争鸣》2001,22(14):1261-1263
目的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重症肌无力(MG)患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是否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躯体感觉传导通路产生影响。方法 从AChRab阳性的全身型MG患血清中提取IgG,对其注入大鼠侧脑室,观察其对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结果 注入大鼠侧脑室内的AChRab可导致大鼠本体觉传导障碍,引起SEP异常,表现为N20波消失或潜伏期延长。结论 MG患的AChRa不仅可以作用于NMJ处的AChR,而且还可以作用于CNS并引起本体觉传导障碍,进一步证明了AChRab在CNS中的病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塞的CT、BAEP和SEP的变化。方法:50例发病7d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CT、BAEP和SEP检查。结果:急性脑梗塞患者CT、BAEP和SEP异常率分别为70%、82%和86%。结论: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急性脑梗塞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1988年福州市2976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高等资料,利用正态分布方法确定体重正常值范围,结果为:男性3222±686g,女性3134±725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囊出血前后的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评价家兔神经机能的改变程度。方法利用兔脑立体定位仪和RM-6240B型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分别计测家兔内囊出血前后的诱发电位。利用皮尺测量家兔记录点与刺激点之间距离,利用分析软件对诱发电位P1、N2波的峰潜伏期进行测量。结果内囊出血后N1、P1、N2波的起始潜伏期及峰潜伏期较出血前延长(P<0.05),波幅较出血前降低(P<0.05);内囊出血后60分钟的起始潜伏期及峰潜伏期较出血后5分钟时延长(P<0.05)。利用家兔记录点与刺激点之间距离与体感诱发电位P1、N2波的峰潜伏期建立了回归方程。结论通过计测分析家兔内囊出血前后诱发电位,可以对内囊出血后神经机能受损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为临床治疗内囊出血提供参考。在一定体长范围内,正常体感诱发电位P1、N2波峰潜伏期与家兔记录点和刺激点之间距离有直线回归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