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2例急性鱼胆中毒病例,结合病例特点及回顾性分析相关诊治文献,总结抢救原则。2例患者入院后经过足量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肝损伤、促进毒物排泄及支持、对症治疗后抢救成功,痊愈出院。急性鱼胆中毒早期抢救非常关键,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治疗原则应采用积极抗炎、联合用药和综合治疗等方式,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白艳峰 《中外医疗》2011,30(6):124-124
目的探讨抗甲亢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诊治。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门诊或住院抗甲状腺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病例89例,进行总结。结果重度抗甲亢药物致肝损害19例,停止使用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改用其他药物且从小剂量开始,19例其中6例在4周内肝功能基本下降并恢复正常,10例在8周内肝功能基本下降并恢复正常,3例应进行性肝功能衰竭死亡。轻度抗甲亢药物致肝损害70例,减少抗甲亢药物药物应用剂量并应用保肝等治疗均于4周内肝功能基本下降并恢复正常。结论甲亢患者在应用抗甲亢药物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药物性肝损多发生于治疗前3个月之内,在这段时间应3~4周复查肝功能,在甲亢治疗过程中出现厌食、恶心或黄疸等消化道症状时,尤其应引起注意,使得抗甲亢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能够早期发现,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227-227
在治疗感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②打喷嚏、鼻塞、流鼻涕而无发热、肌肉痛、头痛等症状,原则上不主张使用含解热镇痛药的抗感冒药,以免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对复方制剂中某种成分过敏者,避免使用含有该成分的抗感冒药。  相似文献   

4.
李莉  陈美传 《右江医学》1993,21(2):56-57
35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经复温、抗炎、输液、疏通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其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认为本病应早期治疗,积极控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法系统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21例患者采用生物共振治疗方法(治疗组),根据病人情况采用不同治疗和脱敏程序;25例患者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结果:生物共振治疗方法的治疗组痊愈病人中半年内无复发人数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生物共振治疗法系统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远期效果好于抗组胺药等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宇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3):409-4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2008年的33例冠心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核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3例冠心病合并甲亢患者中有冠心病史15例,甲亢病史10例,糖尿病24例,高血压18例,吸烟12例;均表现胸闷、心悸,合并胸痛21例,心律失常30例,心功能不全22例,体重减轻21例,怕热、皮肤湿润15例,暴躁、失眠8例,大便次数增多12例,甲状腺肿大6例。入院时均未考虑冠心病并甲亢,明确诊断后给予抗冠心病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好转出院26例,病重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冠心病合并甲亢的诊断:对冠心病反复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常规抗冠心病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时,注意存在不明原因消瘦、多汗、便次增多、失眠、暴躁、手颤等症状,应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对初诊甲亢患者,若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表现应及时做心电图、心脏B超、运动平板试验及核素等检查,必要时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甲亢应及时给予抗冠心病和抗甲状腺等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病证结合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总体策略应包括祛除病因,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增生与沉积,促进ECM降解以及改善微循环与代谢障碍,减少并发症等多个环节.在临床中应重视临床肝功能的肝病慢性化指标在抗肝纤维化治疗评价中的作用.就疾病的总体而言,有效的病因治疗是慢性肝炎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首要对策,而抑制炎症反应是抑制纤维化进展、降低慢性肝炎肝癌发生率的重要策略.辨证论治是针对整体病理状态的动态治疗,可改善疾病的病理状态,因而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思维优势,对提高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社区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疾病时,需考虑如何达到疗效好、不良反应轻、病人依从性好、预防复发等问题。在选用新药时,首先应考虑实际疗效好不好,其次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住院的因双联抗血小板合并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9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以老年人多见,多表现为排棕色或柏油样便,症状不典型.经停用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加用PPI治疗,结合输血等治疗,治愈27例,死亡2例.结论 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应充分评估消化道出血风险,并合理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0.
毕丹艳 《中国医疗前沿》2013,(2):34+10-34,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为中老年女性;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口干、眼干等;主要体征黄疸、肝大、脾大;实验室检查ALP、GGT明显升高,有高球蛋白血症,并具有多种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5例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ALP、GGT明显降低,1例无效。结论对确诊的PBC患者应及时进行抗核抗体谱、甲功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对确诊的PBC伴pSS患者,应及时采用治疗措施,UDCA治疗PBC伴pS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冯琴 《肝博士》2023,(2):50-51
<正>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和(或)肝硬化是肝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抗炎保肝治疗是肝脏炎症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于肝脏炎症,无论是否存在有效的病因疗法,均应考虑实施抗炎保肝治疗。对于缺乏有效病因治疗或暂不能进行病因治疗的患者,更应考虑抗炎保肝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倡导系统工程和全程治疗的新观念。治疗应包括以患者利益为重 ,控制症状 ,恢复功能 ,不增加新的痛苦 ,回归社会 ,生活幸福 ,重视患者、家属对治疗的知情同意 ,改善多维症状 ,恢复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等 ,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1] 。2 0世纪 5 0年代氯丙嗪的问世 ,精神病的治疗才迈入现代科学发展的道路 ,奠定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1] 。 80年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开发和推出 ,使精神疾病的治疗又迈上了新台阶。1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进展抗精神病药又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金银花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金银花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分析其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结果:各类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同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金银花是由黄酮类、三萜苷类、无机物及有机酸类物质等构成的,其具备抗炎、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4.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特征是血液中的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 与血栓形成、流产等疾病发生风险相关。目前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是基于符合最新札幌分类标准中至少一项临床表现和至少一项临床实验室标准。目前抗磷脂综合征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疾病, 其临床表现谱正逐渐扩大, 可累及不同的器官系统, 循环系统是抗磷脂综合征主要累及的靶器官系统之一。抗磷脂综合征相关循环系统表现的发病机制主要在2个方面, 即自身免疫和血栓形成。常见的循环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包括血栓形成、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肺高压以及心室功能不全等。血管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检查等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技术是抗磷脂综合征相关循环系统表现的首选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等有创心脏检查会加剧血栓形成风险, 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抗凝是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治疗的基础, 抗凝方案应基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分层进行选择。对于抗磷脂综合征患者是否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有创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循环系统表现及其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减少靶器官损害及其这些靶器官损害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绝大多数个体 ,抗高血压的治疗往往不是由是否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而开始的 ,而是由血压升高的幅度 ,存在或不存在靶器官损害而开始的。目前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 ISH)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提出如下重要修改 :①开始治疗的标准应考虑全部心、脑、肾等器官患病的危险因素而不单独是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对这些危险因素的控制 ,这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是重要的 ;②收缩性高血压是急需治疗的重要标志 ,特别是老年人 ,因为它是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时明显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出血率和病死率,同时影响ACS治疗。而血小板减少症人群仍有发生血栓事件的可能。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发生ACS时,血小板计数<30×109/L时出血概率增加,不宜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当血小板>30×109/L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提高血小板治疗,评价出血风险,密切监测血小板变化。如果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建议裸支架治疗。ACS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主要的原因是药物导致血小板减少,包括肝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等,但应及时诊断方能准确治疗,要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5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误诊、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病误诊率较高,高效价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较易发生本症,发病与给药剂量过大,不恰当联合用药有关.时间多在用药1周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亦可发生,但发病时间多较晚.本病易并发吸入性肺炎.停用致病药物,提供支持和对症治疗、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必要时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及硝苯呋海因等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治疗、防治并发症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 恶性综合征是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秦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了秦艽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秦艽具有抗炎镇痛、保护肝脏、免疫抑制、降血压、保护脑组织、抗流感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及增加胃蛋白酶排出量,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病、骨关节病、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炎、肛肠疾病、皮肤病、妇科疾病、应变性亚败血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特点、诊治等临床相关因素,减少发作,促进临床康复。方法对12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过敏体质、家族史、情绪刺激、气候因素有关,抗哮喘(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结论对长期咳嗽有相关诱因,临床呈发作性,抗生素无效,而糖皮质激素吸人治疗有效者,并排除其它原因的应考虑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以抗哮喘(糖皮质激素吸入)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以及联合抗支扩、抗哮喘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抗支扩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抗支扩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抗哮喘药物治疗。结果采用抗支扩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而联合抗支扩、抗哮喘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93.76%。结论对于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时,应与单纯支气管治疗相区别,需要同时采用抗支扩和抗哮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