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川崎病患儿发病不同阶段的彩色超声诊断,重点分析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结果:初发病例中,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43例(82.69%),冠状动脉瘤(CAA)5例(6.92%),巨大冠状动脉瘤(BCAA)1例(1.92%),冠状动脉血栓或狭窄3例(5.77%),随着病程进展及治疗,CAD和CAA比例逐渐下降,而冠状动脉血栓和狭窄比例逐渐增高。结论:利用彩色超声诊断及随访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准确、方便、安全的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川崎病冠脉病变的发展过程,探讨动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48例川崎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0%,冠状动脉扩张35例,占73%,冠状动脉瘤13例,占27%,最早1例是发病后4d。结论:川崎病急性期-过性冠脉扩张较普遍,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可提高冠脉病变的检出率,了解冠脉病变的动态变化,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高艳灵  郭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720-721
目的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测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检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内径,观察冠状动脉壁厚度、回声强度及有无动脉瘤形成。结果本组28例川崎病患者,检出冠状动脉病变13例(47%),其中冠状动脉扩张9例(32%),冠状动脉瘤3例(11%),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4%),治疗后病变冠状动脉恢复正常。结论超声是检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并能观察川崎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的变化情况,但对冠状动脉远端损害的检出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热病性的血管炎,在未经治疗的患儿中约有20%伴有冠状动脉瘤,如果能在发病的最初10d内接受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将会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病率降至原先的1/5;当治疗延迟至发病的10d以后的话,则冠状动脉瘤的发病率将比早期获得治疗的升高至3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川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为尽早判断川崎病的病情与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2010年住院川崎病患儿133例.分析:1)川崎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2)合并冠状动脉瘤的危险因素.结果 1)133例中男82例,女51例,男女比例为1.6∶1;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5岁以下占82%;发病季节以春季为主;不典型川崎病25例(18.8%).就诊前平均发热时间8.2d,其它症状:口腔粘膜改变(97.7%)、球结膜充血(90.2%)、淋巴结肿大(86.5%).指、趾端脱皮(86.5%),皮疹(71.4%).2)心血管改变:治疗前合并冠状动脉扩张共40例(30.0%),住院两周后新发生冠状动脉扩张13例(9.8%);其中7例形成冠状动脉瘤(5.3%).冠状动脉瘤的形成与性别、发热持续时间(〉10d)有关(P〈0.05).结论 川崎病心血管并发症出现较早,经治疗后有9.8%新发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瘤的形成与性别、发热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6.
何炯红  杨龙  李子兵  徐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094-1095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川崎病患儿不同病程阶段冠状动脉病变及其演变情况。方法43例川崎病患儿,年龄4个月-7.5岁,平均年龄2.6岁,其中男30例,女13例,男:女=2.31。分别于发病3d-7d(平均5.3d)和20d-28d(平均17.4d)行两次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探查;第2次检查冠状动脉有病变者中16例于发病后80d-117d(平均96.6d)做第3次检查。结果第1次检查冠脉病变(冠脉扩张)者3例(6.98%)。最早病变检出为发病第5天。第2次检查冠状动脉扩张15例(34.88%),冠状动脉瘤5例(11.63%),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2.32%),二者合计20例(46.51%);单纯左冠状动脉受累8例(40%),单纯右冠状动脉受累7例(35%),左右冠状动脉均受累5例(25%)。第3次检查16例就诊者中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各2例(合计为2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安全、简便地实时观察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转归,是监测该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雪娟 《广东医学》2006,27(7):1067-1068
目的总结川崎病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1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的发病率及冠状动脉的损害情况。结果21例川崎病患儿中:男12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1.3:1。4岁以下占80%。本病临床表现中发热21例、皮疹19例、结膜充血15例、口唇皲裂21例、颈淋巴结肿大14例、指趾端脱皮17例,发病率依次为100%,90.5%,71.4%,100%,66.7%,80.9%。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增高20例、血沉增快19例、CRP增高19例、血小板增多15例,发生率依次为95.2%,90.5%,90.5%,71.4%。冠状动脉扩张5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随访至今未发现冠状动脉瘤的出现。结论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防止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病变,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关键。由于本病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故不典型川崎病应引起儿科医生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8.
卢莲 《吉林医学》2012,33(21):4613-4614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川崎病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川崎病40例,非典型川崎病8例。10 d内确诊的42例,10 d后确诊的5例,有冠状动脉扩张8例,冠状动脉瘤1例。结论:典型病例有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潮红、杨梅舌、皮疹、指(趾)端硬肿,肛周脱皮;发热为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病早期可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少数可并发心、脑、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早做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冠状动脉病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病,主要见于婴儿和年龄小的儿童,于1967年首先在日本发现。约15%~25%的患儿能发生冠状动脉瘤和扩张,并能导致心肌梗塞.猝死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常规治疗包括用阿斯匹林作为抗炎和抗血栓药.但是结果表明此药并不能减少冠状动脉异常。最近国内外的研究提示.用大剂量IVIG治疗可预防患儿的冠状动脉异常.我院从1995年开始用静注丙球治疗川崎病,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全部对象取1995年12月至1999年3月我院住院病人共21例,均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11例,对照组10例,两…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的长期管理1.病初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冠状动脉扩大,内径>5mm,经治疗1~2个月后有缩小者。发病1~2年内要经常复查,包括二维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并投予小量抗凝剂,如阿斯匹林每日5mg/Kg,1次口服,直至冠状动脉复查正常为止。2.冠状动脉瘤直径在8mm以上的和球形、腊肠型及复发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川崎病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结果①55例川崎病患儿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占81.8%。以春、夏季多见。不典型川崎病10例(18.2%)。就诊时除发热外,其它症状出现频率的次序是:球结膜充血94.6%、口腔粘膜改变89.1%、淋邑结肿大85.5%、指趾脱皮76.4%、皮疹74.6%、手足硬肿72.7%。②就诊时已有冠状动脉改变36例(65.5%),以双支冠状动脉多见(40%),其次为左冠状动脉(18.2%)。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心血管并发症出现早。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KD)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为感染或其他因素触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其基本病理改变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全身免疫反应性小血管炎症。其特点为发热、黏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肢端病变。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男:女为1.5:1,四季均可发病。近年来我国川崎病患有增多趋势,成为小儿主要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因此熟悉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掌握其护理要点,对川崎病患儿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6例川崎病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赵武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32-132
目的:学习和探讨川崎病的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川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52例中,男35例,女17例,男女比例2.01:1,平均发病年龄2岁2个月,合并冠状动脉损害13例,发病率2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轻或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最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我院自2000至2007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4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患有川崎病患者123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丙种蛋白治疗(1-5)d,对照1组治疗(5-10)d,对照2组患者治疗(10)d。对比三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以及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发生率(39.02%)显著高于对照1组(14.63%)、对照2组(7.32%),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患者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29.27%)高于观察组(19.51%)和对照1组(17.07%),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14.63%)也高于观察组(4.88%)和对照1组(2.44%),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在发病5-9d内无反应性情况、冠状动脉发病率以及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最低。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诊断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或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病因未明,高发于婴儿及小于五岁儿童(占80%)的疾病。明确诊断并给予早期治疗干预,诸如服用阿斯匹林,静脉点滴r球蛋白可以降低20%患者进展为冠状动脉瘤的风险。目前仍没有特异性诊断的方法。因此,川崎病的诊断基于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即那些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和其它临床及实验室表现。川崎病患病人群中男、女之比为1.5:1,几乎所有的患儿都有种族背景。复发和兄妹同患者偶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8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川崎病34例,非典型川崎病14例。对早期诊断具有提示价值的有发热、眼球结膜充血、唇红干裂、口腔黏膜表现、皮疹、指(趾)端硬肿,其中以发热(100%)、结膜充血(87.5%)、唇红干裂(85.4%)最常见。肛周皮肤脱皮、卡瘢红对川崎病特异性较高,可列为参考诊断指标之一。川崎病发病早期就可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单剂丙种球蛋白(IVIG)1 g/kg+阿司匹林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于临床上出现发热,伴有川崎病部分临床诊断依据,尤其是呈现川崎病面容者,同时应注意寻找川崎病的其他指征,如肛周皮肤脱皮、卡瘢红。并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一旦确诊,尽早使用单剂IVIG 1 g/kg+阿司匹林以预防或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8.
川畸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首先由日本的川畸医师报道,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血管炎,患儿50%发生冠状动脉损害,严重者可因冠状动脉瘤破裂,急性心肌梗塞而摔死。因此,确诊川崎病后减轻冠状动脉损伤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近年来,国外推荐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自治疗)【I畸病,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国内报道较少,作者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1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川畸病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发病年龄最小者4月,最大者6岁,病人诊断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畸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19例川崎病的患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分析其冠状动脉内径大小,冠状动脉与主动脉的内径的比值变化。结果119例患者中有冠状动脉病变67例,其中单纯左冠状动脉损害18例,单纯右冠状动脉损害7例,双支受累30例,冠状动脉瘤11例,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的内径及形态,及早发现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瘤,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治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分析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院48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声像改变。结果 发现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病变38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31例,冠状动脉瘤形成4例,巨大左冠状动脉瘤1例,2例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回声增强。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诊断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对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及预防心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