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264例健康人及195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结果与结论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1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3-14%,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 2.5-3.98%,批间CV3.6-4.88%。  相似文献   

2.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耀永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99-4600
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120例健康人及95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结果: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1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3%~14%,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2.5%~3.98%,批间CV3.6%~4.88%。结论: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受到了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方法 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100例健康人及92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结果 健康人群HbA1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1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3%~14%,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 2.5%~3.98%,批间CV3.6%~4.88%.结论 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受到了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同测定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92例已确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对两种方法结果进行方法线性范围、精密度、配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酶法与HPLC法检测HbA1c均值分别为7.78%。和7.66%;线性范围分别为:3.0%~18.0%和4.6~16.7%;精密度分别为批内CV0.85%和1.4%,批间CV3.8%和4.2%。低值、中值和高值组酶法都比HPLC法对照组均值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2=0.968,呈正相关,相关性良好。结论:酶法与HPLC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精密度较HPLC法高,同时能在全自动生化仪单个或批量随机组合和检测,检测范围较宽;操作简便,快捷;酶法可作为测定HbA1c含量的又一经济、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方法学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与同期诊治的84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酶法对其血清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进行测定,观察酶法测定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通过检测分析得出,酶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73%至12.25%,批间的精密度CV为2.69%,批内的精密度CV为2.38%;对两组患者的检测情况分析发现,酶法测定影响因素包括(Hb)血红蛋白、抗凝剂使用类型、离心速度、存储温度及时间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采用酶法进行测定,其检测精密度高,但检测中需注意Hb、抗凝剂使用类型、离心速度、存储温度及时间等因素,以免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胶乳凝集反应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并检测120例健康人及95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结果健康人群HbAlc参考范围为(5.0±1.2)%,糖尿病及高危人群HbALC均值为(7.30±2.3)%,线性范围:3%~14%,准确度:相对偏差≤±15%,精密度:批内CV2.5%~3.98%,批间CV3.6%~4.88%。结论该法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受到了临床医生及糖尿病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可靠性,并与常规方法(微柱法)作相关比较。方法根据美国国家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5-A、EP9-A文件要求进行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范围的评价试验。结果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CV〈4%,试验总不精密度为:X(HbA1c)为4.85%时,CV为2.8%;X(HbA1c)为10.7%时,CV为1.9%。HbA,。在3.0%~21%范围内线性良好。与BioSystems(Spain)公司的微柱法进行方法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n=84,Y=1.0385X+0.0504,r=0.9668,P〉0.05)。结论按照CLIA,88的要求,以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的允许误差标准,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不精密度不超过5%来判断,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符合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监测要求,该方法能进行自动化分析,免去手工操作,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Bio-Rad 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批准指南(EP10-A)》提供的方法,按照特定顺序连续5d测定低、中、高浓度标准品中的HbA1c,计算偏差、总不精密度,及其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染和漂移,并进行t检验。结果偏差:低值-0.01%、中值-0.09%、高值-0.11%,均在允许偏差的范围内。总不精密度(用CV表示):低值1.148%、中值0.886%、高值0.727%,均小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允许误差5%的范围。截距、漂移、非线性和携带污染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斜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Bio-Rad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HbA1c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性能指标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可行性。方法酶法和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法)同时检测91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对两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酶法与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的线性范围分别是2.5%~15.5%和3.8%~18.5%,批内精密度分别是1.09%和1.17%,批间精密度分别是2.2%和2.8%,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与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相关性良好,线性方程y=1.0137x-0.072,R2=0.9886。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法与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有良好的相关性。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实验效果。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使用G7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样本HbA1c,对HbA1c结果的准确性、批内变异、批间变异、回收率、干扰因素进行研究。结果:G7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全血HbA1c,准确性很好,批内变异为0.43%,批间变异为2.33%,回收率为97.6%,高浓度的甘油三酯和胆红素对检验结果没有影响。结论:G7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精密度较高、速度极快,而且成本相对较低,适合临床常规开展,可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预后提供准确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的实验效果.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患者和10例健康人,用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对其准确性、批内变异、批间变异、回收率、健全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准确性很好,批内变异为2.16%,批间变异为2.83%,回收率为98.3%,健全性很好.结论 DS5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HbA1c能准确、简便地满足临床诊治,适合临床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帮助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方法:利用高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测定110例健康人及330例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108例HbA1c≤6.0%,糖尿病组有101例HbA1c≤6.0%、63例在6.0%~7.0%、95例在7.0%~8.0%、71例HbA1c≥8.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对糖尿病诊断、治疗以及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程度。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4个项目,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高圧液相色谱法,试剂由美国伯乐公司提供;血糖采用HK法,试剂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提供;三酰甘油、胆固醇采用酶法,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结果: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测定,其中HbA1c〈6.5%35例,占检测人数的32.4%;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73例,占检测人数的67.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HbA1c、血糖均P〈0.001,胆固醇P〈0.05;TG 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2型糖尿患者血糖及血脂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4.
伊强  陈丹 《中原医刊》2005,32(2):50-50
目的 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按照要求,进行精密度、准确度和可报告范围的评估实验。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6%,批内CV为1.02%.2.50%.批间CV为1.47%。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lc的结果符合临床对糖尿病病人的治疗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其偏倚。方法:分别使用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应用全自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Roche CobasINTEGRA400Pl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免疫法测定HbA1c,对40例血液样本作比对测定,评估两检测系统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偏倚;应用高低两个水平质控品分别测定两种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结果: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HPLC的总不精密度<2.0%,免疫法总不精密度接近4.0%,符合临床测定的性能要求。以D-10HPLC为参考检测系统,Roche免疫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分别为0.03%。结论:D-10HPLC法和Roche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偏倚符合临床要求,Roche免疫法测定HbA1c结果变异系数较大,应以HPLC法作为参考检测系统定期作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16.
熊彬  魏任雄  俞勇 《现代实用医学》2008,20(11):892-893
目的评价免疫荧光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HbA1c,依NCCLSEP9-A2文件要求作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及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试验,来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免疫荧光法在3.20%~17.15%范围内线性良好(=1.028 0.0605),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均<5%,平均回收率为100.7%,TG、抗坏血酸、乙酸化血红蛋白、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干扰较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度相关性(=0.9718,<0.01),回归方程为=0.9667 0.0545。结论免疫荧光法检测HbA1c具有干扰因素少、重复性好、检测灵敏度高、线形范围较宽、与参比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的特点,且操作简单及仪器价格低廉,完全符合实验室HbA1c常规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疫凝集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方法:从我院接受HbA1c检测的受检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凝集法以及微柱法进行测定,同时对免疫凝集法进行线性实验、批内以及批间的精密度、回收试验以及干扰实验的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验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免疫凝集法进行批内以及批间的精密度检验,其变异系数均<2%,保证了良好的精密度;采用免疫凝集法进行测定,扰物对HbA1c的检测无干扰作用.结论:免疫凝集法对HbA1c检测具有良好的精密度,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免疫抑制比浊测定法。方法 通过重复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方法比较实验、线性关系的检测评价免疫抑制比浊法 ,测定正常人和糖尿病人HbA1c标本共 90例 ,并与微柱法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线性范围 2 %~ 2 0 % ,批内变异系数 (CV)值正常人和糖尿病人 1.0 9%和 1.30 % ,日间CV值 2 .91%和 2 .6 5 %。回收率 90 .9%~ 10 1.2 %。胆红素 2 4 8μmol·L-1、甘油三酯 8.8mmol·L-1、抗坏血酸 5 0mg·dl-1时对测定无明显干扰。与微柱法比较 ,Y =0 .95 0 5X +0 .0 30 5 (r =0 .974 0 )。正常组HbA1c为 6 .85 %± 0 .37%与糖尿病组 10 .2 1%± 1.92 %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HbA1c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自动化检测HbA1c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与全自动免疫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y,ITM)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115例(研究组)与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15例(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HPLC、ITM测定Hb A1c水平,比较两组Hb A1c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数据有效性、相关性、偏差与精密度的差异。结果:经Bland-Altman相对偏倚散点图显示,全部测量数据均在95%可置信区间(0.60,1.00)内,全部测量数据有效。研究组Hb 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随着Hb A1c水平的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不同Hb A1c水平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PLC与ITM检测方法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2=0.9993)。偏差分析显示,低、中、高值(Hb A1c=4.0%~6.4%,6.5%~15.9%、16.0%)预测相对偏差均属于可接受范围。批内与批间精密度比较显示,研究组变异系数(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PLC法的CV较低。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Hb A1c与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其与ITM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准确度与精密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张民 《吉林医学》2014,(9):1951-1951
目的:讨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55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7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和空腹血糖(FBG)测定。结果:观察组无论是FBG的数值还是HbA1c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