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NHL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初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5例初治B细胞NHL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仅接受CHOP方案化疗,并比较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分别为71.43%、94.29%,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现3例利妥昔单抗相关的轻度发热。两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均较轻,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毒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初治B细胞NHL疗效较单纯CHOP方案好,但毒副反应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4-156
目的探讨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汤虎成  曾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4,(26):101-102,105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CHOP方案治疗,观察分析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高于对照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64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CHOP方案治疗。治疗后随访6~60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50.0%);随访6~60个月后,实验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1.25%、50.0%、12.5%,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是68.75%、34.38%、0.0%,实验组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害、贫血的不良反应,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优于单用CHOP方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上升,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6例NH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实施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375 mg/m2利妥昔单抗治疗,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6个周期,治疗前、每个周期结束后,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患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5.42%,高于对照组的64.58%(P<0.05);观察组发热、寒战等发生率为39.58%,高于对照组的10.42%(P<0.01);2个周期后观察组IgA、IgG、IgM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CHOP方案治疗NHL疗效显著,但易导致免疫球蛋白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04月至2012年0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表阿霉素EPI、强泼尼松PDN)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6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过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后,有32例完全缓解(53.33%),24例部分缓解(40.00%),3例患者病情稳定(5.0%),有1例患者病情进展(1.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8例患者出现脱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的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ESHAP方案(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龙、顺铂、阿糖胞苷)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及单用ESHAP方案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32例复发的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组(治疗组)及单用ESHAP方案组(对照组),每21 d为1个周期,重复治疗.全部32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为37.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25%、56.3%,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骨髓抑制、脱发和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均可耐受.治疗组1例(6.25%)出现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应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0.
吴洪燕  杨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31-1632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应用时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护理对策.方法:对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22例次治疗中,记录其不良反应与处理过程.结果:12例患者输注前均存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和药物经济效价的怀疑等心理反应;3例出现严重的肝损害;1例出现多处淋巴结周围疼痛,经治疗护理后,患者心理反应消失,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在用药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李非  吴立洲 《中国药房》2007,18(32):2528-252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8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放化疗治疗)与对照组(单纯放化疗治疗),3wk为1个疗程,完成2个疗程后评价2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5%、59.1%(P<0.05);对照组发生放射性食管炎、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的程度重于治疗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好,可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3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12例和CHOP组11例。联合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HOP组单用CHOP方案治疗。2组均每3周为1个循环周期,6个周期后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略高于CHO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联合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略优于CHOP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所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总体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效果略优于CHOP方案,且与CHOP方案不良反应相当,安全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都梁软胶囊治疗风寒头痛的临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汉  单兆伟  周晓波 《中国药房》2007,18(21):1657-1659
目的:评价都梁软胶囊治疗风寒头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观察150例风寒头痛受试者,其中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疗程3d。结果:2组头痛疗效比较,愈显率分别为77.00%和34.00%(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95.00%(P>0。05);2组鼻塞不通疗效比较,愈显率分别为69.00%和40,0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1.00%和88.27%(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愈显率分别为71.00%和38.00%(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8.00%(P>0.05)。整个试验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都梁软胶囊治疗风寒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吡喃阿霉素与表阿霉素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吡喃阿霉素(THP)和表阿霉素(EPI)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方法:用THP和EPI为主的CHOP方案分别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各23例.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9%,78.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功异常及心脏毒性)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HP组脱发率低于EPI组(P<0.01).结论:THP,EPI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相似,但THP脱发率低于EPI.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舒洛地希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治疗组(n=61),对照组患者采用伤口护理和压力绷带包扎法进行局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局部治疗的同时,肌肉注射舒洛地希60 mg/d,共30 d.结果:20 d的治愈率:对照组为18.9%,治疗组为36.1%,有显著性差异(P<0.05);30 d的治愈率:对照组为32.0%,治疗组为52.5%,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溃疡面积的降低明显快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洛地希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65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口服消炎药镇痛类药物及外敷膏药,治疗组采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25min,1疗程12d。观察两组在治疗疗效的不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29例)高于对照组(12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青少年颈椎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岩舒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纯以T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8.33%,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P>0.05;但治疗组稳定率为86.11%,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P<0.05,并且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明显减轻,尤其在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方面,两组比较均P<0.05。结论:岩舒注射液联合TP方案化疗可进一步改善病情、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注射用清开灵联合三黄一龙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RA活动期患者120例,分为清开灵联合中药治疗组60例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照组60例,观察其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了解其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明显早于并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9.76%、90.98%,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清开灵联合中药以清热解毒、合清三焦湿热法为主治疗RA活动期,与非甾体药物比较,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可以更好地降低关节滑膜的炎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盐酸甲氯芬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6例经头颅CT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和对照组130例。治疗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0.25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个疗程。结果:在治疗后第7、14、28天,治疗组病人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甲氯芬酯能改善急性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障碍水平,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