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型疟是恶性疟原虫感染的严重合并症。与脑型疟相关的病理表现有:深部血管内裂体增殖,裂殖体在脑微血管积聚造成毛细血管阻塞,血流受阻,缺氧和继发器官衰竭。近年来研究表明,这种积聚是由于宿主的各种粘附分子(如CD_(36),TSP等)作用的结果。脆弱疟原虫和柯氏猴疟原虫感染的猕猴都表现出典型的裂殖体感染的红细胞粘附于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上,这类似于人体脑型疟。由于脆弱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的脑合并症相同,曾有报道采用哺乳动物做脆弱疟原虫人体脑型疟动物模型。本文采用这一动物模型,评价蒿乙醚对血液内裂殖体的杀灭效能。  相似文献   

2.
瑞香素杀疟原虫裂殖体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药瑞香素在体外和体内的杀裂殖体作用。 [方法 ]在恶性疟原虫FCCl株常规体外培养中测试瑞香素杀裂殖体活性 ,并按“四天抑制性试验”在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中测定不同剂量瑞香素的体内抗疟活性。 [结果 ]体外试验中瑞香素在 1~ 10 μmol L剂量范围内有明显杀灭裂殖体作用 ,而体内试验中按D4减虫率与感染鼠在 30d内的平均生存天数评价 ,5 0或 10 0mg kg .d- 1 × 4d瑞香素灌胃以及 10 ,5 0或 10 0mg kg.d- 1 × 4d瑞香素腹腔注射给药在伯氏鼠疟原虫ANKA株感染鼠中的抗疟作用与 10mg kg .d- 1 × 4d氯喹 (CQ)灌胃的疗效相似。 [结论 ]瑞香素在体外和体内均有一定的杀裂殖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甲氟喹是一种抗疟药,迄今为止,它对恶性疟的疗效甚为理想。在泰国经常发生重型恶性疟,当地有一株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有抗性,对抗氯喹恶性疟来说,甲氟喹可能是活性最强的杀灭裂殖体药物。在泰国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产生及扩散,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对寻找、设计新药极有意义。目前有两种解释氯喹作用机理的理论。Fitch指出:氯喹等是通过阻碍铁卟啉原Ⅸ(FP)形成疟色素而发挥抗疟作用的。疟色素中含有大量FP,红内期裂殖体杀灭剂的选择性抗疟作用常常与疟色素的形成有关。对氯喹有抗性的鼠疟原虫往往不产生疟色素,或当接触氯喹时便停止产生。迄今为止仅发现氯喹有间接抑制血红蛋白降解的作用。实验证明,FP和FP-氯喹复合物对纯化的恶性疟原虫酸性蛋白酶有抑制作用,推  相似文献   

5.
WR_(228258)的结构类似于氨酚喹,WR_(194965)的结构类似于4-氨基喹啉,WR_(225448)是一种新的8-氨基喹啉类化合物。本文报告了这三种化合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株和几种抗性株原虫感染小鼠的裂殖体杀灭作用以及对约氏疟原虫尼日利亚株感染小鼠所产生的病因性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环素类药物杀灭恶性疟原虫裂殖体的作用缓慢,需先服短程的奎宁,以迅速降低患者的疟原虫血症。四环素或二甲氨四环素配伍奎宁能治愈抗氯喹的恶性疟疾。Powers等(1972)发现7-氯林可霉素(Clindamycin)能治愈感染对多种药物有抗性的恶性疟原虫的夜猴,并认为对人的恶性疟亦可能有效。本文作者对7-氯林可霉素配伍奎宁治疗人体恶性疟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试验。以感染柬埔寨Ⅰ株、巴拿马Ⅱ株及缅甸Thau株恶性疟原虫者为治疗观察对象。在感染者血内原虫密度未超过10,000个/立方毫米时分组采用下列方案进行治疗:第1组4例,包括感染柬埔寨Ⅰ株者3例,缅甸Thau  相似文献   

7.
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监测停止或减少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 ,在停用氯喹后不同时间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结果 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97.9%降至 1997年的 2 6.7%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浓度由 10.46±7.14 pmol/μl 血 降至 1.63± 1.47pmol/μl 血 (P<0.0 1) ,用较高药浓度 (>6.4pmol/μl血)才能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病例所占比例由 83.3 %降为 6.7% (P<0.0 1)。体内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84.2 %降为 1997年的 18.4% (P<0.0 1) ,三级抗性 (RⅢ )占抗性病例的比例由 5 3.1%降为 14.3 % (P<0.0 1) ,血中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由 72.0± 2 1.6 h变为 5 0.7± 16.1 h。2 0 0 1年三亚市雅亮乡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 5 9.8% ,平均抑制药浓度 3.5 6± 2.12 pmol/μl 血 。 2 0 0 3年乐东县福抱乡体内法测定抗性率为 62.5 % ,RI、RⅡ和RⅢ分别占抗性病例 50 %、30 %和 20 % ,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 5 6.9± 17.2 h。云南省勐腊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97.4%降至 1999年的 77.8%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由 17.2± 12.6 pmol/μl血降至4.4±3.1 pmol/μl(P<0.01)。2002年景洪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70.4%,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为4.0±3.3 pmol/μl 血。 结论 减少或停止使用氯喹后,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呈降低趋势,逐渐恢复了对氯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筛选抗疟化合物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大规模应用的只有几个方法,且各有其优缺点。第一阶段—初筛一、体内试验模型【选择血内裂殖体杀灭剂】感染鸡疟原虫的小鸡,虽已多年广泛用于初筛,但目前一般认为啮齿类疟疾—小白鼠是更适用作为人疟的模型,它比乌类疟原虫感染更为合适,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过程中皮氏罗尔斯顿菌污染的检测及预防。方法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涂片、染色后镜检观察;提取被污染虫血的总DNA,采用真菌、细菌通用引物对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 Bank中比对。结果导致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失败的污染物单个细胞和污染物聚集体在油镜下的形态分别与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和裂殖体相似,但其胞质内无空泡或无明显细胞核,且位于红细胞外侧;测序比对结果显示污染物与皮氏罗尔斯顿菌相似度99%。结论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过程中污染的皮氏罗尔斯顿菌形态与恶性疟原虫环状体或裂殖体相似,可导致镜检误判甚至使培养失败。因此,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疟原虫体外培养污染。  相似文献   

10.
作者总结了近期证实鼠疟原虫红内期隐匿性裂殖子存在的研究结果。这些隐匿性裂殖子与裂体增殖时释出的多数裂殖子不同,它并不立即侵入红细胞而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隐匿状态。每一种或亚种疟原虫裂殖子都显示对其生活周期特性起作用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1.
作者总结了近期证实鼠疟原虫红内期隐匿性裂殖子存在的研究结果。这些隐匿性裂殖子与裂体增殖时释出的多数裂殖子不同,它并不立即侵入红细胞而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隐匿状态。每一种或亚种疟原虫裂殖子显示对其生活周期特性起作用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由疟原虫所致的宿主红细胞血红蛋白分解代谢可释放出原虫所需的氨基酸前体,但亦释放大量有潜在毒性的血红素。裂殖体杀灭剂氯喹与游离血红素紧密结合,并浓集于原虫食物泡内。为了进一步了解宿主-原虫的血红素代谢,本文比较了伯氏疟原虫氯喹敏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疟疾病原学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疟疾的病原学诊断可采用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或吖啶染色镜检,疟原虫抗原检测,疟原虫DNA探针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杀灭红细胞内原虫的滋养体和裂殖体可用氯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喹哌、咯萘啶、奎宁、甲氟喹和氯氟非烷等药物。本文指出在疟疾治疗中值得注意的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三种化合物WR194965、WR228258和WR225448对伯氏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的体外作用以及用这些化合物治疗感染小鼠所引起的超微结构改变。参照Trager法连续培养恶性疟FCQ_(80)、FCQ_(27)、FCB-1、TZG_(30)、Wellcome、K_1和R-FGR_3株原虫,根据寄生原虫的红细胞摄入~3H-次黄嘌呤对的抑斛作用来信计杀灭血内裂殖体作用。实验还采用微量澍定板技术,根据对数剂量浓度一机率单位抑制率来计算IG_(50)。结果,恶性疟的不同虫株对每一化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墨江县1例“间日疟”患者的血片,经回顾性镜检,发现疟原虫形态特别,早期滋养体多核,红细胞内有多个虫体寄生,晚期滋养体有形成带状趋势。裂殖体和配子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诺氏疟原虫。  相似文献   

16.
血传感染食蟹猴疟原虫的恒河猴,在用青蒿琥酯治疗前和治疗后4h与10h分别以大劣按蚊叮咬吸血.结果治疗前1h按蚊吸血后第13d唾腺子孢子阳性率为2.56%,治疗后4h与10h按蚊吸血后第6~10d蚊胃壁有卵囊形成,但吸血后第11~13d唾腺解剖均未查见子孢子。治疗后受感染猴血内疟原虫无性体比治疗前迅速减少,治疗后10h,未查见裂殖体。结果提示,青蒿琥酯不仅对食蟹猴疟原虫无性体具有明显杀灭作用.而且对配子体蚊体内孢子增殖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国内有关间日疟原虫多形性报道很多,包括多重感染,多核,条带状滋养体,成熟裂殖体较小,裂殖体数量少,配子体比例较高等非典型形态特征。但对于恶性疟原虫形态研究的报道较少,现将1例少见的血涂片恶性疟原虫形态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宿主对疟原虫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外的裂殖子可能是重要的靶子。作者用代谢标记法,研究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蛋白质和糖蛋白的组分、合成及其抗原性。作者选用取自夜猴的恶性疟原虫(K~ 株分离物FVO),经山梨醇同步培养,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由上而下可得到疟原虫的滋养体、裂殖体、环状体小团及没有感染的红细胞。收集滋养体和裂殖体,去除环状体和大  相似文献   

19.
一些疟原虫在红内期晚期合成一种高分子量蛋白质,该蛋白称为PSA(裂殖体不同发育阶段的抗原)或MSPP(裂殖子表面蛋  相似文献   

20.
甲氟喹盐酸盐-mefloquine(WR 142,490)是一个4-喹啉甲醇类的新衍生物,它的化学名称为α-(-2哌啶)-2,8-双三氟甲基-4-喹啉甲醇。30年前已发现一些4-喹啉甲醇类化合物在鸟疟模型表现出抗疟作用。其中,SN10,275对人间日疟具有长效杀血裂殖体作用,但由于光毒毒性而不能广泛使用。WR30,090对氯喹敏感株或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均有高效,光毒毒性最小,但杀血裂殖体作用的时间相当短。甲氟喹经临床前研究表明比WR30,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