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报告1987年1月~1990年12月,作者应用顺铂、平阳霉素、长春新碱,术前诱导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66例,其CR+PR为78.9%。顺铂剂量为40mg/m2、80mg/m2、120mg/m2其缓解率为37.5%、60.0%、90.6%,大剂量顺铂组优于其它剂量组(P<0.05)。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而肾、肝、心和神经系统反应较轻。晚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前诱导化疗以一疗程为宜。  相似文献   

2.
PPV方案术前诱导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1988年1月-1990年12月,用大剂量顺铂为主的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本组43例中CR+PR为90.6%,38例初治者CR+PR为94.7%,5例复治者为60.0%。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7%,68.7%和66.6%。  相似文献   

3.
顺铂联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癌肿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应用以大剂量顺铂为主联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和腺上皮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6例鳞癌,采用VCP联合化疗方案,对36例腺上皮癌采用VC5-Fu方案。化疗结束后,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对所治疗病例进行近期疗效分析,对药物的毒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VCP方案治疗56例鳞癌的近期有效率(缓解率)为83.9%,VC5-Fu方案治疗36例腺上皮癌的近期有效率为63.9%。两组的总有效  相似文献   

4.
CPV方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8例Ⅲ-Ⅳ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用卡铂,平阳霉素,长春新碱联合化疗总有效率为81.1%,其中51例化疗后施行手术治疗,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67.6%。术前化疗有效者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化疗后及时手术治疗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卡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我科用卡铂、5-Fu和PYM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22例的近期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73.73%。毒副作用较轻。对13例未经治疗的晚期鳞癌作诱导化疗很有价值,其CR率为30.77%,PR为53.85%,总有效率为84.62%。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鳞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6例口腔鳞癌,均采用PVP方案化疗即CDDP100mg/m^2 VCR2mg PYM80mg,化疗结束后第10天,手术前,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进行近期疗效的评定,对药物毒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口腔鳞癌16例,近期有效率(缓解率)为93.75%。化疗的主要毒副作用为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结论: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的近期疗效显著,在晚期口腔鳞癌的综合治疗中可推广应用,化疗中严格执行水化和利尿的原则,可提高化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对33例口腔鳞癌使用培普利欧行术前化疗,总量150mg,收到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3.9%、病理切片显示癌细胞坏死程度为:重度9例,中度19例,轻度3例,作者还就部位、分期、剂量、病理分级、病理改变、肿瘤生长方式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及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33例口腔鳞癌使用培普利欧行术前化疗,总量150mg,收到近期疗效,总有效率93.9%,病理切片显示癌细胞坏程度为:重度9例,中度19例,轻度3例,作者还就部位,分期,剂量,病理分级,病理改变,肿瘤生长方式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口腔鳞癌对顺铂耐药的相关基因,以预测临床化疗效果并指导临床化疗。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标本,根据其体外药敏测试(改良MTT法)进行分组,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标本中CyclinDs(CCND1、CCND3)、P鄄gp和GST鄄Pi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药敏测试结果,最后收集到顺铂耐药标本23例,顺铂敏感标本20例。对免疫组化结果采用SAS5.0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只有CCND1和CCND3的表达水平与标本顺铂敏感性有关,CCND1阳性率高往往提示肿瘤细胞对顺铂不敏感。结论: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s的表达异常与口腔鳞癌顺铂耐药性相关,可被纳入口腔鳞癌顺铂耐药相关基因表达谱。  相似文献   

10.
超选择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晚期舌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的治疗途径、提高中晚期舌癌治疗效果,自1991年~1993年,对6例晚期舌癌患者采用经股动脉插管行舌动脉超选择栓塞化疗,取得良好效果。治疗采用患侧舌动脉超选择插管,联合注入顺铂100~200mg,阿霉素10~20mg,丝裂霉素14~20mg等抗癌药局部大计量冲击化疗,并酌情用明胶海绵颗粒部分栓塞舌癌供血动脉。治疗后1周内肿瘤缩小,局部出现坏死、崩解或液化,而全身副作用轻。实践证明,对中晚期舌癌患者于手术前行选择性动脉栓塞化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术前三联化疗(PYM+5-Fu+DDP)配合手术治疗口腔鳞癌的临床疗效及与多药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术前三联化疗合并手术综合方案治疗口腔鳞癌患者102例,全部患者均经活检确诊。对所有患者的化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综合治疗的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02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2·4%。有完整随访资料者92例,存活69例,3年生存率为67·6%。结论 本三联化疗方案在口腔鳞癌综合治疗中具有用药剂量小、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口腔鳞癌患者术前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顺铂(DDP)、5-氟脲嘧啶(5-Fu)联合化疗对术后复发转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19例,给予HCPT、DDP、5-FU联合化疗,21-28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结果CR4例,PRl0例,SD3例,PD0例,总有效率73.68%。结论 HCPT、DDP、5-Fu联合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肿瘤活检标本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检测口腔颌面部癌肿活检标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明确临床常用各种化疗药物对口腔癌敏感性差别。方法 150例口腔癌化疗前活检新鲜组织标本行改变MTT药敏检测。检测用药是顺铂、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紫杉醇、替尼泊苷、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和甲氨蝶呤8种常用化疗药物。结果 150例标本成功完成MTT药敏检测的有140例,检测成功率是93.33%。MTT药敏检测所用药物浓度是各药物峰血浆浓度的5倍。结果表明,8种药物对口腔癌细胞体外平均生长抑制率分别是:替尼泊苷63.76%、顺铂25.93%、表阿霉素25.86%、紫杉醇23.52%、平阳霉素22.97%、氟尿嘧啶22.08%、长春地辛18.42%、甲氨蝶呤18.93%;替尼泊苷对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体外抗瘤效果显著高于其他7种化疗药物(P<0.05)。>40%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对替尼泊苷、顺铂、表阿霉素3种药物中度以上敏感;>40%的腺源性口腔癌标本对替尼泊苷、紫杉醇和表阿霉互中度以上敏感。结论 大多数口腔颌面部癌肿对替尼泊苷敏感,顺铂、表阿霉素和紫杉醇敏感性也较高。替尼泊苷、表阿霉素和紫杉醇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有潜力的化疗药物,其敏感性强于长春地辛、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临床上应用改良MTT药敏检测法,筛选口腔颌面部癌肿化疗的有效药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热疗联合TPF化疗对老年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9例OSCC老年患者,给予TPF化疗,周期第1天—多西他赛(75 mg/m2)+顺铂(75 mg/m2),周期第1~5天—5,Fu(750 mg/m2);在化疗过程中做5次热疗,分别于化疗开始的第l、3、5、7、9天,超声热化疗共2个疗程,观察并评价效果。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Kaplan-Meire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根据实体瘤评价标准1.0版,对肿瘤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68.4%。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8~48个月),2年内生存率为63.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常规化疗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热疗联合化疗对老年口腔鳞癌患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安全有效,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又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氯喹(chloroquine,CQ)及顺铂(cisplatin,DDP)作用于CAL-27细胞,探讨自噬在口腔癌化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增强口腔癌化疗敏感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比较药物对CAL-2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特异性蛋白LC3-Ⅱ的表达,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分布。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氯喹及顺铂处理CAL-27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生存率逐渐降低,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5 mg/L氯喹联合顺铂在IC50浓度(5 mg/L)处理后,与单独顺铂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CAL-27细胞的生存率(P<0.05)。氯喹或顺铂作用于CAL-27细胞48 h后,自噬在细胞中分布清晰,顺铂组(DDP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氯喹处理组(CQ组)及氯喹与顺铂联合处理组(CQ+DDP组)(P<0.05);氯喹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氯喹或顺铂作用于CAL-27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DDP组和CQ+DDP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与顺铂单独作用相比,CQ+DDP组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氯喹和顺铂作用于CAL-27细胞48 h后,DDP组和CQ+DDP组G1期细胞明显增多,出现G1期阻滞,CQ+DDP组G1期细胞数显著高于DDP组(P<0.05)。结论抑制自噬能够提高CAL-27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CAL-27细胞本身的自噬是产生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自噬抑制剂有望成为口腔癌化疗的增敏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前瞻性研究大、小剂量的替尼泊苷 (VM2 6)分别联合顺铂 (CDDP)和平阳霉素(PYM)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化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 共有 6 5例患者纳入研究 ,随机分为 2组 (33例和 32例 ) ,分别进行高剂量VM2 6(32 0mg)化疗方案 (PTP1)和低剂量VM2 6(15 8mg)化疗方案 (PTP2 )的治疗 ,观察、评价各自短期化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结果 接受高剂量VM2 6方案化疗患者 33例 ,共完成 38周期的化疗 ,化疗总有效率 (PR CR)为 81 82 % (2 7/33) ;另外32例接受低剂量VM2 6方案化疗 ,共完成 36个周期化疗 ,有效率为 81 2 5 % ,两组间化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间患者血液毒副反应差别明显 ,高剂量VM2 6化疗组的骨髓抑制率 (1~ 4级 )达到 4 8 4 8% ,明显高于低剂量VM2 6组 (2 5 0 0 % ,P <0 0 1)。结论 鉴于低剂量VM2 6化疗方案(PTP2 )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有效率及相对较轻的不良反应 ,可在口腔鳞癌临床化疗中推广应用低剂量VM2 6联合CDDP、PYM组成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术前TPF诱导化疗方案在口腔中晚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48例中晚期口腔鳞癌患者接受TPF诱导化疗,化疗方案为D1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75 mg/m2,D1-D5 5-氟尿嘧啶(5-FU)750 mg/m2,以及相关的保护性用药,结束2个周期化疗后2周对疗效进行评价,应用化疗前定点液定点肿瘤边缘或参照CT/MRI影像学治疗前后对比评价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灶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CR+PR计为有效病例。 结果 化疗结束2周后观察到CR 2例,PR 26例,SD 18例,PD 2例,有效率为58.33%(28/48),化疗期间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TPF诱导化疗可使中晚期口腔鳞癌瘤体体积明显缩小,近期效果显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头颈部鳞癌(HNSCC)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23例初治疗的无法手术的HNSCC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同期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第1天)和5-氟尿嘧啶(750 mg/m2,第2~5天)化疗方案治疗3个周期。 结果通过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和临床表现评价治疗标准,2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8.3%。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0.9%和52.2%,2例(8.7%)死于肿瘤复发,2例(8.7%)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局部出血及放射性黏膜炎等,治疗过程未发生急性并发症与严重的放射性损伤。 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TPF治疗无法手术的中晚期HNSCC,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