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展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采集、处理的能力。该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与实操课教学两部分,其中计算机实操课教学作为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部分,既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又是对理论教学的扩充和延伸。只有提高实操课教学质量,才能把计算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其必具的能力之一.笔者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和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探讨"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 "的培养模式,体现"以能力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院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因而,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再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必须体现现代教学理论,以提高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作为一个一直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4.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从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两方面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方面 ,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多媒体模拟实验系统 ,实现实验设备的优化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理论教学方面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形态学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中的教学应用进行探讨 ,论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形态学科中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考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丽  符轶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1):88-89,91
国家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出,大学本科阶段的计算机教学可大致分为2个层面:一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课相结合的专业计算机教学,提出 "1 X"课程设置方案,即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加上1门或几门重点课程.贵阳医学院学生主要来自贵州本省,边远地区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12月,我院对2003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调查显示,还有12%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 [1].针对这一情况,2005年3月~2006年1月的2个学期,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2004级临床B班和2004级影像、预防、妇幼合班的部分学生作为"1 X"教学的试点班,其它专业的学生仍然以第一层面的计算机基础为主要教学内容[2];2006年3月~2007年1月的2个学期,对2005级本科生全面实施"1 X"教学,课程结束后总结计算机"1 X"教学状况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面向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服务于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现状是懂计算机的不懂中医药,懂中医药的不懂计算机,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与中医药行业的具体需求不相匹配。现探索富有中医药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用"三维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特点在于把计算机的教学环节融入到中医药行业的具体应用中,以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中医药行业实用软件的"医—药—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该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社会的普遍要求,计算机在现代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飞速发展,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总结了现代化学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探索了基于医学职业素质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注重医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计算思维的培养,把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设置内容连贯的三层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并有效地解决了计算机基础教学"非零起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益扩大,也为计算机教育及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启迪。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下,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进行了尝试性实践,以期找到合理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就高职医药类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强调实践教学及计算机在高职医药类院校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针对高职医药类院校的教学特点,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医学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践,包括基于医校卫生体系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分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开设互动讲座、组织参加竞赛、优化教师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医学院校计算机课教学内容改革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述分析了当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教学现状及医学生在学习、实践与毕业后所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医学应用软件的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沈燕  王春华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6):1055-105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目前在高校的应用逐渐广泛,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环境。它较传统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使用中忽视与学生的沟通,教师易过分依赖多媒体,多媒体课件质量欠佳等。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模块化PBL教学法在医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田  王开发  肖嵛 《医学教育探索》2010,9(8):1060-1062
为了探索适应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实际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等方式,对比LBL和模块化PBL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模块化PBL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针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中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乃正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4):485-486,500
医学伦理学教学在卫生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卫生职业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面临着一些困境。通过揭示目前卫生职业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认识定位、课程内容、创新方法、稳定队伍、研究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彰显医学伦理学教学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医学统计方法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内容抽象繁杂、逻辑性很强,高职医护类专业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不能学以致用。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应用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探讨了目前高职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医学统计方法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新增了医事法律专业,这必然对其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挑战。而在医学院校新开设的医事法律专业的外语教学中,没有开设法律英语课程,故建议在完善公共英语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医学英语教育,新增法律英语课程,使医事法律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更加趋于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医学院校几乎都成立了机能学科实验教学中心或机能学科实验室,承担着机能学科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完善医学机能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及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本文描述了医学机能学科的实验类型及其作用,提出了各实验类型所占比例,总结了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模式,指出了发挥教师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