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臂丛神经结构复杂,走形迂曲,位置表浅,支配上肢及肩部的运动及感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臂丛神经损伤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对臂丛神经损伤做出及时且精准的诊断,术前明确区分节前与节后损伤,一直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难点。本文旨在重点介绍高频超声在不同臂丛神经病变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高频超声对臂丛神经显像和定位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臂丛神经显像和定位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30例志愿者行臂丛神经检查,主要在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及腋下4个部位。11例志愿者臂丛分布的4个部位上,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进针及定位神经,然后在电神经器刺激下确认是否为神经。所有臂丛神经声像图特征、解剖的变化、进针和神经定位均被动态记录。结果臂丛神经在横断面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结构,内部由点状回声组成,肌间沟、锁骨上及腋下臂丛神经显示率均为100%,锁骨下臂丛神经显示率为97%。11例志愿者臂丛声像图上低回声结构在超声引导下行电刺激均被证实为神经组织。结论高频超声能提供高质量的臂丛神经声像图。超声引导下穿刺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超声研究臂丛神经解剖学特点,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研究24例健康人臂丛神经在腋路和肌间沟的解剖分布特点.结果 24例健康人臂丛神经完全显示.臂丛神经在腋路主要沿腋动脉走行;在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分布于前、中斜角肌组成的肌间沟内.结论 超声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各个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频超声应用周围神经损伤检查报道逐渐增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作为超声应用的新兴领域正逐渐被临床重视。而这些均依赖于对周围神经的正确超声识别。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应用高频超声对正常臂丛神经的形态、走形、位置作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频超声在正常臂丛神经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示臂丛神经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 用高频超声检查12例正常人臂丛神经,确认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定位关系。结果 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颈深动脉是检查中的重要标志,C5-7显示率100%(12/12例),C8、T1显示率83.3%(10/12例)。结论 高频超声可为臂丛神经的形态学观察提供新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常臂丛神经超声断面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正常臂丛神经的超声断面扫查方法。方法根据尸体解剖标本上观察到的臂丛神经的走行及毗邻关系,对22例正常志愿者在颈部设计了定点划线,放置探头,以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及椎动脉为标记,在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上窝处做斜矢状切面扫查。结果①尸体标本显示了臂丛神经根、干的位置。②超声检查中以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和椎动脉显示臂丛神经根C6并可推测C5和C7;以锁骨下动脉为标准,显示臂丛神经干。结论超声扫查臂丛神经操作简便、方法可行,可为临床诊治上肢神经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频超声在臂丛神经节前和节后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节前和节后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31例创伤性臂丛神经节前和节后损伤,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随机选择17例无神经外伤的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正常臂丛神经的超声图像.结果 高频超声显示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下动脉是臂丛神经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C5~ C7和上、中干显示率为100%(17/17),C8、T1和下干显示率为88.3%(15/17),19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显示,臂丛神经根发出处变细,连续性中断或消失,椎间孔外远端神经增粗或椎管旁伴有脑脊液囊性聚集.12例臂丛神经节后损伤显示臂丛神经根部发出内径正常,形态走行连续,远端神经干及束平面不同程度神经增粗、水肿粘连.结论 高频超声可作为检查臂丛神经节前、节后损伤的首选方法之一,为临床手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7岁,7年前发现右颈部拇指大小肿物,无疼痛,不伴右上肢麻木,进行性增大,右手伸指渐困难;既往无特殊疾病.查体:右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度正常,右掌指关节屈曲畸形,右手内在肌萎缩;右尺侧腕伸肌、指伸肌、拇长伸肌、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肌力0级.超声:右锁骨上区臂丛神经走行处7.6 cm×7.0 cm×4.2 cm不均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椎间孔内神经根损伤及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27例臂丛椎间孔内神经根撕脱伤和8例臂丛神经根部发出神经鞘瘤,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随机选择30例无神经外伤的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颈椎椎间孔内神经节及出椎间孔外臂丛神经声像图。结果 正常臂丛椎间孔内神经与脊髓连接部、脊神经节的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结构,椎动脉长轴及横突根部是超声检查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定位标志。臂丛神经椎间孔内C5~C8神经根和出椎间孔外神经,均能得到良好的显示,显示率为100%。27例臂丛神经椎间孔内根性撕脱伤,超声显示椎间孔内神经节低回声区扩大,连续性中断或消失,出椎间孔外远端神经增粗或椎管旁伴有脑脊液囊肿形成。8例臂丛神经根部发出神经鞘瘤,超声显示椎间孔外脊神经节呈瘤样改变,向神经干延伸,内为束状实性回声,有血供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臂丛神经椎间孔内神经根性撕脱伤或病变,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臂丛神经肿瘤及损伤的超声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臂丛神经肿瘤及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臂丛病变进行超声检查,根据臂丛解剖,肿瘤声像特征对13例15枚肿瘤行术前定位,病理分型。另外,将13例损伤神经的声像图分类并与手术及治疗结果相对比。结果臂丛肿瘤超声定位准确率100%,与病理类型符合率100%。超声臂丛损伤声图像分成4类,诊断符合率为84%。结论超声可精确定位臂丛神经来源的肿瘤,判断肿瘤类型。超声对诊断撕脱端回缩至椎间孔外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有肯定意义,在臂丛神经节后损伤的诊断治疗中超声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正常臂丛神经根的声像图特征及定位标志,以对神经根发出位置水平进行准确定位。方法 对40名正常人进行臂丛神经超声检查,以C7椎体横突前结节短小或缺如这一形态学特征为标志,以椎体长轴为轴线,于横断面判定各个神经根发出椎间孔的相应椎体水平,观察C5~T1各神经根的超声声像图的特征。结果 通过各颈椎椎体横突的超声表现可辨认和识别神经根发出水平,C7神经根出椎间孔段的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于40名受检者均可观察到C5~7水平的神经根,25名可见C8神经根,7名可见T1神经根。结论 高频超声能利用椎体横突的形态学的差别区分和定位各个神经根所对应的椎体水平,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臂丛神经的声像图特征及正常测值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用超声观察正常人臂丛神经(BPN)锁骨上部的声像图特征及正常测值,了解左、右侧测值间有无差异,为临床诊治臂丛神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44例无颈部及上肢疾患志愿者的颈部两侧设定斜线后放置探头.沿斜角肌之间做斜矢状切面扫查,观察BPN纵切面图像特征;再旋转探头,观察其横切面图像特征,并在前、中斜角肌间测量神经直径.结果 BPN纵切声像图特征为条状低回声,其强回声缘清晰;横切面呈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回声,其强回声外缘不明显;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横切面位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测量结果,左、右侧上、中、下干分别为:(2.21±0.25)mm、(2.53±0.30)mm、(2.60±0.45)mm;(2.16±0.20)mm、(2.64±0.37)mm、(2.80±0.50)mm.经方差分析,两侧上、中干相比,中干均较粗;而中干与下干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干左、右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臂丛神经在声像图上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诊断神经性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用健侧测值作为对照,可作为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目的:观察超声实时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上肢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行上肢手术的病人,ASAⅠ~Ⅲ级,均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神经刺激器组(N组)和超声引导A组(UA组)的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20ml,超声引导B组(UB组)的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20ml。观察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和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运动阻滞程度,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记录并发症。结果:与N组比较, UA组和UB组感觉阻滞效果较完善(P<0.01)。与N组和UA组比较,UB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运动阻滞程度较轻(P<0.05)。UA组和UB的麻醉效果较N组好(P<0.01)。三组均未记录到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技术改善了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能降低局麻药浓度或用量并保证镇痛效果完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患者采取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超声显示腋动脉周边的3束臂丛神经,然后在进针过程中,实时超声显示阻滞针,沿着神经周边注射局麻药。记录上肢各神经的起效时间,评价麻醉效果。结果臂丛神经在横断面上清晰表现为椭圆形的低回声结构,内部由点状回声组成。注射局麻药后,神经被无回声区浸润。33例均阻滞成功,其中完全阻滞31例,2例需静脉追加芬达尼。平均操作时间为(3.81±0.28)min,平均起效时间为(4.39±0.11)min,平均麻醉持续时间为(369.38±20.64)min。注药后的20min,上肢所有7根神经完全阻滞率均为100%。结论超声提高了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并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preoperative ultrasonography evaluation i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re- and postganglionic traumatic brachial plexus lesions. Two expert radiologists employed ultrasonography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of the brachial plexus in 23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traumatic brachial plexus lesions and 40 healthy volunteer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100% (126/126) for the C5 through C7 nerve roots and upper and middle trunks and three fascicles, 84% (106/126) for the C8 roots and the lower trunks and 64% (81/126) for T1 roots in all subjects. Surgical inspections found 58 lesions in 23 patients (40 preganglionic lesions and 18 postganglionic lesions). Ultrasonography detected most of the brachial plexus lesions (56/58) but misjudged two preganglionic and two postganglionic lesions. The rate of differentiation was 93% (52/56).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ultrasonography is a useful but experience-dependent supplemental imaging technique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brachial plexus lesions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re- and postganglionic brachial plexus le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