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病区居民甲皱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地区34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区居民进行了细胞遗传学观察。结果表明: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林巴细胞微核率(5.3529±2.5191)‰和SCE频率(9.2711±1.864)%明显高于对照(0.7013±0.6532)‰,(3.398±0.7767)%。并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认为微核率和SCE频率的增高是由高砷所致,提示:高砷可造成DNA和染色体结构的损伤,是一诱变剂和致癌剂。  相似文献   

3.
深入研究慢性砷中毒的分子作用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6,他引:16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孟加拉、印度等因饮用高砷水爆发大面积砷中毒以来,慢性砷中毒已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高砷饮用水在许多国家,特别在亚洲地区陆续被发现,加上在我国还同时发现因燃用高砷煤诱发的慢性砷中毒,估计全世界受高砷危害的人口可超过4700万,慢性砷中毒患者可达数十万人。仅我国目前病区人口就达300万,且还在进一步扩大。慢性砷中毒正在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杭锦后旗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水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中子活化分析对内蒙古巴盟杭锦后旗地方性砷中毒病村井水中砷的形态、价态及其它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病区饮水中水砷严重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且水砷含量越高,病人病情越严重。井水中所含砷含量大多以无机砷的形式存在,所占比例为总砷含量的92~98%,其中As(Ⅲ)为无机砷的52.7~84.3%。在水砷含量相近的情况下,三价砷比例越高,病情越重,Fe、Ba等微量元素可能加重砷的中毒,而Co、Sr、Ca可能拮抗砷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改水后居民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在山西和内蒙古已改水地砷病病区选择砷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118人),非砷中毒患者作为内对照组(237人),同时在临近的非病区选择居民作为外对照组(116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分别计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及总分.应用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上述3组人群的生存质量,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2.14±2.68)、(12.18±2.22)、(14.81±2.24)、(11.33±1.92)、(69.27±16.23)分,内对照组分别为(13.39±2.67)、(12.80±1.88)、(15.16±1.80)、(11.72±1.62)、(75.49±14.50)分,外对照组分别为(13.91±2.54)、(13.67±2.14)、(15.07±1.36)、( 12.64±1.68)、(78.41±12.03)分.3组间生理、心理、环境领域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57、10.74、13.44、10.77,P均<0.01).病例组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内、外对照组(P均<0.01),内对照组在心理、环境领域得分低于外对照组(P均< 0.01).影响改水后病区居民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健康状况、是否为砷中毒患者、年人均收入、年龄和性别(P均< 0.05).结论 地砷病病区改水后居民生存质量仍低于非病区居民.  相似文献   

6.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较实用的几种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砷的测定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比对分析结果.另外,针对饮水砷的测定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中血淋巴细胞遗传学损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燃煤型砷中毒对从本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方法 调查了贵族省兴仁县然煤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对照组)共228人,主要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9SCE)、染色体畸变(CA)和微核(MN)为分析指标(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1)煤砷中毒可增加体内SCE、CA、MN的发生率,提示其具有诱变性;(2)烯煤型砷中毒引起的遗传物质损伤可发生率,且中毒症状严重者的遗传损伤也严重。(3)P TKH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停止接触砷后砷对地方性砷中毒患心脏组织的长期影响,选择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尚未康复的慢性砷中毒患62例,同时以当地无饮用高砷水史,亦无砷中毒皮肤特征性病变的居民80人为对照组,详细询问受检的心血管病史并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砷中毒组与对照组在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和各项心电图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对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和心电图参数无直接影响,但慢性砷中毒组的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异常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砷对地方性砷中毒患的心脏组织有一定的远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流行病学现场干预实验方法,在人群中以现场实验手段去除砷这一致病因素后,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取得了相应肯定的效果。患病率由29.15%降到13.35%,好转率高达72.62%。尿砷由0.673ppm 降至0.162ppm,恢复正常百分率为26.4%,因此,认为现场改水干预实验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萨索玛村为调查点.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对在村的全部人员进行了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年限、饮水量、饮茶情况、奶类摄入量、豆类摄入量、肉类摄入量、鱼类摄入量、蛋类摄入量、蔬菜类摄入量、水果类摄入量13项指标.根据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诊断结果,将调查对象分为非中毒(对照)组、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集调查村集中饮用水水样,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含砷量;采集调查对象尿样66份,按病情分为对照组和砷中毒组,用氢化物发牛原子荧光法测定尿中3价无机砷(iAs~Ⅲ)、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化物(DMA)和5价无机砷(iAs~Ⅴ)4种形态砷的量,以所测4种砷形态量之和为近似总砷(Tas)值,以iAs~Ⅲ和iAs~Ⅴ之和为总无机砷(iAs).结果 调查村水砷为0.97 mg/L;共调查155人,检出地方性砷中毒病例90人,检出率为58.1%;砷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MMA(300.85、177.48μg/L)明显升高(χ~2=6.1823,P<0.05),DMA(417.18、586.93μg/L)明显降低(χ~2=4.17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年限和蛋氨酸摄入量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显著相关,居住年限长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的主要危险因素(OR=1.513,P<0.05),蛋氨酸摄入量增加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的保护因素(DR=0.591,P<0.05).结论 地方性砷中毒病情主要与高砷暴露年限有关,增加蛋氨酸的摄入量是可能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山西省高砷区和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在山西省选择了200个村作为调查村;水砷筛查采用半定量试剂盒法,水砷定量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HG—AFS)进行,地砷病诊断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forwindows软件进行。结果共筛查了234个村,其中有28个村(分布在4个县)水含砷量超过了国家标准(O.05mg/L),水样超标率3.98%,高砷暴露人口21197人。高砷水源普查发现,有19个村水含砷量超过了0.15mg/L。病情普查显示,19个村中除1个村为重病区外,其余18个村均为轻病区。患者病情以中度以下为主,患病人群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不同性别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4,P〉0.05),病情程度与饮用水含砷量高低有关(H=40.31,P〈0.01)。结论山西省发现了新的高砷区和地砷病病区,大部分为轻病区。今后仍应继续进行高砷水源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食物对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水砷浓度的影响。方法取菠菜、胡萝卜、瘦猪肉、豆腐、大米、玉米各1、2.5、5、10 g,牛奶5、10、20、30 ml,分别和50 ml病区水混合加热至沸腾,取上清用超低温捕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砷浓度。结果加入不同质量菠菜的4组,水砷浓度显著降低(P〈0.05);2.5、5 g豆腐组和1、2.5 g瘦猪肉组,水砷浓度显著升高(P〈0.05);大米和玉米各组水砷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菠菜可能存在降低水砷浓度的作用,瘦猪肉、豆腐、大米、玉米可能使水砷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湖北省高砷水的分布,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病情,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2007年采取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19个县(市/区)浅层地下水含砷量进行半定量测定,对超标和可疑水样用国标法复检;并对存在高砷水的县(市/区)进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结果 2006年检测了6个市(区)、446个村、10 028口井,其中5个市(区)有高砷水井(>0.05mg/L)分布,水砷超标率为5.29%(530/10 028).2007年检测了17个县(市/区)、1282个村、19 086口井,其中部分调查县(市/区)与2006年相重叠,结果11个县(市/区)有高砷水井分布,水砷超标率为1.74%(333/19 086).两年共检测水样29 114份,其中水砷超标863份,总超标率为2.96%,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179个村,水砷最高为2.012mg/L.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调查确诊4例患者,其中重度病例2例,中度1例,轻度1例.结论 高砷水在湖北省广泛分布,但病情较轻,应尽快对高砷区开展改水降砷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及病例建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