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东垣所著《脾胃论》的基本论点是“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补中益气汤是其代表方剂。考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用量,除黄芪用至一钱外,余药皆为几分。笔者惯用黄芪20克,升麻、柴胡各为5克,余药均为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今择治验的三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补中益气汤》系宋金时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公元1180~1252年)所创立。组方以益气与升阳熔合一炉,历来被推崇为调理脾胃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之广,疗效之确切,近年来愈来愈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屡见报道。张镜人教授近日重温古本,辨析东垣立论,结合临床所见,以抒窥见。1处方来源补中益气汤首见于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成书公元1247年),又见于《脾胃论·卷中》(成书公元1249年)。目前国内大多方剂专著所言本方出于《脾胃论》,似欠确切。东垣受业于易州张元素(12世纪人,生卒年不详),尽…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方,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鼻居面部正中,是清阳交会之处,足阳明胃经行于鼻两侧。笔者临证时发现部分鼻疾的病机亦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亦每获佳效,现介绍典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医家李东垣的《脾胃论》 ,有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之功。主治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 ,以及气虚而致摄纳不足所形成的各种疾病 ,以少气懒言 ,四肢乏力 ,饮食无味 ,舌淡苔白 ,脉虚弱无力为辨证要点。1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王某 ,男 ,46岁 ,自述间断眩晕、无力、血压不稳数日 ,曾服中药、西药不效。查 :面色无华 ,脉细弱 ,西医各项有关检查排除心肺功能不全及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测坐位血压 13/10kPa ,躺下休息 2 0min后 ,测血压 16 /10kPa ,立起后再测血压12 /9kPa ,诊断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予补中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在转移性乳腺癌他莫昔芬(TAM)耐药(R)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MCF-7、MCF-7+TAM、MCF-7+补中益气汤、MCF-7/TAM-R、MCF-7/TAM-R+补中益气汤。TAM培养液持续培养6个月以上,即诱导产生耐TAM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TAM-R,TAM用量为5μg/ml。补中益气汤用量为1. 5μg/μl。MCF-7细胞平均种于35 cm培养皿,细胞贴壁后药物处理18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 Western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Akt蛋白含量; q RT-PCR法检ER、EGFR、HER-2、Akt的m RNA表达。结果与MCF-7组相比,MCF-7+TAM和MCF-7+补中益气汤组细胞存活率、ER、EGFR、HER-2、Akt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 05); MCF-7/TAMR组无显著差异(P0. 05); MCF-7/TAM-R+补中益气汤组显著下降(P0. 05)。结论补中益气汤通过下调ER、EGFR、HER-2及下游Akt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而逆转了MCF-7细胞对TAM耐药,从而进一步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达到控制乳腺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东垣以《内经》有关脾胃论述为依据,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了以饮食劳倦、精神刺激、外感因素为病因,以升降失调为病机的脾胃内伤说。提出“补脾胃、升阳、降浊、散火为制方用药原则。提倡:“病不执方、随病制方”的法则。善于合药之升降浮沉、气味阴阳、寒热温凉,以纠正人体病气的偏颇,但总以“脾胃虚、元气损”的指归,以“扶正祛邪,调理脾胃”为目的。更综合内外因素,提出治病服药,必知时、经、病、药诸禁,示人知规矩而后识方圆。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肥大,属于祖国医学“癃闭”的范畴。此病常见于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关于“癃闭”的病因症候,《内经》中已有了记述:“五气所病,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李东垣认为:“小  相似文献   

8.
李东垣《脾胃论》论述了“脾胃与元气”、“脾胃为升降枢纽”等生理观点;提出“火与元气誓不两立”、“升降失常”等病理概念;在调理脾胃方面,应遵循“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升阳益胃”等治疗原则,特别强调“升阳”的重要性。我们在临床治疗杂病中,用“升阳益胃”法收到显著疗效。1 升阳益胃治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多为脾胃虚弱,升降失调。人体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脾胃,而脾胃的主要功能是升降。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与siRNA技术(RNA)对人肺腺癌耐顺铂细胞A549/DDP的耐药效果及对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设计并合成针对P-gp基因对应序列的siRNA,转染A549/DDP细胞;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处理组、siRNA处理组,利用RT-PCR检测P-gp mRNA,Western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gp蛋白质的表达;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耐药逆转效果。结果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siRNA均能降低P-gp mRNA和蛋白质表达,恢复顺铂敏感性,耐药倍数分别降至2.01、2.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siRNA均能有效逆转人肺腺癌耐药细胞A549/DDP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0.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方法两组病例均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组加服补中益气汤,观察血压心率及晕厥发作情况,治疗前后对比经直立倾斜试验(TTT)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无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汤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合并脑梗死伴有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该院经治的90例合并脑梗死伴有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应用口服降糖药,必要时给予胰岛素)、饮食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点川芎嗪加用维生素B1、甲钴胺的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辨证加减合理应用补中益气汤,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神经传导速度,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45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分别为16例、11例和18例,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患者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组优(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良好控制血糖、饮食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中益气汤辨证治疗合并脑梗死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干预肺腺癌A549细胞移植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接种于BALB/cnu裸鼠腋窝皮下,8 d成瘤,隔天开始分别给予低剂量(1.46 g/kg)、中剂量(2.91 g/kg)、高剂量(5.82 g/kg)补中益气汤治疗25 d。30只裸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顺铂组、顺铂+低剂量补中益气汤组、顺铂+中剂量补中益气汤组、顺铂+高剂量补中益气汤组。测量移植瘤质量并计算药物抑瘤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质中p-糖原合成激酶(GSK)-3βser9、p-GSK-3βtyr216、GSK-3β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β-caten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给药25 d后,顺铂联合不同剂量补中益气汤使移植瘤质量均显著缩小(P<0.05),抑瘤率均显著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顺铂联合不同剂量补中益气汤组可显著下调移植瘤细胞质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P<0.05),并显著下调β-catenin、Sur...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方法:以补中益气汤胃饲利血平致脾虚小鼠和正常小鼠。检测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及正常小鼠脾脏及胸腺指数、红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影响。结果:脾虚小鼠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免疫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脾脏指数、胸腺指数、RBC-C3bR花环率、RBC-IC花环率、NK 细胞活性、TNF活性分别恢复至(4.283±1.474) m g/g、(2.262±0.497)% 、(9.782±1.367)% 、(8.753±1.436)% 、(17.332±6.017)% 、(14.997±5.783)% 。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恢复脾虚小鼠低下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对正常小鼠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肺腺癌顺铂(DDP)耐药与敏感细胞株荷瘤BALB/c小鼠移植瘤P-g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顺铂耐药株A549/DDP及敏感细胞株A549,接种于BALB/c小鼠腋窝皮下,荷瘤成功后给予顺铂或顺铂联合低、中、高剂量补中益气汤治疗。实验共分为10组:A549/DDP或A549荷瘤对照组、A549/DDP或A549荷瘤+顺铂组、A549/DDP或A549荷瘤+顺铂+低剂量补中益气汤组、A549/DDP或A549荷瘤+顺铂+中剂量补中益气汤组、A549/DDP或A549荷瘤+顺铂+高剂量补中益气汤组。给药结束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并计算药物抑瘤率及抑瘤作用提高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P-gp蛋白的表达。结果顺铂对A549/DDP移植瘤体积无显著影响(P0.05),而使A549移植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联合低、中、高剂量补中益气汤的A549/DDP及A549移植瘤体积均缩小(P0.05),抑瘤率均增加(P0.05),随着中药剂量的增加,移植瘤体积随之缩小,抑瘤率随之增加,抑瘤作用提高率也随之增加;单独顺铂可上调A549/DDP移植瘤组织中P-gp蛋白表达(P0.05),下调A549移植瘤组织中P-gp蛋白表达(P0.05);联合低剂量补中益气汤并未显著下调A549/DDP及A549移植瘤组织中P-gp蛋白表达(P0.05);联合中、高剂量补中益气汤的A549/DDP及A549移植瘤组织中P-gp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两剂量间无差异(P0.05)。结论在顺铂耐药与顺铂敏感的肺腺癌移植瘤组织中,补中益气汤均有缩小移植瘤体积、提高顺铂抑瘤率、下调P-gp蛋白表达的作用,尤以中、高剂量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东垣时代前后,中医学术上展开了“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脾”的研究,李东垣认为“后天之本在脾”,突出了补脾的重要,之后,出现了张景岳、赵献可等人的补肾派,强调了补肾的重要,李中梓从而作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并重的结论。故李东垣的脾胃学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脾胃学说有了新的发展。后来,温病学家叶天士从温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甘凉柔润,滋养胃阴”的见解,补充了东垣“刚燥温升健运脾阳”的偏见。笔者认为脾胃学说是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现将其理论及临床应用探讨如下。1 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生…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是最主要病因已经得到医学界的确认。Hp感染与胃癌和胃淋巴瘤的发生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感染列位!类致癌因子。此病在中医属“胃脘痛”、“胁痛”范畴。早在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心肺肝胃的“升降浮沉”,等运动是以脾胃为枢纽,故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  相似文献   

17.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被誉为“补土派”,著《脾胃论》,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其论述脾胃总与元气和阳气升发联系起来,治疗上并非仅着眼于补脾,而是从培补升发元气的角度立方用药。笔者根据《脾胃论》原著的内容和有关资科,提出补气升阳是补土派的主要治法,与同道商榷。1 补土派的由来  自东垣以降的医家,评论他的学术思想,多言其遵《内经》劳倦内伤之义,发明治内伤之法。“补脾”一词,首见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该书《四大家论》中说:“东垣以扶脾补气为主,气为阳,主上升,虚者多下陷,故补气药中加升麻、柴胡,升而举之,以象…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手术后的远期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与化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1年、2年、3年存活率及平均存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年、2年、3年存活率及平均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采取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0.
补充益气汤对肝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张国梁,关纯洁,陶铸,韩冰虹,逢淑华通过实验观察补中益气汤对肝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影响,结果表明:肝癌患者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补中益气汤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微核率(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