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研究予以推动,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构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是目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术类研究生教育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现有培养模式在制度规划、专业建设及培养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其培养模式改革亟待推进。将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以新目标定位、新课程体系、新教研平台、新教学团队为核心的中医学术类研究生“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医骨伤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传统优势学科,探讨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从长远来看,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实操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实践,以"问题驱动学习法"为教学框架,以"二个制度"、"多样化交流"为手段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在生药学研究生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校坚持把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作为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尤其在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中,充分意识到第二课堂独特优势,从提高创新意识、塑造科学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入手,紧扣第一课堂,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初步形成具有北中医特色的研究生第二课堂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已经有三十年了,孔子曰:三十而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正规化,培养出来许许多多中医学科方面的专门人才.中医学是一个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学科,这种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以及在研究生这样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笔者结合自己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及作为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对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创新思维方法 论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创新思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创新思维是研究生科学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方法,也是国际、国内学术环境发展向前的保障之一,研究生可以通过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思维方法 的训练、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科研创新思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建立"科研思维-实验技能-SCI论文写作"的三位一体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合理设置课程,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引导的培养方法,突出培养中西医结合思维、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互动共融,从而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用科学发展观去透视和分析中药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从研究生规模、生源结构、课程设置、教育主体、培养模式等几方面探讨了符合中药学学科特色与发展规律的,开放、兼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保持中药学学科优势和竞争力,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红  张翼宙 《中医教育》2007,26(2):54-57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而研究生的科研素质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根本.从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4个方面指出了研究生科研素质的结构要素;并从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实践2个方面阐述了提升研究生科研素质的途径;通过列举调查问卷、导师评价和毕业论文评定等3个方法评价研究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对针灸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十分必要。目前大湾区内针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协同发展能力不够、忽视针灸经典传承教育、针灸技能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此文立足于针灸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从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提升针灸经典传承能力和创新教学方法角度探索针灸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针灸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为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药学人才,就目前的教学不足,本文从理论和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以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教学能力,还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通过探索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基地模式、科学制定培养计划)、搭建创新平台、改善科研导向(改善科研评价方式、改善激励机制)、改革导师选拔与培养、改革招生复试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培养高质量的医学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的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由于强调教师的学术权威性、注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研究生的主动性,不适合研究生的教育,因此,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模式改革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而头脑风暴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笔者将头脑风暴法用于教学之中,取得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伟 《中医教育》2008,27(6):56-59
研究生是我国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激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我国在世界的科技竞争力。从研究生课程教学、严格的科研训练、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并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对创新的表现形式——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来的成绩。总结了完善学位制度,健全学位授予体系;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狠抓导师队伍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同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优化师资结构,继续大力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突出优势与特色,真正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作用;构筑创新平台,积极拓展高层次教育。  相似文献   

16.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立足现有条件,提高医学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回顾了医学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目前,我国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以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完善,但创新性、连贯性和科学性仍相对不足。根据国家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统筹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环节,强化研究生科学方法论和学术素养训练,进一步创新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有效的中医临床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结果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对新模式的培养方案更加满意,且在各科轮转成绩、发表论文数量、参编著作数量、完成课题数量、论文答辩成绩、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学位论文及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数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新模式的培养,可以明显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培养具有学习自主化、研究高效化、视野国际化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文献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生源短缺、培养规模偏小、培养模式单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导师及指导小组的作用有待强化等问题,提出教育改进方案:即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扩大培养规模;改进培养模式,注重继承与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生源规模和素质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经典著作的学习和中医临床实践无法深入;中医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未注重中医药深厚的人文气息;对中医临床的考核不规范等。因此,如何系统地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输送创新型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围绕“厚经典、强基础、重融合、求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旨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中医药院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