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忠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70-1570,1589
目的了解初治涂阴肺结核间歇化疗疗效方法将596例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每日服药化疗方案,即其两组化疗方案在强化期及继续期采用同样的化疗药物,所不同是治疗组采用间歇性化疗,对照组采用每日化疗。结果X线胸片病变吸收好转率;治疗组98.6%,对照组99.3%;空洞闭合率;治疗组99%;对照组100%;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涂阴肺结核间歇化疗方案有效,值得椎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先局部加穴位照射对肺结核空洞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91例初治Ⅲ型肺结核(肺部有空洞)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实验组加氦-氖激光局部、双肺俞穴位照射治疗3个疗程,观察空洞闭合及痰菌阴转情况,以X2检验分析组间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2、3个月空洞闭合分别为58.3%、70.8%;对照组为354%、479%,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临床症状改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加双肺俞穴位照射,可加速肺结核空洞的闭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动态评价血糖、肺结核病灶及痰菌培养结果的演变情况。结果痰菌阳性者57例(86.5%),继发性肺结核50例(75.8%),慢性纤维空洞型11例(16.7%),粟粒型肺结核3例(4.5%),胸膜结核2例(3.0%),病变广泛者61例(91.9%),有空洞者47例(70.6%);66例中血糖控制良好者有23例(34.8%),血糖控制一般者26例(39.4%),血糖控制差者17例(25.8%),单纯肺结核组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高于血糖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总疗程1年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阴转率高于总疗程9个月组(P〈0.05)。结论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长程抗结核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经纤支镜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满12个月时,观察组64例,痰菌阴转率84.4%、空洞闭合率62.5%,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的对照组60例,痰菌阴转率53.3%、空洞闭合率33.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纤支镜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是治疗复治空洞菌阳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4月至2005年4月对我科住院的3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组成的9个月短程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99%,有随访记录的35例,随访二年无一例复发。  相似文献   

6.
东莞市暂住人口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暂住人口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和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控制项目的管治方法.对暂住人口涂阳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和免费治疗。结果 2001年8月~2004年6月登记的暂住人口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805例,治愈率为98.5%,阴转率为99.1%,达到常住人口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暂住人口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探讨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非结核菌感染性肺部疾病的原因。方法:对13例误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均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其中浸润性肺结核7例,空洞性肺结核2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3例,粟粒性肺结核1例。按初治涂阳方案治疗成功12例,1例初治涂阳失败,按复治涂阳方案继续治疗后痰菌阴性,13例全部治愈。随访12例(1例外迁未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稳定,肺结核病无复发。结论:提高对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合并肺结核病的认识和警惕,全面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恰当准确的物理和实验室检查、科学分析、利用检查数据和结论。即可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新疆于2002年实施卫Ⅹ项目以来,根据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国家结核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工作,在2010万人口中,截至2006年底共查出初治涂阳病例55038,复治病例13158,全部实行了不住院全面监督化疗(DOTS策略),经5年时间观察,初治涂阳50492例,坚持服药率91.7%,痰菌阴转率95.4%,复治涂阳13158例,坚持服药率94.3%,痰菌阴转率96.8%,而1992年卫Ⅴ项目四年间共查出初治涂阳病例7147例,痰菌阴转率85.2%,复治涂阳5369例,痰菌阴转率76.3%。现将其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福喷丁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亚玲 《广西医学》2002,24(6):803-805
目的:探讨利福喷丁对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收集我所门诊1995-2000年含利福喷丁短化方案治疗的82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资料,并以同期使用利福平作对照,利福喷丁组化疗方案:2HL1ZS(H)/4HL1,利福平组化疗方案2HRZS(E)/4HR。结果:利福喷丁组、利福平组第二月痰涂片阴转率分别为93.9%、86.1%,满疗程阴转率均为98.8%,病灶显效率分别为68.3%、67.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0.6%、78.9%,药物副作用分别为:4.9%、20.9%。结论:利福喷丁具有和利福平相仿的疗效,但利福喷丁副作用少,每周给药一次利于督导,是目前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氧氟沙星治疗6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氧氟按星(OflX)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6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以探讨氧氛沙星对复治肺结核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①痰菌阴转率为88.71%,②X线显示病变吸收好转率为87.10%,③空洞闭合缩小车为73.7%,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由氧氛沙星参与组成抗瘠方案对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雷蓉蓉  汪清雅  张婷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092-1095
目的 分析重庆市初治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复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复发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09年登记的成功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信息及其复发病案信息,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回归模型)对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导出2009年成功治疗的初治患者23 034例资料,在2009—2019年观察期间共有519例成功治疗后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5%(519/23 034),其中3年内复发患者和5年内复发患者分别占总复发患者的60.31%(313/519)和77.07%(400/519)。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25岁人群、少数民族、农民、病原学阳性、重症和肺部有空洞者复发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25岁人群、少数民族、农民、病原学阳性、肺部有空洞是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庆市成功治疗后的初治肺结核患者5年复发比例较高,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复发的发生,应重视复发高危人群,强化对成功治疗患者的随访工作,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复发,最终达到降低肺结核疫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复发的控制成为该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该病难以根本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目的 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的效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取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前2个月,均经标准抗结核病2HRZE/4HR化疗方案(至少6个月),并在治愈后持续随访2年,随访期间进行了痰结核分枝杆菌厚涂片、痰菌培养等检查,并记录相关结果及痰菌复发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94.8%(109/115)的患者完成全部短程化疗并治愈〔痰涂(-)培(-)〕,这部分患者均纳入本研究的统计分析。化疗疗程结束后,随访2年,共复发8例,复发率为7.34%(8/109),无结核病致死的病例。不同年龄、痰菌转阴时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岁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率高于18~39岁(P<0.05);痰菌转阴时间>3个月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率高于痰菌转阴时间2个月(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768,95%CI(1.275,2.896)〕、痰菌转阴时间>3个月〔OR=4.254,95%CI(2.983,6.415)〕是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后复发情况可能与年龄大及痰菌转阴时间晚有关,临床可根据在短程化疗过程中监测痰菌结果调整化疗方案,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positivity of sputum acid fast bacilli (AFB) smear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using 24 hour sputum collection. To detect HIV seropositivit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uberculosis, and to analyse the pattern of tuberculosis disease in this subgroup. To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Setting: The tuberculosis referral unit of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Design: A total of 89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diagnosed between 1 November 2000 and 30 September 2002,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 HIV test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with adequate counselling and informed consent. Treatment was prescribed as per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treatment categories. Results: Out of 893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695 ha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198 had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Out of the 695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673 (96.8%) were sputum smear AFB positive. Overall, 71 patients (8.0%) were HIV positive. The pattern of tuberculosis was the same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Treatment outcome could be analysed in 112 out of 150 patients: 78 patients (70%) were declared cured or completed treatment. Conclusions: Sputum smear AFB could be a very sensitive test when a large quantity of sputum is used. The presence of HIV coinfection does not alter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nly 70% of patients treated were cured/completed treatment, in spite of a strict 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0年泉州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资料,对病人的来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泉州市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6976例,其中转诊占64.7%,就诊占34.2%,因症推荐占0.5%,其他途径占0.6%,转诊与就诊已成为结防机构门诊初诊病人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涂阳病人的98.9%,转诊途径发现的涂阳病人与其他来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0,P<0.01);转诊病人中涂阳病人检出率为30.0%,涂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来源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0.8,P<0.01)。结论医院转诊已成为泉州市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医防合作,提高转诊到位率等是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涂阳病人"高发现"目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汉阳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汉阳区结防所门诊登记2008-2012年肺结核登记的资料。结果:2008—2012年汉阳区结防门诊登记PTB-DM患者166例,占同期登记肺结核患者总数的比例5年平均9.1%。男性PTB-DM占肺结核登记人数中男性患者的构成比11.1%,女性构成比5.2%(P〈0.01)。PTB-DM患者以中老年为主,45岁后两病并发率大幅上升。在PTE-DM患者中,痰涂片阳性者82例(49.4%)、痰涂片阴性84例(50.6%)、出现空洞72例(43.4%)。PTB-DM患者的涂阳率和空洞率均高于无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P〈0.01)。结论:PTB-DM发生率较高,以中老年发病为主,涂阳率和空洞率均较高,给结核病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加强这一人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初次复发涂阳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05例)和标准疗程组(108例),短疗程组患者予5MRftPZ方案治疗,标准疗程组患者予2HREZS/6HRE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2个月末及治疗9个月时痰涂片的阴转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9个月时的总有效率、病灶直径及病灶好转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月(χ2=3.367,P=0.066)及治疗9个月时(χ2=3.045,P=0.080)的痰涂片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9个月时短疗程组的病灶直径明显小于标准治疗组(t=7.442,P<0.001),短疗程组的总有效率(χ2=4.478,P=0.034)及病灶好转率(χ2=6.115,P=0.013)均明显高于标准疗程组;且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5MRftPZ短程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肺结核患者病灶直径,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在琼山监狱的劳教人员中实施DOTS策略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方法在2002~2004年琼山监狱劳教人员中采取普查和因症就诊相结合的病人发现方式,并对确诊的96例肺结核病人,实行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管理,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02~2004年监狱劳教人员中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为93·9%,复治涂阳治愈率为83·3%;涂阳病人规律服药率96·7%,涂阴病人规律服药率94·3%。结论对琼山监狱劳教人员中的肺结核病人实施DOTS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台州市结核病网络登记核查追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核病人登记、网络检查、病人追踪等情况,指导相关工作的规范开展。方法利用台州市2006年1-12月份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分析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登记、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转诊、核查追踪到位情况,及结防机构对追踪到位病人的诊断情况。结果涂阳和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为30.09%和28.31%。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总体转诊到位率51.33%,追踪率99.49%,追踪到位率57.40%,总体到位率82.80%。总体追踪到位报告病例的确诊比例71.93%。查痰报告病例与未查痰病例的确诊比例的OR值为9.09。结论应加强非结防机构病人的转诊工作,提高病人的转诊到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