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医生以"仁爱"为核心,以传统医德思想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济世活人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医疗实践。成功医疗实践的背后,和中国古代传统医德密切相关,即: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审慎仔细,至意深心;普同一等,全力救治;温文典雅,虚心谦恭。传统医德教育的实施,对改善如今复杂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生个人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医德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医德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既有对医学最高宗旨的阐释,又规定了医者从业的准入门槛,同时还具体规定了医者的道德素养和技术水平,以及对医者的医德评价标准等,中国古代医德对当代医德建设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医德之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植根于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观念和行医模式之中,具有鲜明的德性论与义务论特点。从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医疗关系越来越复杂化,医学伦理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传统医德的单一性与狭窄性受到现代医学伦理观念的挑战。解决传统医德困境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作用,出路是仔细探讨新旧医德思想的相容性、互补性,将传统医德思想的精华有机融合进现代医学伦理学规范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受儒家文化影响传统医德把医学定位为医道,赋予了医学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也形成了传统医德强调德性和义务的特点。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及医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医德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医学职业精神,将权利与义务、美德伦理与规范伦理相结合是实现传统医德思想现代转化,推进目前医德医风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医德植根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其主要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医乃仁术、义为利本、精勤不倦等方面。传统医德的这些优秀成果对于当代医德教育有着多方面的启示,如加强德性教育、加强医德情感的培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医德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疗领域的具体表现。基于对生命的重视及对医学"治病救人"意义的认同,两种传统医德观都对从医者的职业思想和工作态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医的传统医德观在医术与医德的关系以及医德的养成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医德观强调医术与医德的融合,并且具有更高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医德医风建设的关系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德医风建设是很多医疗机构的薄弱环节,医德医风的败坏成为医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德问题具有原因多样化、表现复杂化的特点。医者传统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的缺失是造成其医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知识精髓对于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医德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德医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医务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升华,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和医德修养相结合是提高医疗服务道德水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统医德的哲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哲学是传统医德形成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伦理学基础。把握医德内涵、培养医德智慧固然需要学习与遵循医德规范,而医德形成的深层哲学与文化底蕴更是具有根本和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从德性与境界的层次上涵养医德,是对生命的感悟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德行和德性修养品质,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医德教育必须遵循德育规律,严格区分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和医学生医德素质教育的不同,对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应以医德规范的学习、牢记为目标;在进入临床实习后,适当引导他们关注德性修养。  相似文献   

10.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传统儒家道德伦理在医学方面的体现,儒家德性伦理中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的内在精髓对于现代医德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对当前医德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为公民的安全和利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西北医学教育》2016,(6):824-826
医患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我国的医患关系现状和医疗特色,通过对中西方医德传统进行比较分析,求同存异,积极思考怎样继承和发扬中西医德传统,做好医德教育,在强调医者内省自觉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外在的规范与导向,注重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与实践,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疗事业的突飞猛进和医院的改革深化,我国传统医德教育取得了令人嘱目的、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从医疗发展角度观察,传统医德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认真分析我国传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无疑有利于医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医务人员医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
当代医德文化研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医学领域培育文化自觉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当代医德文化的内涵表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指导下的德性文化、修身文化、生命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建构与自觉。  相似文献   

14.
医德医风是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陈实功“五戒十要”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医德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医者当淡泊宁静、恬淡自守;医者当重义轻利、扶危济困;医者当博施济众、济世救人。学习和传承传统医者陈实功的传统医德思想,对于加强医德修养、推动医德医风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医德建设中,中国传统医德是十分重要的资源,进行中国传统医德研究十分有意义,就现有研究成果来讲,有关传统医德的研究涉及的视角是多样化的,应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揭示传统医德思想,以服务于当代医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医药学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刀菜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德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发展,更清楚地表明医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医生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教育的基础,也是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要求,在商业化时代,医疗环境更为复杂,培养医学院学生的医德尤为必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演进和积淀中,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德这一中医精神文明,体现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对于端正医生的品行、缓解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医德融入医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医精诚》对医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关要求。通过追溯《大医精诚》的形成背景,探析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为基础反思当代社会对医学道德的需求,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改背景,以及医疗环境中存在的道德困境,提出当代社会应以“道德自律”的内在要求和“道德他律”的外在约束相互结合作为医德建设新路径,旨在为完善当代医德建设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行及构建良好医疗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儒家文化与医德传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我国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及其与传统医德的内在联系,以及适应现代医德发展,重新审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等问题。呼唤医学伦理学如何继承传统医德中的精华,体现历史连续性;又如何增加新的内容,体现时代特殊性。主张面向未来,注重生命质量和生态环境,赋予儒家生命价值观和仁爱,以新内涵,更新人们的道德观念。在医德法规、监督机制、制裁措施等方面与国际社会逐步接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传医德内涵中,儒家仁爱思想是其核心,精湛的医术是古代医者的基本素质,待人以诚是医者的优良传统。在护理系学生的教育中,应将中医传统医德与时代精神结合,树立护理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护理系学生应树立人道主义职业道德、以人为本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使护理系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护士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