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UAP病人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及UK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临床UAP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田牛加权积分法定量观测30例UAP病人甲襞微循环。应用毛细血管粘度计法测定血液粘度。结果:UAP病人微循环表现为微血管痉挛,甲襞管襻短小,数目减少、红细胞聚集、白微栓形成、襻周外渗等较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改变(P〈0.‘01)。UK对UAP病人微循环及血流变异常有治疗作用(P〈0.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84例高血压病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改变。甲襞微循环改变的主要表现为红细胞聚集,血流减慢,管襻输入枝管径变细,襻顶宽度变窄,长襻型管襻比正常组明显增多。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改变是血液的高粘滞,高凝和高聚状态,这两方面的变化与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相关性和平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56例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襻周及综合积分值,结果明显高于38名正常人(P<0.01)。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有7项明显异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文中讨论了本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致血液浓度、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流速缓慢,RBC聚集等改变。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同时也提示本病采用调整微循环功能,降低血粘度和减少血小板聚集性有利于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4.
40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杨树群 《中国微循环》1997,1(2):109-110
本文用FL系列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及F2-FLC甲襞微循环仪对4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检测显示: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指标与60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经统计学处理后,其中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微循环流态积分、襻周积分有明显差异。说明高血脂症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流变有较明显异常。提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应注意治疗高脂血症和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  相似文献   

5.
曾晓琼  邓毅 《中国微循环》1998,2(2):121-121
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法用步长脑心通对35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步长脑心通能降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P<0.05)。甲襞微循环的流态、管周状态、总积分值均显著改善(P<0.01)。提示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有预防及治疗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性疾病血液流变学与甲襞微循环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性疾病血液流变性与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方法血液流变采用LBY -N6A自动清洗旋转式血液粘度计 ,甲襞微循环采用WX -9型多部位微循环仪 ,检测149例脑血管性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50例正常组对照。结果脑血管性疾病中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微循环指标与正常组对照都有一项或多项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P<0.01) ,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周围状态都有明显改变。结论脑血管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高粘倾向 ,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管径增粗 ,血流缓慢 ,而易导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不同阶段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按类风湿关节炎国际统一的诊断分期标准分为早期、缓解期和晚期,分别观察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早期、缓解期和晚期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存在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并有髓着病程的延长而有逐渐加重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葛根素对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43例冠心病患者给予葛根素200~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0~14d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及心电图。结果(1)葛根素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胸痛、胸闷、憋气、心悸等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ST~T表现。(2)葛根素可明显降低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可使微血管、微血流、微血管周围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输入枝、输出枝口径扩大,流速加快。(3)葛根素可明显降低血液粘度。结论葛根素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抗心绞痛。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
振动性白指是林业采伐工人易罹患的疾病。本文通过对26例振动性白指甲襞微循环观察及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改变明显,血液流变学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通过此观察为诊断和治疗振动性白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对老年病人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异常的老年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加用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治疗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比较,两组问无差异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光量子血液平衡治疗是治疗血流变及甲襞微循环异常的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无任何毒副作用,优于一般药物治疗,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血脂康对高血脂和异常血液流变及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70例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服用血脂康每次0.6g,每日2次。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血脂康有明显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是治疗高脂血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19项参数)和血液流变学(11项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6.9%的患者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异常,88.6%的患者血液流变学JB值异常。JB值与流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呈正性相关(P均<0.001,r分别为0.37和0.34),与襻周状态积分值相关性差(P<0.001,r=0.27),与形态积分值无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组研究显示:JB值正常组(31例)中,总积分值正常者占54.8%;JB值异常组(129例)中,总积分值异常者占72.1%;总积分值正常组(53例)中,JB值正常者占32.1%;总积分值异常组(107例)中,JB值异常者占86.9%。结果说明,大部分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微循环障碍和高粘滞血症,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改变之间存在正性相关,但并非完全相关。提示临床对缺血性疾病最好两项检查同时进行,并结合患者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与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为对51例LVH组,45例非LVH组高血压病人和20例正常人组进行了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对LVH组采用培哚普利或培哚普利+肝素治疗24W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进行观察。结果为LVH组与非LVH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0.001)。LVH组中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指标呈正相关;LVH组、非LVH组及正常人组白微栓出现率分别为21.6%、4.4%和0%(P<0.01)。结论是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可作为高血压病LVH病人的诊断、判断病情程度及治疗导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尿激酶(UK)溶栓治疗甲襞微循环变化,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为临床AMI的治疗及再灌注损伤(RI)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显微电视录像系统结合加权积分法对21例AMI病人甲襞微循环进行研究。结果:再灌注即刻,血液流态恶化(P<0.0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血液流态积分值有关(P<0.05)。结论;1、AMI早期UK治疗随冠脉再通,甲襞微循环特征性改变为红细胞高度聚集,白微栓大量形成即血流状态的恶化。提示纤溶的同时凝血功能亢进。支持AMI溶栓前后应用ASA、肝素等抗凝治疗。2、微循环异常改变参与AMI及RI发生和发展,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通脉胶囊对糖尿病足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信义 《中国微循环》2000,4(2):113-114
目的 探讨通脉胶囊对糖尿病足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2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降糖,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时,口服通脉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及甲臂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高粘血症有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显著减轻。结论 通脉胶囊能改善微循环,缓解和阻止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参再造丸对帕金森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对 32例帕金森病患者应用人参再造丸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人参再造丸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流速、流态、总积分明显改善 ,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人参再造丸具有“补气活血、祛风化痰”作用 ,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微循环 ,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同悦注射液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常规组 )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同悦注射液治疗组 (同悦组 )各 30例 ,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 :两种治疗后 ,同悦组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流状态积分四项较常规组改善更明显 ,两组比较P<0 .0 5。且同悦组红细胞压积的改变有了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同悦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年龄 6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 60例 ,检测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再随机分为治疗组 (通心络胶囊组 ) 3 3例和对照组 (尼莫地平组 ) 2 7例作比较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及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结果 :气虚血瘀症患者治疗前甲襞微循环中度及重度异常者 5 2例 ( 86.67% ,5 2 /60 ) ,其中治疗组 2 9例 ( 87.9% ,2 9/3 3 ) ,对照组2 3例 ( 85 .7% ,2 3 /2 7) ,以形态积分 ( 2 .5 8) >流态积分 ( 2 .2 2 ) >袢周积分 ( 0 .83 )为主要特征 ;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异常率同为 10 0 % ,其中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为主要特征。治疗 3 0天后 ,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0 .0 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0 .9% ,对照组为 70 .3 9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率极高 ,通心络胶囊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方法对 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 7日溶栓疗法 ,于溶栓前、溶栓后第 3~ 4d及第 7~ 8d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 .除HCT外 ,溶栓后第 3~ 4d及第 7~ 8d血液流变学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溶栓前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0 .0 1) .结论尿激酶 7日溶栓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现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