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周期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ISA)检测了 14 8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和 36例正常对照的细胞端粒酶活性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9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5 6例 ;同时对 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 4例正常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细胞周期。结果发现 :①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71.6 % (10 6 14 8) ,显著高于对照组 5 .6 % (2 36 ) ,其中复发组患者端粒酶阳性率为 88.9% (32 36 ) ,初治组 81.3% (6 1 75 ) ,二者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 35 .1% (13 37) ,P <0 .0 5。ANLL 92例 ,端粒酶阳性率为 71.7% (6 6 92 ) ,ALL 5 6例 ,端粒酶阳性率为 71.4 % (40 5 6 ) ,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端粒酶阳性组与阴性组细胞周期各期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端粒酶激活在急性白血病中极为普遍 ,且端粒酶阳性率的高低与急性白血病病期相关 ,它可能是急性白血病发展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增殖旺盛的分子标志。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各期细胞数无明显相关 ,提示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还受其它生物学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背景:临床工作中希望能够根据骨髓CCL2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CCL2 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初诊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30例非血液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按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43例,未完全缓解组7例。实验抽取研究对象骨髓5mL,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CL2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CCL2 mRNA水平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组治疗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未完全缓解组治疗2个疗程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②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B及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初诊时白细胞≥50×109L-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及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P<0.05),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组(P<0.01)。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能分泌CCL2,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及免疫分型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和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2 2例MDS和 6 9例AL的WT1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 ,WT1mRNA在MDS RA及MDS RAS中低表达 ,阳性率为 10 % (1/10 ) ;在MDS RAEB和MDS RAEB t中高表达 ,阳性率为 91.7% (11/12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WT1mRNA在各型急性白血病中均有表达 ,初发和复发急性白血病中WT1mRNA的阳性率 (6 9% )高于缓解患者 (12 .5 % ) (P <0 .0 1)。初发与复发AL的WT1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差异 ,而MDS RAEB和RAEB t的表达量低于初发AL患者。WT1mRNA阳性的AML患者的化疗缓解率 (4 1% )低于阴性患者 (78% ) ;WT1基因相对表达量≥ 1的AML患者的CR率 (18% )低于 <1的患者 (5 5 % )。结论 :WT1基因在MDS RAEB和MDS RAEB t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DS RA和MDS RAS ,动态监测WT1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监测MDS的病情变化。WT1基因表达与否及表达高低与初发AL的预后有关 ;WT1基因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TEN mRNA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白血病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个白血病细胞系,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包括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1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CR)患者骨髓标本中PTEN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TEN基因在K562细胞中有表达,而在Kasum i-1、HL-60、U937、Nalm-1细胞中均无表达。CML组阳性率(61.29%)与正常对照组(7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和AL-CR组阳性率(分别为18.29%和42.86%)均低于正常水平(P<0.01和P<0.05),AL组阳性率又低于AL-CR组(P<0.05)。PTEN基因的阴性表达与外周血高白细胞计数(≥20×109/L)、染色体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AL患者存在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PTEN基因在A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原代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与AL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50例初发AL患者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结果 AL细胞survivinmRNA阳性率为 82 .0 % (50例中 41例 )。survivinmRNA阳性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89.5 % )较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 (75 .0 % )稍多见 ,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33 .3 % ) ,P值分别 <0 .0 1 ,<0 0 5。在 2 2例ANL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 ,survivinmRNA表达阴性者接受 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缓解(BMR)率 (83 .3 % )明显高于阳性者 (2 5 .0 % ,P =0 .0 2 3) ;1 3例ANLL患者接受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联合治疗 ,survivinmRNA阴性表达者BMR率 (1 0 0 .0 % )高于阳性表达者 (2 7.3 % ) ;survivin/ β actin >0 .6者BMR率低。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L细胞高表达 ,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源盒基因CDX1,CDX2和CDX4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51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X1,CDX2和CDX4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4例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14例健康成人中未见CDX1,CDX2和CDX4表达,15例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未见CDX1,CDX2和CDX4表达,在初治ALL患者中CDX2的表达率为60.8%,而在治疗缓解后其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在复发组患者中CDX2表达率又升高(81.8%);CDX2表达与疾病危险分组相关,高危组CDX2阳性率为91.7%,高于标危组45.7%(p<0.05);CDX1和CDX4在初治及复发成人ALL中皆无表达.在初治和复发的成人ALL患者中CDX2表达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CDX2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CDX2表达和成人ALL的发病、复发相关,CDX1和CDX4表达与成人ALL发病及复发无相关性;CDX2表达阳性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CDX2可作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临床工作中希望能够根据骨髓CCL2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CCL2 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初诊5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30例非血液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按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43例,未完全缓解组7例。实验抽取研究对象骨髓5mL,采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CL2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CCL2 mRNA水平明显低于未完全缓解组(P〈0.01);完全缓解组治疗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未完全缓解组治疗2个疗程后CCL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②前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B及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初诊时白细胞≥50×10^9L^-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C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及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P〈0.05),10×10^9L^-1≤白细胞〈50×10^9L^-1组明显高于白细胞〈10×10^9L^-1组(P〈0.01)。结果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能分泌CCL2,骨髓CCL2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及免疫分型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肺耐药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耐药蛋白 (Lungresistanceprotein ,LRP)基因mRNA表达 ,探讨其与多药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 7例正常对照骨髓细胞LRP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骨髓细胞LRP基因表达阴性 ,2 5例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患者中 1 7例LRP基因表达阳性 ,1 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中仅 1例阳性 ,1 0例复发难治患者 8例阳性 ,初治AML组及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LRPmRNA表达水平与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 ,LRPmRNA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分别为 3/1 1 ,4/5 ,P <0 .0 5)。结论 LRP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 ,检测L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 ,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
自噬基因Becl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eclin-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与临床分型等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1)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和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28.5%(6/21)和72.5%(29/4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P<0.01)。(2)Beclin-1在男性患儿中的表达率为36.3%(4/11),在女性患儿的表达率为20%(2/10),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分型L1中Beclin-1的表达率为33.3%(4/12),在L2型中为11.1%(2/9),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lin-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有核细胞。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WT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疗效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初治及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73例治疗前WT1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观察WT1表达阳性与急性白血病治疗疗效关系,并观察缓解后患者WT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阳性53例(72.6%),其中4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阳性32例(69.6%),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17例(73.9%)。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及1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均表达阳性。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WT1表达阳性对治疗缓解率无明显影响。对21例患者治疗后动态观察,当完全缓解时,WT1表达转阴性;复发时WT1表达又转阳性。结论 WT1在急性白血病阳性率较高,但阳性与否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WT1基因作为白血病标志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Cyclin E2和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和存活蛋白(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基因表达及两者间的相关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84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复发患者,60例初治患者和8例持续缓解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cycfin E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①cyclinE2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阳性率(70.24%)高于对照组(0%);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阳性率(72.62%)高于对照组(30%);②在急性白血病中cyclin E2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5;③cyclinE2阳性组缓解率(55.81%)低于cycfin E2阴性组(88.24%),cyclin E2阳性组复发率(41.67%)高于阴性组(20%);复发组cyclin E2表达率在三组中最高。持续缓解组cyclin E2表达率在三组中最低,④cyclin E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表达率(59.32%)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表达率(96%);与发病时白细胞计数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结论:首次证实cyclin E2在急性白血病中有异常表达,且对临床预后有不良影响;cyclin E2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与survivin有正相关,提示cyclin E2在急性白血病中有可能作为一种微小残留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测survivin基因在APL细胞中的表达率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PML/RARα和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过ATRA处理后,survivin mRNA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72小时几乎检测不到survivin mRNA表达。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其中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24例(占67%),阴性表达12例(占33%);22例缓解期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均为阴性,其中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8例(占36%),阴性表达14例(占64%);初发、复发组、PML/RARa基因长型阳性组与缓解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增高(两者P值均〈0.05),而与急性白血病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减低(两者P值分别〈0.05,〈0.001)。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无论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或阴性,用ATRA治疗都能达到完全缓解;临床上并发DIC和严重感染的4例APL患者的survivin mRNA表达皆为阳性(其中1例死亡),而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患者临床症状均较轻,只有轻微的皮肤粘膜出血、发热和乏力等症状。2例APL患者经用ATRA治疗后外周血象以及骨髓象诱导分化症象不明显者,其survivin 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较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明显减低,survivin基因表达与临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周期蛋白E2 (cyclin E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表达情况及预后意义.方法 急性白血病(AL)患者70例,包括新近诊断急性白血病患者41例、复发患者10例和完全缓解期患者19例.14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yclin E2和CDK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yclin E2和CDK2 mRNA在初治的AL患者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7% vs 0%,P<0.05),cyclin E2在完全缓解组中阳性率低于初治组(47.4% vs 70.7%,P<0.05),初治组CDK2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8.0% vs 28.6%,P<0.05).cyclin E2 mRNA阳性表达患者完全缓解率低于阴性表达者(48.3% vs 91.7%,x2 =5.016,P<0.05).结论 Cyclin E2和CDK2可望成为急性白血病早期预后指标和复发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表达率为57.5%,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3549±0.2800,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灰度值AML高于AL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EPOR,表达率和平均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ML与ALL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AML高于ALL(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肺耐药蛋白基因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初治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白血病及正常对照骨髓细胞肺耐药蛋白基因(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对照骨髓细胞LRP表达阴性,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及复发难治组LRP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增高的LRP mRNA水平与对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LRP表达阳性患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LRP表达与MRP表达水平成正相关。结论:LRP可能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其高表达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同时检测LRP和M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胞苷脱氨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胞苷脱氨酶 (cytidinedeaminase ,CDD)在正常骨髓细胞和不同病期急性白血病 (AL)病人细胞内mRNA的表达水平 ,并探讨该酶与临床的关系。研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83例AL病人 (初治 31例、复发难治 2 9例、缓解 2 3例 )和 15例正常人的骨髓细胞CDD表达 ,以CDD/ β actin大于或等于 0 5定为高表达。结果显示 ,CDD基因表达量在初治和难治复发病例中分别为 0 .4 90 5± 0 .2 85 11和 0 .4 96 9± 0 3180 2 ,高表达率分别为 4 8.3%和 5 1.7%;在完全缓解病例和正常人中分别为 0 .3338± 0 .2 3838和 0 .3193±0 15 390 ,高表达率分别为 13.3%和 15 .4 %;初治和难治复发病例的CDD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病例和正常人 (P <0 .0 5 ) ,但初治与难治复发病例之间、完全缓解病例与正常人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难治复发病例中ALL的CDD表达量显著高于AML(0 .75 0 4± 0 .10 939vs 0 .4 336± 0 .3372 5 ;P <0 .0 5 ) ;初治 3例高表达中 2例缓解 ,1例未缓解 ,5例低表达全部缓解 ;难治复发 8例高表达中 3例缓解 ,5例未缓解 ,10例低表达中 4例缓解 ,6例未缓解 ,但未发现缓解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DD在AL的不同病期表达水平不同 ,但CDD高表达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66c及其基因CEACAM6在成人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HL-60、K562、LCL721.221和Jurkat等急性白血病细胞,RT-PCR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中CEACAM6 mRNA的表达,并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D66c分子的表达.同时对199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作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对25例CD66c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进行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分析.结果①HL-60、K562、LCL721.221和Jurkat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CD66c均阴性.②12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4例CD66c阳性(3.15%),以M2、M4为主;79例ALL中CD66c阳性28例(35.44%),均为B-ALL;CD66c只在common B-ALL(54例中有20例)和pre B-ALL(11例中有8例)亚型表达,8例Ph+B-ALL患者CD66c均阳性.③MRD阳性与阴性组患者比较,6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持治疗14周时MRD阳性者8例,其中6例复发;MRD阴性者17例,其中2例复发).④CEACAM6 mRNA在CD66c阳性B-ALL细胞强表达,在HL-60细胞呈弱表达,在K562、LCL721.221和Jurkat细胞不表达.结论CD66c在ALL中阳性表达是白血病MRD检测的标志之一.CD66c抗原表达与CEACAM6 mRNA的表达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儿和33例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儿(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Cyclin A的表达.结果 47例AL患儿Cyclin A表达水平(0.38±0.20)显著高于对照组(0.03±0.15)(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高危组(HR-ALL)患儿Cyclin A表达水平(0.62±0.38)高于ALL标危组(SR-ALL)(0.33±0.33)(P<0.05);33例外周血WBC≥50 × 109/L患儿组和14例外周血WBC<50×109/L患儿组Cyclin 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4±0.36和0.39±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A表达阳性的18例患儿中8例完全缓解(CR),CR率44.4%,较阴性患儿CR率(100%)低(P<0.01).结论 Cyelin A参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2例AL患者及20例骨髓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的BMNCNS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52例AL患者的BMNC中均存在NS基因的表达,20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的BMNC极低表达或不表达NS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S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AL各亚型之间NS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253),NS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与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小板数无关。【结论】Ns基因在AI。原代细胞中表达上调,但NSmRNA表达水平与AL患者某些临床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