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动脉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本文重点阐述肝动脉血栓的分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并阐述了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假性血管瘤的诊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6例107次肝移植病人的3例肝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了肝动脉狭窄的高危因素及其对肝移植的影响。结果:本组肝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3例均经彩超检查诊断和肝动脉造影确诊。例1狭窄位于受体肝总动脉起始处,放置血管内支架后血流恢复正常,但术后第18天死于肝功能衰竭;例2狭窄位于吻合口,不能通过导丝而未行介入治疗,但病人无症状,肝功能良好;例3狭窄位于吻合口近端,经肝动脉重建后血流恢复正常。结论:肝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关键,其对移植肝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肝功能状态。纠正肝动脉狭窄有助于预防胆道并发症和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介入医学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病例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肝移植术后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肝动脉闭塞7例,其中多普勒超声发现5例;经导管溶栓治疗,7例肝动脉闭塞中5例部分或全部开通,对其中4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经1~13个月随访,肝动脉血流通常,避免了再次肝移植.结论血管造影对肝移植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介入手段是处理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因"反复乏力、纳差、双下肢水肿半年"入院。ALT 41 U/L,AST 61 U/L,总胆红素145.3μmol/L,直接胆红素86.2μmol/L,白蛋白26 g/L,PT22 s,PA 31%;HBsAg及抗HCV阴性。腹部彩超及CT检查提示肝硬变、脾大、腹水。以"乙醇性肝硬变失代偿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中复杂的肝动脉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供肝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整形重建方式及对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胆道并发症及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9月完成的330例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变异肝动脉进行整形。供肝肝动脉整形、重建及供受者问动脉的吻合在2.5倍放大镜下以7-0、8-0 Prolene或Vascufil缝线完成。术后每日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肝动脉血流1周,其后定期监测。结果 67例供肝肝动脉存在解剖变异,占20.5%(67/327),实施血管重建性吻合79例次。存在动脉变异供肝附加血管整形重建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围手术期HAT发生率比较(1.5%7351.15%);随访期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与无肝动脉变异供肝肝移植组发生率比较(9.0%vs7.7%),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受者比较,1、3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91.3%vs90.7%,86.7%vs88.2%)(P〉0.05)。结论 应用存在肝动脉变异并血管整形的供肝,实施肝移植不增加HAT及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取得与无变异肝动脉供肝相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3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溶栓治疗价值。方法对5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术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定期监测肝动脉血流,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HAT)行动脉造影,确诊3例,即刻行介入溶栓治疗,经导管分别在20分钟内予尿激酶12.5万单位、30分钟内予尿激酶25万单位和肝素50mg,及4小时内注入尿激酶60万单位。结果3例溶栓治疗后,肝动脉均再通。1例因二次血栓形成再次溶栓成功。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经开腹手术止血后痊愈,另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对怀疑HAT病例,应尽早行动脉造影。改进后的溶栓疗法有可能成为治疗HAT的可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动脉血栓(HAT)为肝移植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导致移植肝坏死、胆汁瘤、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50%[1]。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文献研究表明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可延长肝移植供体的保存时间,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2]。本文报道采用HBO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共实施成人尸体肝脏移植387例.术后采用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血流.疑有肝动脉血栓形成时,采用超声造影或肝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手术再血管化治疗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结果 387例中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HAT,发生率2.6%.发生HAT的中位时间为肝移植术后7(范围2~18)d.2例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例伴肝动脉狭窄放置支架,均痊愈;3例再次手术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其中1例术后再次出现HAT,死亡;2例行再次肝移植,痊愈;3例出现肝内脓肿,严重感染,肝功能恶化死亡.死亡率为40%(4/10).结论 肝移植术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是早期发现HAT的关键,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及时采用介入溶栓、手术再血管化及再次肝移植等治疗虽然可减少患者死亡,但预防HAT发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林红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26(10):593-594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亲属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早期监测肝动脉的价值。方法对33例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术后2周内每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彩色血流及频谱情况判断有无肝动脉血栓形成;6例行动脉造影;所有存活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发现2例肝动脉血栓(HAT)形成。1例行急诊取栓和肝动脉重建术无效,再次行肝移植后存活(供肝为脑死亡者);另1例发生HAT后,经急诊取栓肝动脉重建术后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对早期诊断HAT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1月收治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分别采用动脉溶栓、血管支架植入、高压氧治疗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结果动脉溶栓11例,成功率45.5%(5/11),2例随访12个月肝功能正常,另3例均于随访期死亡,其中2例因吻合口狭窄曾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高压氧治疗3例,随访7个月,临床效果较好。急诊再次肝移植2例,术后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溶栓及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存在局限性,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可与其他保守治疗联合使用,应避免急诊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1月收治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分别采用动脉溶栓、血管支架植入、高压氧治疗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结果 动脉溶栓11例,成功率45.5%(5/11),2例随访12个月肝功能正常,另3例均于随访期死亡.其中2例因吻合口狭窄曾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高压氧治疗3例.随访7个月,临床效果较好。急诊再次肝移植2例.术后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溶栓及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存在局限性,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可与其他保守治疗联合使用,应避免急诊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预防.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器官移植科共实施596例成人尸肝移植,自2005年开始采取综合措施预防HAT形成,包括术中重建变异肝动脉,受体肝动脉条件不好的患者采取供体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搭桥,动脉吻合全部采用显微缝合技术,术后常规监测移植肝血流,对肝动脉峰值流速低于40 cm/s的患者行抗凝治疗.比较2004年实施的181例肝移植患者(A组)与2005-2007年实施的415例肝移植患者(B组)HAT发生情况.结果 A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HAT,发生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1 d(3~41 d),3例表现为急性肝功能恶化,3例表现为胆漏,1例表现为肝脓肿,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B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HAT,发生时间为术后8 d(1~21 d),3例表现为急性肝功能恶化,1例表现为胆漏,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B组患者HAT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44%vs4.42%,X~2=4.86,P=0.027).A组3例行再次肝移植,共死亡5例,B组3例行肝动脉重建联合肝动脉局部溶栓治疗,2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接受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动脉血栓形成是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术中采用显微缝合方式,注意重建变异肝动脉,术后严密监测,及时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肝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移植术后早期及晚期肝动脉血栓(HA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10月至2011年12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临床疑诊HAT的肝移植术后患者64例,入院后经临床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或)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予超声随访并且具备完整的超声造影资料。64例疑诊HAT患者分为早期组(<30d,18例)和晚期组(≥30d,46例)两组。以临床表现、DSA和(或)CTA、超声随访等作为确诊HAT的参考标准,早期HAT组和晚期HAT组患者的HAT诊断时间、超声造影与参考标准所用检查的时间差用全距(中位数)表示,分别计算超声造影诊断早期HAT和晚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总符合率)。结果早期组HAT的诊断时间为术后5~23d(中位数13d);晚期组HAT的诊断时间为术后30~1800d(中位数156d)。超声造影与参考标准所用检查的时间差为0~129d(中位数6.5d),10例超过30d。早期HAT的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静脉期早期肝内动脉均未见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早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8/8)、100%(10/10)、100%(18/18)。晚期HAT的超声造影表现为肝外肝动脉显示不正常,肝门部细小迂曲的侧枝动脉形成,肝内动脉均可见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晚期HA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9)、97%(36/37)、98%(45/46)。晚期组1例肝动脉狭窄误诊为HAT,此例肝门部有丰富的侧枝动脉。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肝动脉,对早期HAT诊断明确,对晚期HAT的诊断价值稍逊于早期HAT,侧枝动脉丰富是影响诊断晚期HAT准确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例肝动脉并发症患者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次肝移植的无肝期、手术时间和首次移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P=0.312),术中出血量、ICU停留时间和首次移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1)L比(1.5±0.9)L(P=0.005),(4.3±1.8)d比(3.2±2.5)d(P=0.015)].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8.5%(5/13),其中移植间隔1个月内死亡1例(1/4),超过1个月死亡4例(4/9).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严重感染2例、心肌梗死1例.8例存活,随访6~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2.5个月.结论 再次肝移植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导致不可逆性肝功能损害时的惟一有效手段.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提高再次肝移植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