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种肾移植术后,宿主T细胞对移植物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的识别并对移植物排斥,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的关键环节。抑制宿主T细胞免疫活性或抑制移植物MHC表达,将减轻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本研究以Wistar大白鼠间肾脏低温保存后移植为模型,选用细胞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对供体和受体进行治疗,观察对移植肾MHC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移植肾MHC的基因表达,同时对移植肾脏的功能起保护作用,这种对MHC表达的抑制以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与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对肾脏低温保存期及移植术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所致器官组织的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CsA对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雷公藤联合小剂量CsA对小肠移植(SBT)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小鼠SBT术后不同时相移植小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对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进行评估。结果:雷公藤多甙(TⅡ)联合小剂量CsA抑制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CsA,与全量CsA疗效相同。结论:雷公藤多甙联合小剂量CsA可抑制小鼠SBT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IL-4基因转录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骨髓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排斥反应。方法:紫外线B体内照射、紫外线B照射的供(受)者特异输血及环孢菌素A结合的方式、在供者(C57BL/6)、受者(Balb/c)小鼠间行双向诱导免疫耐受,再进行骨髓移植。结果:1只小鼠在移植后第30d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9/10的小鼠存活>200d。而混合移植(Balb/c+C57BL/c→Balb/c,1:4)组,10/10的小鼠存活>200d。结论:双向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小鼠骨髓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排斥反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骨髓移植的排斥反应同其他异体组织移植一样,骨髓移植后会引起排斥移植物的反应。但当移植成功后,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或免疫活性细胞的前驱细胞开始分裂增殖,可攻击宿主的  相似文献   

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肝移植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肝移植是许多肝病患者在终末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而术后排斥反应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来减轻或避免排斥反应.但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包括引起感染、增加肿瘤发生率等,严重影响移植物及受者的存活.有效控制移植后排斥反应,诱发并维持宿主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一直是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的焦点及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γδT细胞的体外生存期,抗白血病活性及可能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为自体及异体移植后输注γδT细胞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作前期基础研究。方法:对移植患者采集物用GM-CSF+IL-4进行培养,使其分化和扩增为树突状细胞(DC);然后用DC和细胞因子IL-2刺激其CD4^+T细胞扩增后,协同DC共同刺激γδT细胞扩增,进而用MTT比色法和CFU-GM集落培养研究其功能。结果:γ  相似文献   

7.
免疫排斥是组织器官移植中最大障碍。当前,临床主要通过组织配型、抑制免疫、诱导耐受^[1]等减轻排斥反应。为解决组织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和移植物来源匮乏,免疫隔离技术的日益成熟为其另辟蹊径。免疫隔离技术即通过人工技术制备半透膜隔离移植物与受体的免疫系统,屏障一定分子量的大分子物质等自由通过;半透膜材料必须具备对机体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小易引起宿主反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朱小丽  杜斌 《医学综述》2003,9(2):74-76
过去 2 0年研制的免疫抑制药物使移植物的短期生存得以提高 ,但未能实现免疫耐受 ,几乎所有的移植耐受者需要终生服用药物。T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的反应、T细胞受体对同种抗原的识别和辅助刺激信号的传递导致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删除抗原活化T细胞是移植耐受的一种重要机制 ,干扰活化诱导T细胞死亡的药物 ,如环孢素可能抑制移植耐受 ,而能够使活化T细胞死亡的药物如霉酚酸酯则可能有助于移植耐受。其他移植耐受的机制依赖于对同种移植物反应性T细胞的灭活 ,而不是删除。如果没有辅助受体CD2 8和CD1 54的协同刺激 ,T细胞识别抗原…  相似文献   

9.
尽管免疫耐受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但是在现代器官移植中已展示了美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移植免疫耐受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自英国外科医生Medawar证实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是免疫反应以来 ,为提高移植物的成活率 ,控制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成为免疫学家致力攻克的堡垒。器官移植虽然成为挽救和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供、受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分子之间的多态性差异 (同卵双生子除外 ) ,使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成为影响其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股动脉移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排斥是器官移植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对于单纯血管因素引起的宿主免疫状态的变化报道甚少。作者以两个近交系大鼠间股动脉移植为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宿主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CD_4~+细胞比例于移植后3d即开始升高,2~4周达高峰,移植后6个月仍高于正常;CD_8~+细胞比例在2~4周最低,其余各观察期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CD_4~+/CD_8~+细胞比值在2~4周最高,整个观察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结论:单纯血管移植足以引起宿主全身性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移植血管的排斥,排斥反应于移植后2~4周最强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内神经细胞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和程度。方法以未发育成熟的人胚脑皮质神经细胞悬液为供体,以恒河猴为宿主,进行脑内异种移植。结果移植后1~2周,恒河猴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增高,移植后3~4周血清中IgG、IgM、IgA增高,补体C3降低,C4正常。病理检查移植组织局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其中部分淋巴细胞呈CD3、CD4、CD8和HDL-DR阳性,移植物内血管内皮细胞下Igs/C3呈阳性反应,4周以后炎症细胞消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各指标均恢复正常,部分神经细胞仍然存活。结论移植早期(4周内)宿主产生一定程度的急性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参与作用,但宿主能够产生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2.
报道胎儿带血管蒂全胰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在取材和移植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不仅成倍增加了移植物血流量,还可以预防吻合口血栓形成,确保移植物存活。术后应用放免法对血中胰岛素和C-肽进行监测;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进行血流监测,证明移植物功能性存活,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提出术后不显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是小脏器移植长期功能性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CTL与Th1/Th2极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杀伤性T细胞又称为细胞毒性T细胞 (CTL) ,主要参与抗病毒、肿瘤免疫以及移植排斥反应。静止的CTL前体细胞通过其TCRαβ识别靶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肽 MHCⅠ复合物” ,被活化为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效应细胞 ,并通过颗粒外吐和受体介导的机制 (如Fas/FasL途径、TNF/TNFR途径等 )杀伤靶细胞。多年的研究表明 ,辅助性CD4+T细胞存在着功能性极化反应 ,而该极化反应的平衡对诱导或抑制CTL的活化及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 现代Th1/Th2、Tc1/Tc2模式  小鼠与人类的辅助性CD4+T细胞可…  相似文献   

14.
目前骨髓移植广泛用于治疗人类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但是,在遗传上不同个体之间进行移植,可能产生排斥移植物的宿主细胞抗供体细胞的免疫反应,或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或T细胞亚群介导这些反应。在移植前接受加强化学和照射处理的受者中被移植物排斥并不常见,但是移植物抗宿主反应问题仍存在;即使供者和受者的主要组织相溶性抗原(HLA)是相匹配的,问题还是很严重。  相似文献   

15.
当输注的淋巴细胞识别和对受者或“宿主”起反应时,结果产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一疾病的病因首先在于存活T淋巴细胞的转移,后者与宿主的HLA或非HLA抗原产生组织不相容性;其次在于受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深度的抑制,因而供者的淋巴细胞不被排斥。 GvHD最常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BMT)后,这时移植前的条件适应必须十分强,来防止移植物排斥。这在植入供耆骨髓时可观察到,并且是由一定程度的组织不相容性所引起,这甚至在相配的同胞移植也能产生。在自体或同  相似文献   

16.
急性排斥反应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失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排斥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肾活检仍是诊断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及潜在的并发症和取样误差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许多学者都在寻求一种能够快速,准确而非侵入性的方法,希望在肾功能发生损害之前及时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移植物进入机体后其HLA抗原致敏机体免疫细胞,激活的免疫细胞通过识别移植物细胞,产生IL-2、IL-4、IL-6、IL-8、IL-10、IFN-γ、TNF等多种细胞因子,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细胞因子常常在排斥反应早期即被释放。本实验通过监测大鼠肾移植术后外周血IL-2、IFN-γ的含量变化,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多伦多消息:据耶路撒冷Hadassah大学医院免疫、移植研究室主任ShimonSlavin称,完全相匹配的供者和病人之间的器官移植,将在几年内不发生移植物的排斥危险。 Slavin在耶路撒冷对60名病人使用了一种新的骨髓移植技术,结果证明几乎可以消除导致骨髓排斥反应的两种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宿主抗移植物反应。他的技术是,用放射线照射全身淋巴组织,同时用Cam-path-1在移植前处理骨髓;  相似文献   

18.
T细胞疫苗的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细胞疫苗(T Cell Vaccine, TCV)是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的致病性T细胞。其失去致病能力,但保持了活化致病性T细胞的免疫特征。研究证明,把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或导致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制备成TCV,免疫动物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致病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可以消除或减轻这些细胞的致病作用或反应能力,表现为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和诱导同种移植物质延长存活。对TCV的研究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同种移植排斥反应这两方面,本文将围绕着这两方面对…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为避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患者术后需终生服用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尽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预防了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仍有引起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此外,尽管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多数移植患者仍会因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损伤引起移植器官功能障碍.虽然最初的排斥反应由宿主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引起,但最新证据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在移植物排斥反应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天然免疫识别由多个不同蛋白质家族的受体启动,其中包括Toll样受体(TLRs)家族.TLRs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一系列病原微生物和内源性介质,激活天然免疫系统.TLRs的发现使人们对器官移植术后引起及调节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TLRs活化可以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导致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反应,同时可通过TLRs诱导免疫耐受..TLRs作为干预治疗的潜在目标开始受到人们青睐.本文总结TLRs和及其配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探讨目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器官移植中TLR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排斥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是含大量免疫活性细胞的移植物对宿主组织产生排斥导致宿主组织损伤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在移植后100 d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