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性头痛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探讨颈性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机制。方法对我所收治的76例颈性头痛患者进行分析,以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为主,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及康复。结果痊愈46例占61%,有效29例占38%,无效1例占1%。结论头颈部受外伤和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颈性头痛的主要原因,用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性头痛疗效显著,加强颈部肌肉力量练习可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与分析运用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8例,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基本的推拿疗法,而观察组则实施拔伸牵引联合手法正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相应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拔伸牵引联合手法正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基本的推拿疗法,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3.
胡英 《四川中医》2013,(7):137-139
目的:对比针灸加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与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加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组(47例),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组(47例),两组均使用ATA-ⅡD型腰椎自动牵引床行间歇牵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在4个疗程后观察评定疗效。结果:针灸加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推拿正骨手法配牵引组总有效率为80.8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加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较推拿正骨手法配合牵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运用颈部推拿、短杠杆微调复位、拔伸牵引等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20例。结果:经治疗20天,临床治愈150例,占46%;有效140例,占43%;无效30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可作为门诊常规手法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评价以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49例颈性眩晕患者,男38例,女11例;年龄12~60岁,平均38岁;病程26-22年5个月,平均9年左右。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法为主,配合牵引、中西药物等综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治愈40例,占81.6%;显效6例,占12.2%;好转2例,占4.08%;无效1例,占2.04%。总有效率97.9%。复发4例,占8.16%。结论:采用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治愈率高、疗程短、方法简单科学、标本兼治、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颈卧位牵引及药物治疗。结果:临床症状消失24例,占40%;好转32例,占53.3%;无明显效果4例,占6.7%;总的有效率9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采用定点侧扳法、肘压法、后伸肘压法、坐位旋转法、坐位伸展法等手法。结果共治疗48例。其中临床痊愈36例,占77.1%;基本痊愈8例,占16.7%;有效3例,占6.2%;无效1例,占2.1%;总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97.92%。结论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拔伸斜扳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运用拔伸斜扳推拿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推拿治疗,隔日治疗1次,1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临床治愈率5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临床治愈率35%;两组比较,P〈0.01。结论:拔伸斜扳推拿手法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临床上运用颈部推拿、短杠杆微调复位、拔伸牵引等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6例。结果:经治疗30天,临床治愈50例,治疗治愈率52.1%;有一定效果41例,治疗有效率42.7%;没有明显效果5例,治疗无效率5.2%;康复推拿总有效率为94.8%。结论:康复推拿手法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颈椎阀盘突出症的主要辅助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坐位拔伸整复手法筛选和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经坐位拔伸整复手法筛选,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然后再分别随机分成推拿牵引组和药物组,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拔伸手法阳性组和阴性组中,药物组与推拿牵引组治疗后患者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显著改善(P〈0.01);推拿牵引组在改善颈肩痛症状方面作用明显(P〈0.05)。拔伸整复手法阳性推拿牵引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拔伸整复手法阴性推拿牵引组总有效率与药物组相当。结论坐位拔伸整复手法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用于手法适应症的筛选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分型与枕颈部个体化手法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的临床分型、及其枕颈部个体化手法治疗对颈源性头痛患者镇痛效应。方法:将64例确诊为颈源性头痛患者试分为肌肉筋膜型、关节紊乱型和混合型。所有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根据此临床分型予以枕颈部个体化手法治疗;对照组32例,予牵引和药物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月发作次数,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及月发作次数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评分及月发作次数下降(6.2±1.9)分和(8.1±1.4)天,较对照组的(3.9±2.6)分和(4.7±1.9)天明显,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1.3%,好转率为15.6%,无效率为3.1%;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7.5%,好转率为31.3%,无效率为31.3%,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对颈源性头痛进行分型,采取相应的枕颈部个体化手法治疗,疗效显著,患者头痛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较牵引加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以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为关键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作用原理,方法:以该法治疗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治疗组,以颈椎牵引法,旋转复位手法,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对照组,两者作痊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卧位拔伸定点侧扳法比牵引法加旋转复位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更安全,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80例,只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8.8%,对照组为5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加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见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脊柱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电针结合脊柱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63例病人中,治愈30例,占47.6%;明显好转22例,占34.9%;好转8例,占12.7%;无效3例,占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电针结合脊柱正骨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拔伸转颈顶椎板法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索定型有效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方法:运用拔伸转颈顶椎板法治疗颈椎病140例,进行颈椎弧度、椎间孔改变及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结果:140例颈椎病人中有96例在颈椎弧度、椎间孔上有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达到痊愈,占68.57%;3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5.7%。结论:拔伸转颈顶椎板法有序结合,能在动态下拉宽椎间隙,纠正小关节紊乱,改善颈椎后凸弧度与椎间孔,放松颈项肩背部紧张痉挛的肌群,有效改善脑部血供,使受卡压的神经根得到松移,脱出的椎间盘得到回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舒筋拔伸弹拔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运用舒筋拔伸弹拨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枕颌牵引法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临床治愈率5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临床治愈率23.3%。结论:舒筋拔伸弹拨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手法组50例,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法;牵引组44例,单纯牵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价值和多普勒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VAS值改善明显(P<0.01)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慢(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牵引治疗,且副反应少,安全性和依从性好.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减慢过快的血流速度,来缓解脑血管痉挛以减轻头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施以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结合颈椎持续牵引手法治疗,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和血压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症状、能力、总积分三个项目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血压方面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性高血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拔伸牵拉下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0例,均给予腰椎牵引、手法推拿、理疗及相应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并给予腰椎牵引的同时加以拔伸牵拉。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疗程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拔伸牵拉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0例颅颈外伤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和微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结论:龙氏正骨手法可纠正关节错位,解除外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在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