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SIEMENS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DSCT扫描仪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20例AD(主动脉夹层患者)按DeBakey分类法分为DeBakey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6例。按照Stanford分型法为A型6例、B型14例。"双腔主动脉"即真腔和假腔是AD诊断的主要和直接征象:双源CTA对AD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达100%。4例患者假腔内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栓,表现为假腔内的充盈缺损。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为诊断主动脉夹层提供了更有利的指导依据,操作简单且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荣  唐立钧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61-1663
<正>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心脏及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又能很好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它的诊断价值得到充份肯定,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本院引进semens双源CT,笔者对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对成人冠状动脉瘘(CA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16648例行冠状动脉DSCTA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方法对其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CAF的起源、走行及引流部位。结果 16648例患者中,共诊断CAF44例,其中右心系统瘘41例,左心系统瘘3例;单瘘口43例,多瘘口1例;单一血管供血32例,多个血管供血12例。结论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简单、安全、无创,可作为CAF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0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行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结果双源CT三维图像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大小、形态、变化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等.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能快速、准确的显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理解剖关系,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直接影像信息.anatomy relationship of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and provide direct image information for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心率状态下(分为低、中、高心率组)双源CT图像清晰度,将图像质量判读分为0~4级,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各组间分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应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图像质量与心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间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值为0.58,P:0.75〉O.05)。秩相关检验r=0.28,P〉0.05。结论各组成像质量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嗣伟 《安徽医学》2010,31(10):1256-1259
双源CT(dual—sourcecomputertomography,DSCT),打破了传统的CT技术理念,其在扫描速度、时间分辨率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突破,特别是在心脏血管成像检查方面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DS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率对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4例有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双源CT冠脉造影,对造影时心率进行监测,将心率以75次/min为界分为低心率及高心率组,分别对两组冠脉图像质量评价进行分级评估,并采用person相关检验对心率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低心率组冠脉总体及右支(RCA)、左主干(LM)、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图像质量评价分值分别为(1.42&#177;0.72)、(1.22&#177;0.52)、(1.33&#177;0.35)、(1.57&#177;0.68)、(1.56&#177;0.74)。而高心率组图像质量评价分值为(1.67&#177;0.54)、(1.68&#177;0.12)、(1.60&#177;0.81)、(1.59&#177;0.24)、(1.73&#177;0.58)。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rson相关检验显示心率与图像质量无明显相关性,总体图像质量(r=0.19,P〉0.05)与RCA、LM、LAD、LCX图像质量亦无明显相关性(r=0.19,r=0.25,r=0.28,r=0.30,r=0.22,P〉0.05)。结论 双源CT冠脉成像清晰度不受心率影响,可在高心率情况下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8.
目的冠状动脉起源、走行和终止异常是潜在的威胁生命的解剖变异。文中评价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对检出成人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期间进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的资料,总结成人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结果在2179例进行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中2177例为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共检出28例(1.3%)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其中17例为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3例起自左冠状窦,4例为高位起源),10例为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5例起自无冠状窦,回旋支起自左冠状窦、高位开口、回旋支起自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起自右冠状窦、单一冠状动脉各1例),1例为左右冠状动脉均起源异常(均为高位开口)。结论 DSCT可良好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走行,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1月,84例有临床冠心病症状或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行DSCTA检查后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探讨DSCTA检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84例DSCTA检查出244段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与CAG比较,得出D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0%、97.80%、92.21%、100%。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的准确率为96.50%。配对χ2检验结果说明DSCT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DS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高,接近CAG,是一种准确并且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形态,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分支,提高临床手术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双源CT检查的2530例受检者的影像资料,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后处理技术方法,对冠状动脉正常走向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 225例患者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先天变异284支.变异包括冠脉主干起源变异121例,其中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35例、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4例、右冠状动脉发自左冠状窦17例、左冠状动脉发自右冠状窦4例、左冠状动脉发自后冠状窦2例、单支冠状动脉2例、副冠状动脉37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8例;冠状动脉瘘9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36例.1720例患者左窦房结动脉异常起源818例.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及变异改变,清晰显示变异血管分支细节,对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双源CT冠脉成像不同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伟峰  翟利浩  张建军  徐晓斌  牟彩云  刘铁 《浙江医学》2011,33(9):1269-1271,1274
目的 比较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与应用不同管电压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冠脉成像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对23例心率<70次/min且心率波动<5次/min的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55例心率不齐或>70次/min的患者采用按体重指数 (BMI)不同而改变管电压的回顾性心电门控.并随机抽取30例采用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脉成像(不变动管电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进行统计.结果 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与按患者的BMI指数应用不同管电压的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的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的辐射剂量较回顾性心电门控下降了约60%~70%,降低管电压也可使辐射剂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保证冠脉成像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检查方案,能够切实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22-126
目的探讨胸部CT 指导冠脉造影(治疗)术导管选择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300 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每组各150 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指导造影导管选择,研究组采用胸部CT 指导造影导管选择,对比两组患者导管选型、大小合适率、导管选择花费时间、手术总耗时、治疗总有效率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管壁损伤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导管选型合适率(98.00%)、大小合适率(98.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86.67%),研究组患者导管选择花费时间为(13.76±1.73)min、手术总耗时为(37.18±2.72)min 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23±2.15)min、(58.96±3.44)min,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7.33%),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动脉管壁损伤发生率(0.67%)显著低于对照组(1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采用胸部CT指导临床患者选择造影导管,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导管选型、大小合适率、缩短导管选择花费时间和降低其脉管壁损伤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手术整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3.
温云  曾文兵  李建蓉  王静  李翔 《西部医学》2019,31(8):1278-1282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 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AG和Revolution CT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为界,从冠状动脉血管和冠状动脉血管节段两个方面评价Revolution 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75%为界,从冠状动脉血管分析, Revolution CT与CAG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51、0.885(P<0.05), Revolution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2.59%、92.91%,特异度为92.53%、95.56%,准确度为92.56%、94.27%,阳性预测值为93.26%、95.16%,阴性预测值为91.78%、93.48%;从冠状动脉血管节段分析, Revolution CT与CAG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28、0.826(P<0.05), Revolution CT诊断的灵敏度为93.47%、96.88%,特异度为93.97%、87.21%,准确度为93.59%、95.39%,阳性预测值为98.13%、97.67%,阴性预测值为80.96%、83.47%。结论 Revolution CT能较准确地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与CAG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但 Revolution CT诊断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故目前临床中仍不能完全替代CAG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研究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8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8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并同时比较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分支的分布。结果 8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300节段冠状动脉(直径≥1.5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可供分析为1259节段。可评估率96.8%,不可评估节段3.2%,多因心率(律)异常所致1.9%;显示230处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发生部位以前降支最多。依据节段计算64MSCT的准确性,其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93.3%,阳性预测值84.6%,阴性预测值93.9%,准确率91.1%。结论 64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分险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未确诊CAD的患者,在7 d内先后接受了320排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5例患者4个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0支在检查中显影良好。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共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与CAG均发现病变者68例,均未发现冠脉病变者100例。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0.79。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CTA是CAD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CAD患者诊断提供依据,虽然尚不能替代目前的金标准检查CAG,但由于CTA对于重度狭窄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对于那些拒绝CAG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是一个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裴晓阳  张向隆  李松  颜雯  杨冀衡 《吉林医学》2011,(20):4076-4078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58例拟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4.6%,阳性预测值为87.3%,阴性预测值为96.4%。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诊断心肌桥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1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其中50例CT检查前后2周内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检查.CT图像分析内容包括有无肌桥、肌桥位置、长度、深度分型、收缩期狭窄程度、邻近管壁情况.CCA图像分析内容包括有无肌桥,肌桥位置、长度、收缩期狭窄程度.描述分析2种方法的肌桥检出率,CT中肌桥的位置及邻近管壁情况,评价2种方法收缩期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及差异性,并分析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深度及长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35例患者诊断肌桥9l例,共103个,CTA肌桥检出率为67.4%,前降支中段占60.2%,浅表型69个,纵深型34个,50例存在近侧管壁斑块,5例存在远侧管壁斑块.CTA与CCA收缩期狭窄程度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0.785;CTA中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长度问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282;CTA中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与深度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0.561.2种方法的收缩期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CTA能直接、清晰显示心肌桥与壁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心肌桥深度越深,范围越长,收缩期管腔狭窄越明显;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能明显提高对心肌桥的检出率,但在对壁血管收缩期狭窄程度测量方面不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对冠状动脉的显影能力。方法 对 65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MSCT扫描 ,并采用ECG门控方式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MSCT共显示的狭窄为 3 0处 ,显示率为 94% ( 3 0 /3 2 ) ,有 4处狭窄未能诊断 ,定性诊断率为 87.5 % ( 2 8/3 2 ) ,假阳性率为 6% ( 2 /2 8) ,假阴性率 2 % ( 2 /2 8)。结论 采用ECG门控回顾性后处理的方法并辅以控制心率、扩张冠脉等措施可获得较满意的MSCT冠状动脉图像 ,是较理想的无创性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利军 《西部医学》2020,32(3):456-459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部位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268例,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对比CTA对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部位的诊断一致性,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结果 CT血管成像对中、重度狭窄程度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718、0.803,诊断中、重度狭窄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70%、94.94%,81.82%、92.00%,94.23%、94.51%。对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785、0.757,诊断单支、多支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04%、95.15%,83.33%、91.67%,9542%、9478%。对病变部位在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25、0.718、0.846,诊断病变部位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14%、94.74%、96.92%,87.50%、80.00%、90.91%,95.87%、92.54%、91.25%。 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重度狭窄程度,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病变部位在前降支及右冠脉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对中度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在回旋支诊断的一致性一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对冠心病的影响,并探索冠心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并行CCTA检查的1117例患者进行杜克冠心病指数评分,同时对患者进行广泛性焦虑障碍7项(GAD-7)量表测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GAD、性别与高危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最终入组1099例患者,其中男460例(41.9%),女639例(58.1%).GAD是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071,95%CI 1.013~1.134,P=0.017).女性患者的GAD患病率高于男性[20.3%(130/639)vs 7.0%(32/460),P<0.01],但在女性中GAD并非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037,95%CI 0.954~1.129,P=0.392).年龄、GAD、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是男性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而在女性中仅年龄、高血压是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GAD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但不是女性发生高危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有冠心病疑似症状的女性患者,其症状可能是GAD躯体症状而非冠心病症状,因此临床上更应关注其心理因素;对于存在GAD的男性患者,临床上更应注意其高危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