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宫腔镜下行清宫术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对不全流产行清宫术的价值.方法 对胶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治疗的280例不全流产宫腔镜下行清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不全流产在宫腔镜下均一次性完成清宫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短,平均为(15±2.4)min;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100%.结论 宫腔镜下清宫术准确、可靠,减少了子宫内膜损伤,成功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全流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全流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85例流产后阴道流血超过2周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发现子宫异常回声,观察其二维声像图,重点监测宫内及其附近肌壁的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并将临床清宫后将刮宫物送病理检验。结果185例CDFI发现异常的病例中,诊断不全流产180例,经病理证实174例,诊断符合率96.67%;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例,病理证实为6例;诊断黏膜下子宫肌瘤2例,流产后一个月经宫腔镜手术证实。结论CDFI对不全流产可以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且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合并稽留流产或合并妊娠物残留清宫失败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1例宫腔粘连合并稽留流产或合并妊娠物残留清宫失败患者经宫腔镜的诊治过程,临床随访术后宫腔粘连的治愈率。结果21例宫腔粘连合并稽留流产或合并妊娠物残留清宫失败患者均经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清宫术,术后辅以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宫腔粘连治疗有效率71.4%,但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未能达到正常范围。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确诊宫腔粘连合并稽留流产或合并妊娠物残留,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清宫术是宫腔粘连合并稽留流产或合并妊娠物残留有效、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就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65例患者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d进行检查,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结石位,对患者外阴、阴道及腔颈进行常规消毒后麻醉。使用5%葡萄糖作膨宫介质,膨宫压力一般保持在13~16kPa,用探针探明宫腔的大小及方向,扩张宫颈,将宫腔镜缓缓置入宫腔进行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刮取子宫内膜或直视下定点取材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一对比。结果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均无并发症发生。6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炎检出率为93.3%;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为100%;子宫黏膜下肌瘤检出率为87.5%;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为90%。宫腔镜检查共检出61例,准确率共计为93.8%。结论从本文中可看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检出率都较高。可见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异常子宫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子宫异常出血症的B超声象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关系.方法对23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B超检查后做子宫内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对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5mm或者有异常回声者作观察组,B超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190例中病理检查显示正常子宫内膜21例(11.05%),异常子宫内膜169例(88.95%),其中不全流产33例、子宫内膜炎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分泌不良98例、子宫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15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11例;对照组42例中有4例(9.53%)为不全流产外,其余无病理征.结论先采用B超探查子宫内膜,对有异常声象作诊括术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症较为方便、简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官腔镜技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中诊断价值及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结果在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0例均与病理诊断相符合,符合率达100%.结论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配合超导可视妇科手术仪诊治人工流产后异常阴道出血的作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对人流术后异常阴道出血者,先采用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形状,宫腔内残留物性质大小及附着部位,在超导可视下清除宫腔内容物。结果 59例均发现妊娠物残留,机化血块组织。一次清除率100%。术后病检绒毛组织31例,蜕膜组织18例,机化血块组织10例,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导可视诊治人流后异常出血,不仅检查直接、清晰诊断准确率高,而且阴式超声引导下清除率高,有效避免清宫不全或过度清宫子宫内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考虑药物流产不全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宫腔镜下清宫,术后给妈富隆口服,对照组行常规清宫术。术后观察阴道流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清宫术后2周及首次月经干净后2~3 d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实验组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及首次月经干净后2~3 d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降低了子宫内膜的损伤,促进了子宫内膜的修复,减少了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0例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5例,子宫内膜息肉55例,子宫内膜炎4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3例,节育环异常20例,妊娠物残留10例。本组除20例节育环异常未做病理检查。其余患者均行病理检查。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7%。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情况,不损伤宫颈及子宫内膜。凭借镜下所见对可疑部位直视下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就诊的1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给予B超检查与宫腔镜检查,探讨两种方法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应用。结果 B超与病理诊断相符合者共57例,占51.8%;不符合者35例,占31.8%;不确定者18例,占16.4%。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相符合者共91例,占82.7%;不符合者14例,占12.7%;不确定者5例,占4.5%。两组诊断符合情况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腔镜、B超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并进行了B超、电子官腔镜检查的86例病例。结果B超报告子宫内膜正常者42例,宫腔镜诊断宫内膜息肉2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例、宫颈管小息肉2例,病理报告与宫腔镜诊断相符。B超发现异常情况44例,经宫腔镜检查活检、诊刮的病理报告异常的有32例,宫腔镜对诊断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内膜癌的准确性较高分别达100%、83.33%、100%,宫腔镜诊断宫内膜增生、宫内膜萎缩的准确性分别达61.9%、50%。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漏诊率为0,腹部结合阴道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90.6%,漏诊率9.3%。结论宫腔镜检查只有结合B超并与定位组织活检、诊刮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付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25-26
目的:探讨对药物流产后经B超检查诊断患者子宫内残留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超和尿HCG检查确诊宫内早孕的80例患者,均在药物流产见胚囊排出后阴道不规则流血,经B超诊断发现子宫内异常回声,对这80例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清宫术,刮出物送病检。结果:34例行清宫术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月经,无一例再次清宫。B超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B超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因此可作为不全流产的首选诊断方法。尽早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的患者行清宫术,可减少药物流产并发症,有助于孕妇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清官术后即日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药物流产不全清宫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在预防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的基础上于清宫后即日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连续服用21d;对照组32例,仅术后口服同剂量同种抗生素预防感染及促进子宫收缩3d。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时间明显缩短,月经恢复快,宫颈管粘连及官腔粘连的发生率低。结论药物流产不全清宫后即日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可以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月经复潮快,可降低药物流产不全清宫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药物流产清宫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对180例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8例,并对其行宫腔镜下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下诊断为单纯子宫内膜息肉55例,子宫内膜息肉伴增生过长3例。对31例子宫内膜息内行宫腔镜下刮宫术,行宫腔镜电切术27例,术后随访3-6个月,临床治愈率98.4%(57,58)。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观病灶,准确定位活检及手术治疗,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早孕流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早孕流产后阴道流血、超声检查均提示有宫内占位的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45例。结果宫腔镜诊断宫内陈旧血块残留8例,蜕膜残留25例,绒毛残留12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诊断陈旧血块残留及绒毛残留的符合率为100%,诊断蜕膜残留的符合率为76%。34例在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清宫术,11例因残留时间较长,收入院后进行相应处置。随访时间至月经正常来潮为止。45例患者均月经来潮,最长为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恢复正常。术后无宫腔感染、宫腔粘连及子宫穿孔等合并症发生。结论宫腔镜可诊断宫内是否有妊娠残留物及残留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并在直视下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进行确切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谭毅  唐洪  黄妙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13-14,23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相关因素与最佳清宫时机的选择。方法:对在本院的1296例药物流产不全行清宫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6例清宫术后标本经病检为绒毛、蜕膜或机化坏死组织,部分伴炎性细胞浸润;屈位子宫较其他位置子宫药流不全率明显增高(P〈0.01);药物流产不全率随年龄增大、胎产次增加和妊娠月份的增大而增高(P〈0.01);有子宫手术史的药物流产不全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与子宫屈位、年龄、胎产次、妊娠天数、子宫手术史有密切关系。药物流产不全以出血为首要症状,为绒毛、蜕膜和(或)坏死机化组织残留所致;流血时间长并发感染率高,建议出血超过10d者,结合B超检查及时清宫,防止药物流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钳刮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妊娠11~15周患者200例为观察组,行上述药物配合钳刮术;同期100例妊娠11~15周孕妇行宫旁神经阻滞麻醉人工流产钳刮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情况及不全流产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宫颈扩张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较少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钳刮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加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具有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发症、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应用宫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在术后月经量变化中,单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及TCRP加药物联合治疗后月经量均减少,与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复发率低(6%)。不孕症行宫腔镜手术的28例患者中,术后成功妊娠13例。结论:3种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安全有效,其中单纯TCRP及TCRP加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而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术后复发率较高。宫腔镜手术去除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A small diameter laparoscope and 32% dextran solution was used to perform hysteroscopy on 158 patients with a variety of gynaecological problems. Greatest diagnostic value was in patients with irregular menstrual bleeding and lost IUCDS. The technique of hysteroscopy is easy to learn, safe, and complements the traditional 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as a diagnostic procedur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技术在流产手术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因实行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手术出现并发症来我院就诊的68例患者,其中采用人工流产术31例,使用药物进行流产37例。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电视宫腔镜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然后采用不同的治疗。结果组织胚物残留35例;流产后闭经15例,其中分离宫腔或颈管粘连10例;子宫内膜斑点状出血6例;漏吸8例;正常宫腔4例。所有68例患者均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电视宫腔镜技术来诊断及处理患者在流产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具有盲视范围小,定位较准确、损伤小及安全性较高等优点,有助于解决我国妇女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上的疑难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