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械通气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行机械通气后分析血气分析等各种参数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心率(H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和指数(PaO2/FIO2)均较前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鹏  李东风  孙振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20-222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疗效。方法对20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通气模式。同时进行胸带外固定、纠正休克、脱水、利尿等辅助综合治疗。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为5~18d,平均10d;本组20例患者治愈18例,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治愈率为90%。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地应用机械通气是成功救治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关键,同时配合以胸带外固定等等其它综合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成功救治率。  相似文献   

3.
王伋  袁伟  李悟  马诚  刘旺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45-194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NIPPV)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使用NIPPV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症状、氧合指数、PaO2明显改善。其中5例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行有创正压通气(11.1%),6例死产(133%);治疗有效率75.6(34/45)%,结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NIPPV治疗能起到胸廓内固定同时治疗ALI,ARDS的双重作用.必须警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急性肺挫伤的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18例,行呼吸机内固定治疗后分析血气分析等各种参数的变化。结果行呼吸机内固定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本组治愈14例,治愈率77.8%。结论有创机械通气不仅能固定连枷胸,而且可有效地治疗肺挫伤,但应注重控制机械通气时间,防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正压机械通气模式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左心衰竭伴意识障碍病人分为三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I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CPAP(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d positive air—pressure),治疗组Ⅱ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SIMV+PEEP模式通气。观察各组治疗2小时后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和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它两组pH值、PaO2、PaO2/FiO2均明显改善(P〈0.05),而心率、血压和PaCO2却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组Ⅱ对PaO2/FiO2的改善较治疗组Ⅰ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临床表现有效率分别为86.2%和96.5%(P〈0.05)。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抢救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积极给予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给予外科治疗,全组均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调整呼吸参数:潮气量为6-8ml/kg,吸气压力选择为10~25mbar(1mbar=1.02cmH2O),呼气末正压(PEEP)8-12mbar,吸氧浓度0.30-0.60,频率12-16次/min。结果采用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治疗10-19d后,21例患者反常呼吸基本消失,低氧血症均得到纠正,未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及气压伤。2例分别死于重型颅脑损伤和严重肺挫伤。结论对连枷胸并肺挫伤的严重多发伤,机械通气是可靠的治疗手段,对连枷胸起到“气道内固定”作用,防止胸腔缩小和胸廓畸形;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可防止中枢性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加胸壁外固定在治疗连枷胸合并急性肺挫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22例行机械通气加胸壁外固定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行机械通气加胸壁外固定术联合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P〈0.01);治愈19例,死亡3例。结论机械通气加胸壁外固定在治疗连枷胸合并急性肺挫伤中能明显改善病情,减轻患者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对30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8例(93.3%),死亡2例(6.7%)。结论创伤性连枷胸并发的肺挫伤和引发反常呼吸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及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防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肋骨内固定联合机械通气和外固定胸廓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探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4例以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为主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组Ⅰ(肋骨内固定结合机械通气法73例)组和Ⅱ(外固定组,包括牵引法,加压包扎法41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组Ⅰ患者胸壁畸形均消失,组Ⅱ患者18例遗留胸壁畸形;组Ⅰ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组Ⅱ患者[(13.1±177;1.8) d 与(23.9±177;3.8) d, t =-14.734;(3.7±177;3.1) d 与(14.4±177;2.3) d, t =-17.721;(2.9±177;2.1)d与(17.5±177;3.2)d, t =-18.312;P均<0.01],组Ⅰ患者的肺部炎症,肺不张,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组Ⅱ(32.9%与73.2%,χ2=11.732;P <0.01)。出院6个月后,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总量,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呼气峰流量,组Ⅰ均高于组Ⅱ[(90±177;3)%与(77±177;5) d, t =12.214;(85.2±177;1.7)%与(68.9±177;2.9)%, t =15.101;(77±177;5)%与(70.8±177;4.1)%, t =3.411;(85±177;3)%(78±177;4)%, t =2.985;P均<0.01]。结论肋骨内固定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能快速纠正畸形,稳定胸廓,去除反常呼吸,减少住院天数、住ICU时间、呼吸系统并发症、胸壁畸形,减轻连枷胸对患者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接骨板作为内固定材料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且固定可靠,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67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作为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另外33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中,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胸部钝伤住院患者治疗方式的因素,对胸部X片判读的差异进行分析,作为改进处置胸部钝伤患者的依据及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胸部钝伤或其外伤合并胸部钝伤,经急诊评估损伤严重指数(ISS)≤15,且对胸部钝伤暂取保守疗法的住院患者共96例(男性76例,女性20例)。对患者年龄、过去病史、ISS、胸部X片判读等对治疗方式的影响与关系,分为因病情需要改取手术治疗组和继续采用保守治疗组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別、ISS的统计上无差別。影响患者住院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因素有年龄大于65岁(OR3.14,95%CI1.21-8.12,P〈0.05);过去有心肺疾病病史(OR2.85,95%CI1.24-6.52,P〈0.05);第一次的胸部X片判读有血胸(OR3.97,95%CI1.43-10.98,P=0.015)。结论年龄大于65岁、有心肺病史、第一次的胸部X片判读有血胸是胸部钝伤患者在住院后改取手术治疗的危险因子。有必要住院后追踪胸部X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胸外伤后心肌挫伤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胸外伤后心肌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心肌挫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结果:60例心肌挫伤病人cTnI的含量均逐渐减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减少心肌挫伤后c...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早产儿早期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在有创呼吸支持率、疗效及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对照试验,将胎龄28~34周患有RDS的新生儿分为早期使用NIPPV组和早期使用NCPAP组。观察患儿生后72h内的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及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OI)。结果①NIPPV组生后72h内有创呼吸支持明显低于NCPAP组;NIPPV组OI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h均高于NCPAP组;NIPPV组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hPaCO2明显低于NCPAP组;NIPPV组PaO2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h明显高于NCPAP组;(P<0.05)。②两组患儿氧疗总时间NIPPV组低于NCPAP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NIPPV与NCPAP相比,可明显降低RDS患儿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增加潮气量及通气量,改善氧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究鼻腔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5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在牛肺磷脂治疗基础上分别行NCPAP和NIPPV无创通气,院外随访30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PaO2、PaCO2、pH、PaO2/FiO2(P/F值)、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近期预后。结果:治疗后6 h、24 h、48 h两组患儿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aO2、pH以及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例数、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2%(P<0.05);两组患儿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482,95%CI(0.175,1.326),P=0.173]。结论:NIPPV联合PS治疗NRDS,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严重胸部外伤伴呼吸功能不全早期辅助通气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重度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辅助通气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严重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辅助通气治疗经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为IPPV或SIMV加PEEP。结果机械辅助通气后,pH值、PaO2、PaCO2明显改善,与通气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6例成功撤机,2例死亡。结论辅助通气治疗多发伤中胸部外伤伴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效果肯定;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正确地使用呼吸机治疗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和休克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IPPV组(51例)和nCPAP组(57例),所有患儿均常规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0 mg/kg,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成功率、使用NIPPV和nCPAP时间、主要并发症及其预后结局。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RDS分级、产前是否使用激素及生后使用PS 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IPPV组治疗成功45例,治疗成功率88.24%,nCPAP组治疗成功41例,治疗成功率71.93% (P<0.05)。NIPPV组治疗后2 h、12 h 的pH、PaCO2、PaO2比nCPAP组改善更明显(P<0.05)。NIPPV组与nCPAP组治疗时患儿平均使用NIPPV和nCPAP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早产儿RDS效果优于nCPA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效果,探讨呼气末正压的选择,以及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PICU成功救治的32例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患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加用呼吸末正压。结果 32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机械通气时间3d 11h~18d 8h。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低氧血症,适当的呼吸末正压选择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必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对患儿循环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中心静脉压(CVP)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双水平道正压(BIPAP)呼吸机,对重症哮喘患的治疗效果.方法 51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治疗组加用BiPAP呼吸机,余治疗同对照组.监测病人病情、血气、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BiPAP呼吸机治疗24小时,PaO2,PaCO2改善明显,与对照组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R)肺功能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FVC、PEF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CO2、RR、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BiPAP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SIMV联合PSV模式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