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溃疡( GU)的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率。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HP相关性GU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组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2周。统计两组腹痛、腹胀、嗳气和反酸的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和治疗4周后HP根除率,记录不良反应、6个月及1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有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上腹痛、腹胀、反酸改善更为明显,且6个月及1年后复发率明显较低( P <0.05)。结论雷贝拉唑对HP相关性GU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溃疡病胃酸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9例HP阳性的溃疡病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了胃镜、HP、空腹血清鲁泌素(GAS)及五肽胃泌素胃液分析。并与10例HP阴性溃疡病的结果对比。结果:HP相关性溃疡HP清除前空腹血清GAS,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均明显提高,清除HP后均明显降低。而HP阴性溃疡组GAS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BAO、MAO及PAO治疗前虽亦高于正常,治疗后亦有降低,但均无HP阳性组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提示HP感染可使GAS及胃酸分泌增加,可能是HP相关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的释放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计数仪对268例HP阳性、183例HP阴性及150例HP清除后良性胃病患者血中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胃溃疡(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DU>GU>CSG(P<0.01)。HP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较HP阴性患者高(P<0.05或0.01),而胃动素水平恰好相反(P<0.01)。HP清除后病人血清胃动素水平升高、胃泌素水平下降(P<0.01)。结论HP感染可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合法莫替丁、阿莫西林、替硝唑三联用药(以下简称三联)治疗胃溃疡(GU)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探讨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的疗效.方法:将160例GU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为单三联,治疗组为三联加用GSH.两组停药1个月后均复查对比两组临床及胃镜下疗效、Hp根除率,两组愈合病例1年复发率.结果:①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1);②治疗组Hp转阴根除率为92.5%,对照组Hp转阴根除率为80%(P〈0.05);③两组愈合病例1年治疗组复发率11.43%,对照组复发率32.5%(P〈0.05).结论:GSH结合三联治疗GU可提高愈合及总有效率,并可提高Hp根除率及降低1年复发率,提示其是治疗GU的可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GU)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Hp阳性GU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胃肠道激素水平、生活质量、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GU患者应用康复新液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道激素,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背景:作研究目的是确定日本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HP根除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其诱发因素。方法:作对内镜下未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其中326例HP已完全根除,199例HP检出阳性和151例HP检出阴性)进行了每年一次的随访观察,以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诱发因素。结果:HP已完全根除的患在中位时间为6年的随访期中有74例(22.7%)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HP检出阳性的患在中位时间为5年的随访期中有16例(8.0%)发生反流性食管炎;HP阴性的患在中位时间为5.4年的随访期中有29例(19.2%)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校正后,结果显示HP已根除患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性明显高于HP阳性患(RR2.43;P〈0.01);但与HP阴性患没有显性差异。同时也显示,食管裂孔疝和吸烟史是诱发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分别为RR4.01,P〈0.01;RR1.77,P〈0.05)。  相似文献   

7.
龚锦文  孙辉  秦荣  李美霞  戴虹 《九江医学》2002,17(4):199-200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感染情况,探讨检测和根治HP对FD患者的诊疗意义。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572例FD患者的HP感染情况,对HP性阳患者进行三联根除治疗,并与HP阴性患者行PPI标准剂量治疗进行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572FD患者中,HP阳性337例,阳性率58.92%,阴性235例;HP阳性患者中253例完成三联根除治疗且停药一个月后复本HP达阴性者214人,根除率84.58%(214/235),消化不良症状改善率26.17%,阴性患者235例中的187例症状改善率5.88%(11/187)。结论:检测和根治HP能改善部分FD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H Pylori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使用根除HP药物、促动力药物、抗精神抑郁药物和安慰剂改善FD患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HP阳性的FD患243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根除HP组(90例)、促动力药物组(78例)、抗精神抑郁组(40例)和安慰剂组(35例);然后将243例FD患分为三个临床类型,溃疡样型、动力障碍型、精神抑郁型、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促动力和药物抗精神抑郁药对改善FD的临床疗效症状有显疗效(P<0.01)和明显疗效(P<0.05),安慰剂对女性、年轻FD患效果明显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对FD亦产生一定影响。结论;HP阳性的FD患,治疗上首先将其进行临床分型,然后对其治疗。根除HP秒应列为常规治疗。不同临床类型可选用相应的药物.。安慰剂的使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对老年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炎症因子与胃泌素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使用胃苏颗粒+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疗效、Hp根除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胃泌素指标[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2个月,两组Hp根除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胃泌素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组患者血清CRP、IL-1和IL-6以及GAS、CCK水平较治疗前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苏颗粒改良四联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Hp阳性胃溃疡,改善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泌素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HP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05例胃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胃黏膜、HP,阴性肠上皮化生胃黏膜、HP阳性肠上皮化生胃黏膜、HP根除治疗前后及胃癌,进行p53蛋白表达的分析。结果:正常胃黏膜未见p53蛋白表达。HP阳性肠上皮化生胃黏膜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和HP阴性组:HP阳性肠上皮化生胃黏膜HP根除治疗后,其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结论:HP根除治疗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HP感染可促进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浆内皮素、胃泌素及组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HP感染诱发的胃肠疾病与血中内皮素(ET)、胃泌素(GAS)、组胺(HTM)的关系及对病情转归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与放免法测定瑞贝克(SBC)治疗前、中、后期ET、GAS、HTM水平的变化。结果 HP诱发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ET、GAS、HTM水平不同程度升高。SBC杀灭HP后ET、GAS水平下降,而HTM在治疗中期仍升高。血中ET、GAS及HTM水平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有高度正相关(r=0.9987)、中度正相关(r=0.7882)和无相关。结论 HTM在治疗中期持续升高,可能与HP产生的毒素刺激肥大细胞释诬蔑入HTM有关。HP感染与ET、GAS 及HTM水平的关系可能对研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理生理及病情转归等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悉尼胃炎新分类法对连续胃镜检查100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除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外,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胃癌的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当地同期人群(P<0.05)。上述胃、十二指肠疾病中,92.7%有组织学上表现的慢性胃炎,其中HP阳性占83.7%、HP阴性占16.3%。前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全胃炎一胃窦为主,且炎症明显并伴有活动性改变;后者为慢性胃窦炎,其炎症轻亦无活动性改变。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三者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慢性胃炎模式(慢性炎症分布、萎缩程度及范围大小)。结果表明,悉尼胃炎分类诊断项目全面具体,有利于资料积累和分析,对HP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有特别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胃液p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何影响胃酸的分泌.方法选择近端胃溃疡患者40例,远端胃溃疡80例,球部溃疡104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并经快速酶法和病理组织学证实幽门螺杆菌阳性.对近端和远端胃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0.02每日1次口服共6周,球部溃疡共4周,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第1周加阿莫西林1.0和甲硝唑0.4每日2次口服,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进行胃镜检查并测定胃液pH、氨浓度、血清胃泌素和胃炎积分,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的4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胃液pH和血清胃泌素在胃溃疡(特别是近端胃溃疡)者较球部溃疡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后,胃溃疡和球部溃疡患者在根除者胃液pH和血清胃泌素水平降至对照组,未根治者这些因素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引起高胃泌素血症,而根治幽门螺杆菌使胃酸分泌和血清胃泌素水平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本地区表达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的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127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分为四组。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HP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各组CagA-IgG,并作组间的比较。结果慢性胃炎(CG),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胃癌(GC)患者及无症状组(AC)血清中HP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2%,85.7%,81.5%,77.8%,61.6%,Cag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61.3%,66.7%,63.0%,70.4%,34.0%。经χ2检验显示,在DU与GU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AC组(P<0.05、P<0.01),而CG及GC组与AC组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agA HP感染率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胃肠疾病组间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仅DU与GU组的HP感染率高于AC组,而CagA HP感染率在CG、DU、GU与GC组,均高于AC组,可见CagA-IgG的表达情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致病因素与诊疗、防治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区分CagA HP感染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 H P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利用 D N A 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正常胃粘膜、 H P阳性和 H P阴性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等130 例活检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 H P阳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而 H P阳性异型增生和胃癌的凋亡指数降低;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H P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递减。结论: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形成的过程中, H P可能在前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后期呈现抑制细胞凋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对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无锡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G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42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门诊GU无上消化道出血的8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G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近期服用NSAIDs、HP感染、年龄>60岁、O型血、PGⅠ、PGⅡ、M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服用NSAIDs、HP感染、MDA、PGⅠ、PGⅡ是G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PGⅠ、PGⅡ、MD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76、0.749;最佳阈值分别为77.5μg/L、31.75μg/L、8.68μmol/L时,其预测GU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敏感度分别为0.722、0.806、0.767;特异度分别为0.860、0.692、0.779。结论:联合PGⅠ、PGⅡ及MDA水平对GU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及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和组织H-E染色法对119例PU病人进行HP感染检测,其中男性96例、女性23例,以上二种方法测定结果均阳性定为HP感染。然后将这些病例按年龄分为三组,即青年组33例,中年组78例和老年组8例。结果:HP总感染率:胃溃疡78.6%,十二指肠球溃疡63.6%,幽门管溃疡66.7%及复合溃疡62.5%,该结果与以前报道相同。各种溃疡的HP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及男、女性别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P感染与PU关系密切,与性别无关,并不与年龄成正比上升。  相似文献   

18.
对纤维胃镜检查确诊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GU、DU)54例应用胃溃康泰(A组)及30例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B组)治疗的患者随机进行了系统的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均经胃镜检查、摄片,测定溃疡灶的大小及进行分期。同时进行病理活检及尿素酶法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0.6%,B组8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文中对胃溃康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和胃泌素(GAS)的关系。方法:108例患者均经^13C-尿素呼气实验和血清学检测HP,并于晨起空腹在胃镜检查前后取静脉血2mL,3000rpm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GAS、IL-8、IL-10的含量。结果:HP阳性组血清IL-8、IL-10、GAS含量分别为51.49±9.41pg/mL、312.84±47.91pg/mL、10.34±7.24ng/mL。HP阴性组血清IL-8、IL-10、GAS含量分别为37.44±9.05pg/mL、356.39±51.89pg/mL和5.12±3.51ng/L。HP阳性组血清IL-8、GAS含量分别高于阴性组(P〈0.01),IL-10含量低于HP阴性组(P〈0.01)。HP阳性组血清IL-8与GAS间呈正相关(r=0.382,P〈0.01),IL-10与GAS间呈负相关(r=-0.202,P〈0.05)。结论: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IL-8、IL-10、GAS含量变化与HP感染有关,HP感染胃肠黏膜产生的炎症损伤与IL-8有关,血清IL-10对炎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