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贺新霞 《北方药学》2018,(2):165-166
目的:探究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观察病情复发情况,并记录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治疗后的癫痫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用药,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生和发作时间,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苯妥英钠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癫痫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郑煤集团总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癫痫状态急诊患者80例,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选择苯妥英钠片治疗,40例观察组选择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以及副作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癫痫症状控制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癫痫状态进行治疗时,丙戊酸钠缓释片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副作用发生率低,不会严重影响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青年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选的观察对象为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青年难治性癫痫患者,共有94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自尊量表(SE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观统计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93.62%VS 72.34%,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ES及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在难治性癫痫青年患者中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显著降低,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伟伟 《北方药学》2018,15(7):50-5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搭配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130例小儿癫痫患者,依据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观察组应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单一的丙戊酸钠治疗,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为76.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及血磷水平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低于对照组12.31%,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癫痫治疗,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血钙血磷的水平,能明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单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为6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8.2%,对照组为22.7%,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联合治疗颞叶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癫痫患者分别给予丙戊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拉莫三嗪治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疗效效果比丙戊酸治疗癫痫的疗效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予氟哌啶醇,观察组予丙戊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躁狂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EC评分、YM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其可以更好改善躁狂症状及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4例额叶癫痫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临床医治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行单纯卡马西平医治的设为对照组(62例),联合丙戊酸钠医治的设为治疗组(6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更低(P<0.05);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额叶癫痫行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别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进行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抽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的40例癫痫患儿,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0.0%,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用于治疗小儿癫痫均安全可靠,其中丙戊酸钠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小儿癫痫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取150例纳入本研究,分列两组各75例分别采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疗程后,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有41例痊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了2例胃肠道反应,2例嗜睡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作用良好的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综合护理配合丙戊酸钠治疗早期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早期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综合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4.64%,对照组为66.07%;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更高;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早期癫痫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更加显著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丙戊酸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评估采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控制26例,有效19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完全控制1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58%,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效果确切,可协同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轻微,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丙戊酸钠+氯硝西泮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难治性癫痫患者112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采用不同的难治性癫痫治疗方法展开分组。临床采用苯妥英钠对56例对照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丙戊酸钠+氯硝西泮对56例观察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用药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难治性癫痫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难治性癫痫患者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选择丙戊酸钠+氯硝西泮的方法进行干预,表现出的不良反应较少,最终显著提高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癫痫平序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更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方法 76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癫痫平的剂量调整,对照组为丙戊酸钠常规疗法。观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时间与发作频率的相互关系。结果治疗组(40例)有效控制发作,较对照组(36例)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积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癫痫治疗过程中,丙戊酸钠联合癫痫平序贯疗法,中西药作用机制协同、时间互补、效应增强,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具有高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初诊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研究入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B组给予托吡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A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治疗初诊癫痫患者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较丙戊酸钠而言,托吡酯效果要好一些,且托吡酯的安全性要高于丙戊酸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丙戊酸钠治疗组25例,苯妥英钠治疗组25例,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性反应物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组关于剂量方面有关的不良反应和出现的慢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苯妥英钠组(P<0.01)。结论丙戊酸钠和苯妥英钠在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治疗上都有显著的疗效,在治疗中使用苯妥英钠出现的不良反应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纯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0.51±0.34次/年)明显低于对照组(1.24±0.71次/年),癫痫发作持续时间(2.26±1.14min/次)明显短于对照组(3.45±1.34min/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癫痫的发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在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实施治疗的38例癫痫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68%、94.74%,二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实际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癫痫持续发作时间、癫痫发作次数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3.19±0.21)min,癫痫发作次数为(1.39±0.23)次;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为(2.06±0.15)min,癫痫发作次数为(0.39±0.06)次;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病次数,同时可有效控制用药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