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均给予吸氧、纠酸、强心、利尿、抗感染、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每日0.05~ 0.15 mL/kg,最大剂量6 mL)和磷酸肌酸钠(每次0.5~1.0 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CK、CK-KB、cTnI、LDH、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效果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苍南县人民医院治疗的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0% (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γ﹣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K、CK-MB、LDH、HBDH、AST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可降低心肌酶谱水平,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达康片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 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达康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U)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ST-T未加重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ST,CPK,CK-MB,LDH,HBDH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心达康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以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和cTnI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蒲艳 《江苏医药》2015,(7):794-795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心肌酶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炎组,42例)和同期住院非脑炎患儿(对照组,38例)血清hs-cTnT和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CK同工酶(CK-MB)。结果 脑炎组血清hs-cTnT和AST、LDH、CK、CK-MB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炎组血清hs-cTnT和AST、LDH、CK-MB异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hs-cTnT及心肌酶学检测对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或心肌炎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 28.0%、LDH 72 8%、CK 43.8%、CK-MB 38.6%,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及时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免疫球蛋白治疗感染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CK-MB、LDH、CK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K-MB(23.47±4.38)U/L、LDH(156.51±6.87)U/L、CK(153.87±67.20)U/L低于对照组的(33.56±5.20)、(188.04±9.27)、(251.33±82.4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IL-17、ICAM-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免疫球蛋白治疗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CK-MB、α-HBDH)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脱水程度的加重,其心肌酶谱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由其他病因引起腹泻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小儿的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肌酶CK、CK-MB、AST、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我院治疗后CK、CK-MB、AST、LD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潍坊市人民院12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普通病例60例,重症病例60例),检测空腹状态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同时检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 26.7%、CK 30.0%、CK-MB 28.3%、α-HBDH 90.8%、LDH 84.2%。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容易受到侵害,应该重视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谱检测并及时应用营养心肌药物,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与维生素C,将两组治疗后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LDH、AST、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可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28.0%、LDH72.8%、CK43.8%、CK-MB38.6%,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及时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荆门市京山仁和医院儿科就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ST、CK-MB、CPK、HBDH、LDH、cTnI、cTnT、CRP、IL-6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治疗组为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心肌酶指标、肌钙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K-MB、CK以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CK-MB、CK以及cTnⅠ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对照组水平要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较优,可改善患儿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肌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磷酸肌酸钠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1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曲美他嗪,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4%,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三项指标(CK、CK-MB、LD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想心肌酶谱组间对比,观察组的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了104例小儿肠炎患儿(其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者63例,阴性39例)和35例正常小儿的血清心肌酶谱AST.CK.LDH.CK-MB.结果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血清AST.CK.LDH和CK-MB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73,14.1,18.46,9.21,P均<0.01),其值较正常参考值升高,比率以CK-MB为甚(59/63);而小儿肠炎轮状病毒阴性组与正常小儿比较除血清AST和CK有显著性差异(P<0.02)外,LDH和CK-MB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常侵犯心肌从而造成心肌酶谱的改变;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的检测中以CK-MB检测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方琳 《江西医药》2021,56(8):1222-1224
目的 研究陈夏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抚触按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陈夏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抚触按摩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止吐、止泻、退热、纠正脱水时间较观察组长(P<0.05);对照组治疗5 d后血清LDH、CK-MB、CK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Ridit检验,对照组治疗效果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 陈夏六君子汤加味联合抚触按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可明显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161-16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HBDH以及CTn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互补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患儿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根据患儿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参数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参照组(94.8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合理采用磷酸肌酸钠予以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心肌炎症状,降低患儿心肌酶相关指标,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