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96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9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次/天),并伴有静脉滴注血塞通及依达拉奉给与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口服150 mg丁苯酞软胶囊治疗(3次/天),并伴有口服70 mg氯吡格雷辅助治疗(1次/天)。所有患者均1疗程为2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高于后者,两组患者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在TIA治疗中,不仅能对TIA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而且对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肽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8年7月在我科就诊的4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与丁苯肽200mg,3次/d。对照组仅给予肠溶阿斯匹林100mg,1次/d。疗程为21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400%5%明显高于对照组30 %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结论丁苯肽治疗TIA疗效确切,发作控制率明显优于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联合丁苯酞治疗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MIS/TI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3例MIS/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达比加群酯)和联合治疗组(达比加群酯联合丁苯酞),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数)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统计两组...  相似文献   

5.
赵彩霞 《海峡药学》2016,(5):104-106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68例高危性TI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1日100mg,口服;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尤瑞克林0.15PNA+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共3周.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教、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老年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中高危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临床疗效、治疗90 d内急性脑梗死发生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90 d内急性脑梗死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老年中高危TI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症状,降低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无显著的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9.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主要病因是在主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血液粘稠度的改变,发生微栓塞。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减少脑卒中发病率。自1998-05~2001-10我们对收治的30例TIA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并与用传统方法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治疗对象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58~76岁,平均62.4±12.2岁。诊断依据为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及评分方法。头颅CT或MRI证实无…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8):88-88,90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48例入住我院附属医院的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使用丹奥(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h以上,每日2次,疗程14天;对照组24例使用脉络宁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h以上,每日1次,疗程14天.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4h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5%和58.3%,观察组总有效率95.9%,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有3例发生脑梗死,观察组有1例发生脑梗死,两组均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丹奥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频发的TIA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预防进展或复发,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结论应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60例患者中经过系统的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结论本文中,60例患者通过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氯吡格雷、抗凝血药物低分子酐素4000~6000IU、扩溶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西比灵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67例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口服及血塞通针静脉点滴,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90d内发生脑梗死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0例中青年(〈45岁)及85例老年(〉60岁)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史,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高血指,肥胖、血管病家族史在中青年组发病率高;冠心病、高血压病及长期吸烟在老年组发病率高;椎基底动肪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中青年组低于老年组。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其危险因素程度显示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有必要及早干预,以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的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管狭窄或者闭塞是本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TIA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2011年收治的48例TIA患者采用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治疗后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近期总体有效率为91.7%,TIA再发率为8.9%,脑梗死发生率为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结论采用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TIA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率低,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天,连用7天;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天,连用7天;两组均予抗血小板、降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缓解症状速度快,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邬暑滨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89-89,91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65例TL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红花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每日一次,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内动脉系统TIA 3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22例,经抗凝等治疗后53例TIA患者症状完全控制,3例仍有发作.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为TIA的危险因素.微栓子学说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是TIA的重要发病机制.起病突然,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恢复完全是其临床特点.抗凝是治疗TIA发作、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对颈动脉高度狭窄者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短暂的、可逆的、不遗留任何残损症状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是最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脑血管病,因此,加强此病的认知和治疗,减少致残率,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1TIA定义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定义是由于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