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9~ 2 0 0 1年我院收治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 35例 ,诊断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 2例 ,年龄 5~ 69岁 ;对照组 35例 ,男 2 4例 ,女1 1例 ,年龄 5~ 70岁。治疗组和对照组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分期 :治疗组 :早期 9例 ,中期 1 5例 ,晚期 1 1例 ;对照组 :早期 8例 ,中期 1 7例 ,晚期 1 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入院时 ,血清胆红素、ALT、血清白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有可比性 (P>0 .0 5)。1 .2 方法1 .2 .1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例1,男,50岁.因腹胀、纳差就诊,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收住院.既往无过敏史.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腹平软,肝区叩击痛( ).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般保肝治疗+苦参素)和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PAF、sICAM-1.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HA、LN、PC-Ⅲ、CⅣ、TGF-β1及PAF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苦参素通过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PAF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对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及白介素-6(IL-6)、IL-8.[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17%高于对照组的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12周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12周PcⅢ、Ⅳ-C、HA、L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12周IL-6、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硬化,可降低炎症水平,抑制肝纤维化,持续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川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1144-1145
慢性重症肝炎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本研究观察2005年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80例慢性重症肝炎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靠活检肝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及血清学指标。本文就血清AST/ALT比值与肝脏病理学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我校附属医院肝病科2000-01/2006—12住院和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51例,其中男486例,女65例,年龄11~67岁。均经肝活检病理证实,其中慢性肝炎轻度258例,中度175例,重度56例以及活动性肝硬化62例,健康对照者11例。 相似文献
10.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型肝炎已有多年,而联合使用pHGF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少有报道,近几年来,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阿拓莫兰,GSH)是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在体内起活化氧化还原系统、激活巯基(SH)酶、解毒、维持细胞生物功能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转甲基及转丙氨基反应,GSH具有较强的护肝作用.我院采用GSH治疗28例高海拔地区酒精性肝炎患者,并对其血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乙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 80例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患者 ,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4 0例 ,对照组给予保肝支持对症的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及乳果糖 ,疗程 4周 ,观察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 7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 2 5 %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于腹胀、纳差、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乳果糖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乙型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HGF)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结果:HGF与丹参合用,能降低血清胆红素(SB),缩短凝血酶原时间(PT)复方常时间,降低病死率,与对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治疗的疗程较长,二者联合使用能有效缩短疗程,且二者的使用环节不同,可能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和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给予I:7服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B组单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PDGFBB及层黏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A组较B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脾脏厚度及门静脉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与LN、HA、Ⅳ-C水平均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能够有效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PDGF-BB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影响血清PDGF_BB水平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HGF、TGF-β1的表达的影响及其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可能的机制,为临床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提供实验性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建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UUO组,pHGF干预组。术后3、7、14天分3批处死各组大鼠,分别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HGF、TGF-β1的表达情况,HE及Masson染色评定各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UUO组TGF-β1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pHGF干预组明显低于UUO组(P〈0.05);UUO组HGF于第3天表达最高,第7天稍有回落,第14天表达最弱;pHGF干预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H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期UUO组(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相对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pHGF能够减轻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这种作用可能通过有效抑制肾间质中TGF-β1的过度表达、促进肾间质HGF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Ⅳ-C)并统计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依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105拷贝/mL、105~107拷贝/mL、>107拷贝/mL3组并对组间肝纤维化指标进行q检验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A、PCⅢ、Ⅳ-C含量均高于正常上限,HBV DNA与HA、PCⅢ、Ⅳ-C间均无直线相关性(r=0.137,P=0.343;r=0.264,P=0.063;r=0.090,P=0.532),3组间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肝纤维化指标间没有相关性,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对其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对10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肝穿活组织病理分析,并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林光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8):747-748
目的观察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降酶护肝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外加用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肝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且滴注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结论在应用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时要现用现配,控制输液滴速,加强用药过程不良反应的观察,掌握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并给予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20.
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 promoting factors,HGPF)是从新鲜乳猪肝脏中提取纯化制备而成的小分子多肽类活性物质[1]。临床广泛用于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的综合治疗,不良反应少见。现将2010-06我院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