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总被引:101,自引:1,他引:101  
目的了解前S1蛋白(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诊断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3243例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HBV DNA做对比分析.检测58例急性发病的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分析其不同病程的PreS1,HBeAg和HBV DNA三者间的关系.根据肝活检病理的肝组织炎症情况分为G1~G4级,对49例PreS1和HBV DNA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检测39例不同病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析PreS1和HBV DN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间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与PreS1和HBV DNA符合率分别为86%和88%,P>0.05,不同病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HBeAg和HBV DNA检出率高度符合. HBsAg 抗HBe 抗HBc阳性组与PreS1和HBV DNA符合率分别为36%和35%,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不同病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和HBV DNA与ALT之间的关系,PreS1与ALT相比符合率高,P>0.05.HBV DNA与ALT相比符合率较低,P<0.01.病理肝组织G1~G4炎症分级与PreS1和HBV DNA高度吻合.结论 PreS1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先于HBV DNA阴转,提示疾病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范公忍  李娟  王帅  胡学玲 《检验医学》2012,27(2):145-147
目的探讨血清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复制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82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BV DNA载量、LHBs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以HBV DNA载量为标准,对LHBs和HBe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V DNA载量<103拷贝/mL的107例乙型肝炎患者中LHBs阳性9例(8.41%),HBeAg阳性8例(7.48%);LHBs、HBeAg与HBV DNA载量相同等级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 1和0.837 0(P<0.01、P<0.05);LHBs与HBeAg诊断HBV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2.57%、62.35%,特异性分别为82.52%、77.1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43%、64.0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9.18%、51.22%,准确率分别为97.05%、89.16%。结论 LHBs能较好地反映HBV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LHBs、HBV DNA及HBeAg联合检测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HBV DNA、乙肝五项(HBV M)等指标.探讨LHBs用于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HBV 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大蛋向(LHBs),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①LHBs吸光度(OD值)与HBVDNA呈正相关关系(γ=0.972);② 73例HBsAg、HBeAg均为阳性患者中HBV DNA与LHBs的检出没有显著性差异(X2=0.00,P>0.05).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97.26%[(71+0)/73].③80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中HBV DNA与LHBs的检出没有显著性差异(X2=0.11,P>0.05).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82.19%[(42+18)/73].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与HBV DNA呈正相关性,临床上可以用于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特别是HBeAg阴性的患者病毒复制情况,用于填补由于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8例临床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HBeAg和PreS1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87.2%,HBV DNA阳性率为91.0%;HBeAg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54.7%,HBV DNA阳性率为55.7%.患者血清PreS1Ag与HBV DNA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reS1Ag与HBV DNA符合率较高,比HBeAg更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一项新的病毒复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HBVDNA、乙肝五项(HBV M)等指标.探讨LHBs用于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HBVM)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标本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①LHBs吸光度(OD值)与HBV DNA呈正相关关系(γ=0.972);②73例HBsAg、HBeAg均为阳性患者中HBV DNA与LHBs的检出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00,P〉0.05)。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97.26%[(71+0)/73]。③80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中HBV DNA与LHBs的检出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11,P〉0.05)。两者的检出一致率为82.19%[(42+18)/73]。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与HBV DNA呈正相关性,临床上可以用于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特别是HBeAg阴性的患者病毒复制情况,用于填补由于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LHBs)与 HBV 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8~11月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1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LHBs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HBV 表面抗原(HBsAg)及 HBV e 抗原(HBe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HBV‐DNA 。按 HBeAg 结果分为 HBeAg 阳性组(58例)和 HBeAg 阴性组(112例)。比较 LHBs 和 HBV‐DNA 的阳性率,同时分析 LHBs 水平与 HBsAg 浓度及 HBV‐DNA 拷贝数的相关性。结果 HBeAg 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 阳性率与 HB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 >0.05);HBeAg 阴性患者血清中,LHBs 阳性率与 HBV‐DNA 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349,P<0.05)。 LHBs 水平与 HBV‐DNA 拷贝数(r=0.979,P<0.05)、HBsAg 浓度(r=0.923,P<0.05)呈正相关。结论 LHBs 是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尤其是对 HBeAg 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庄国华  李宏  张丽萍 《检验医学》2011,26(7):444-446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LP)、DNA、前S1抗原(PreS1)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血清HBV-LP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LP和HBV-PreS1,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平行检测HBV DNA。按HBeAg阴阳性不同分组,比较HBV-LP、HBV-PreS1及HBV DN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4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LP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76.68%),与HBV DNA的阳性率(7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阳性率均高于HBV-PreS1阳性率(36.06%,P〈0.01);在HBeAg阴、阳性患者中,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显著高于HBV-PreS1阳性率(P〈0.01)。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复制程度,其敏感性高于HBV-PreS1,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前S1蛋白(PreS1)位于乙肝病毒外壳的最外面,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在乙肝病毒附着和侵入人体肝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reS1阳性和HBeAg阳性均被认为是HBV复制的标志,但不少临床标本显示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218例PreS1阳性、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DNA、ALT测定,并将HBV.DNA、ALT异常者进行YMDD突变检测,比较、分析PreS1在不同HBeAg阴性血清模式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HBV前S1抗原与HBV D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l)、HBV DNA与HBV表面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乙型肝炎标本中筛出HBsAg阳性病例3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HBV DNA。结果血清HBeAg抗原阳性组,HBV DNA和pre-Sl的阳性率分别为97.2%和90.0%,而HBeAg抗原阴性组的HBV DNA与pre-Sl阳性率分别为42.9%和37.0%,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l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结论 HBV pre-Sl和HBV DNA在各组中阳性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pre-Sl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HBV DNA。pre-Sl与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能为乙肝患者病毒复制、肝功能损伤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同时有助于慢性乙肝患者疗效考核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在乙型肝炎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共197例,检测其HBV-DNA,PreS1,HBV血清标志物,ALT和AST。结果在携带不同HBV血清标志物的各组患者中,PreS1与HBV-DNA的检出率较一致。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与HBV-DNA的检出率高度符合,PreS1的阳性率较HBeAg高。以HBV-DNA定量>5×102拷贝/ml为阳性诊断标准,PreS1与HBV-DNA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eAg与HBV-DNA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142例HBeAg阴性者中HBV-DNA与PreS1的检出率分别为57.7%,56.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部分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PreS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reS1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肝组织损伤严重。结论PreS1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特别对HBV病毒是否发生基因变异是主要的观察指标;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阴转越早,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评价LHBs在ADV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7例CHB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49例,HBeAg阴性组68例,分别给予ADV 1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96周。采用ELISA法检测LHBs和HBV免疫标志物(HBV-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抗病毒治疗24、48、72、96周后HBV DNA和LHBs转阴率无明显差别(P>0.05),LHBs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对数呈正相关(r=0.827);LHBs A值和HBV DNA拷贝数随抗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同步下降;在HBeAg阳性组46例中HBV DNA、LHBs转阳率分别为58.7%(27/46)、54.3%(25/4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阴性组68例中HBV DNA、LHBs转阳率分别为48.5%(32/66)、65.2%(43/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HBs是判断HBV体内复制的可靠指标,尤其对判断HBeAg阴性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并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相比较,探讨LHB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4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 PreS1Ag,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的各种模式中,LHBs与HBV DNA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LHBs的总阳性率(76.43%)高于PreSiAg阳性率(44.29%)和乙肝e抗原(HBeAg)的阳性率(2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其作为HBV复制指标,灵敏度高于PreS1Ag和HBeAg,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新的血清学指标,尤其是针对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60份血清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清HBV标志5项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以下简称乙肝二对半)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结果5160例标本中检出HBsAg(+)943例,占18.3%:乙肝病毒PreS1抗原阳性507例,占98%:HBsAg(+)943例中PreS1阳性501例,阳性率53.1%:血清乙肝二对半全阴性3420例中PreS1抗原阳性0例。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可与HBsAg、HBeAg、HBV-DNA同时作为HBV在机体内存在的标志,可以反映HBV病毒的感染与复制情况,是乙肝二对半与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可作为乙型肝炎旱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在乙肝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585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及35份HBV—M全阴性模式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reS1,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和HBV—DNA检测。结果在585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标本中,其中在107份“HBSAg(+)+HBeAg(+)+HBcAb(+)”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92.5%,HBV—DNA阳性检出率100%;在167份“HBSAg(+)+HBeAb(+)+HBcAh(+)”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42.5%,HBV—DNA阳性检出率64.7%;在19例HBSAg(+)和HB—cAb(+)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47.4%,HBV—DNA阳性检出率68.4%;在1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13.3%.HBV—DNA阳性检出率6.7%:在252例HBSAb(+)和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0.4%.HBV—DNA阳性检出率0%:在245例HBV—DNA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79.2%;在35份HBV—M全阴性模式中,PreS1阳性检出率0%,HBV—DNA阳性检出率0%。结论PreS1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及HBV—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出阴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S1检测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五项联合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2种病原学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的变化.方法 对76例HBeAg阳性和95例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sAg和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BV DNA,按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的分布.结果 76例HBeAg阳性和9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度≥G2者分别为71例(93.42%)和86例(90.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脏炎症程度为G4者,分别为20例(26.32%)和4例(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组织纤维化病变程度上,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炎症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5).HBeAg阴性(HBV DNA水平≥10(5)copies·mL(-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严重度高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与HBeAg阴性(HBV DNA水平<10(5)copies·mL(-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炎症发生率较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高,HBeAg阴性(HBV DNA水平)10(5)copies·mL(-1))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度纤维化或肝硬变发生率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HBV DNA水平<10(5)copies·mL(-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前S2(PreS2)与乙型肝炎有无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对于判断病情与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该院门诊病房3242例就医携带乙型肝炎不同病毒标志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PreS2测定,并与HBV—DNA作对比分析。(2)检测59例急性发病的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析其不同病程的PreS2、HBeAg和HBV-DNA三者间的关系。(3)根据肝活检病理的肝组织炎症情况分为G1~G4级,对50例PreS2和HBV-DNA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与PreS2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86%和89%,P〉0.05,不同病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HBeAg、和HBV—DNA检出率高度符合。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与PreS2和HBV—DNA符合率分别为36%和35%,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不同病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2和HBV-DNA与谷丙转氨酶(ALT)相比符合率较低,P〈0.01。病理肝组织G1~G4炎症分级与PreS2和HBV-DNA高度吻合。结论 PreS。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及判断预后情况,尤其可以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2先行HBV-DNA阴转.提示疾病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与病毒复制及肝脏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武汉总医院2011年3月~6月乙肝患者血清标本192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化学发光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阳性不同分组,比较LHBs,HBV-DNA及PreS1-Ag阳性率差异,同时分析LHBs含量与HBsAg,HBV-DNA及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的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LHBs的阳性率与PreS1-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4,P<0.05);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的阳性率与HBV-DNA和PreS1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73,28.55,P<0.05);LHBs含量与HBV-DNA拷贝数和表面抗原浓度呈正相关性(r=0.905,0.801,P<0.05);阳性组间LHBs含量与ALT指数无相关性.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的表达与HBV-DNA拷贝数、乙肝表面抗原浓度呈正相关,较PreS1-Ag更能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状况,尤其对HBeAg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适用于判断肝细胞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和HBV-DNA的相关性及其在乙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90例乙肝血清进行PreS1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同时对每个标本进行HBV-DNA定量分析。根据乙肝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所测标本中HBsAg、HBeAg、HBcAb阳性90例设为A组;HBsAg、HBeAb、HBcAb阳性95例设为B组;HBsAg、HBcAb阳性65例设为C组;HBsAg阳性40例设为D组。比较各组PreS1和HBV-DNA的阳性率。结果 290例检测标本中,PreS1抗原阳性183例,阳性率63.1%,其中A组74例(82.2%),B、C、D组分别为52例(54.7%)、45例(69.2%)、12例(30.0%),HBeAg阳性者(A组)PreS1抗原阳性率82.2%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B、C、D组)54.5%(P〈0.01)。HBV-DNA阳性167例,阳性率为57.6%,其中A组85例(94.4%),B、C、D组分别为42例(44.2%)、35例(53.8%)、5例(12.5%),HBeAg阳性者(A组)HBV-DNA阳性率94.4%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B、C、D组)41.0%(P〈0.01)。HBV-DNA阳性患者中,HBeAg阳性85例中51例(60.0%)PreS1抗原阳性,HBeAg阴性的82例中50例(61.0%)PreS1抗原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乙肝病毒PreS1和HBV-DNA有很高的符合率,且较HBeAg更能准确反映HBV复制的情况,可同时作为监测HBV感染复制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和HBV DNA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7 145例患者血清标本并进行检测,乙肝两对半和Pre-S1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法,HBV DNA采用荧光定量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组Pre-S1抗原和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9.2%和95.0%,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的Pre-S1抗原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35.9%和43.0%,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1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结论 HBV Pre-S1和HBV DNA在各组中阳性检出率较一致,且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1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对孕产妇乙肝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 067例孕产妇进行血清HBV前S1抗原(PreS1-Ag)、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211例,阳性率10.21%。在2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138例(65.40%),HBeAg阳性71例(33.65%),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模式为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小三阳模式为HBsAg(+)、抗-HBe(+)、抗-HBc(+)的PreS1-A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39%、75.00%和64.04%,经χ2检验,3种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例HBeAg阳性血清标本,PreS1-Ag检出56例(78.87%);HBeAg阴性140例,PreS1-Ag检出82例(58.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阴性血清中未检出PreS1-Ag。结论 PreS1-Ag检测比HBeAg更敏感,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之一,与乙肝相关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更准确反映HBV感染与复制状况,及时对孕产妇采取相关措施,对减少母婴传播乙肝,降低新生儿乙肝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