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王凤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1,(18):26+8-26,8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孙杰  余猛进 《求医问药》2014,(20):129-130
目的 :探讨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进行治疗。经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张云涛 《求医问药》2014,(16):143-14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单纯应用干扰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干扰素和病毒唑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6.0538,P=0.0139<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聚焦超声红外线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聚焦超声红外线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份-2016年1月份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红外线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3%,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多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与红外线辐射治疗相比,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相当,但是聚焦超声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红外线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观察中药制剂荣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例分为荣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对照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HBV-DNA定量、影像学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组织学的变化情况,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观察证明荣肝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96/98),对照组总有效率73.8%(48/6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6例恶心,5例头痛,不良反应率为16.9%(11/6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段海峰 《吉林医学》2013,34(13):2415-2416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将两组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P<0.05,表明观察组疗效显著强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基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葛伟民 《吉林医学》2013,(30):6283-6283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口服小剂量波依定及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小剂量波依定,观察组在给予口服小剂量波依定的同时联合倍他乐克片,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波依定联合倍他乐克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西医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周桂英 《吉林医学》2011,(30):6327-632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3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2.
闫红梅 《吉林医学》2011,(32):6821-682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眼睑下垂、口角歪斜不良反应;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云涛 《求医问药》2014,(17):225-226
目的 :探讨用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3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用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8例(45.0%),显效11例(27.5%),有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5%有显著性提高,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7.5%,远低于对照组患者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有效消除炎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中西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5.7%、100.0%,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26.8%、7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吉林医学》2011,(24):5061-5061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诊断为小儿哮喘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给予25%硫酸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新成 《吉林医学》2013,34(6):1077
目的:对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证实中西医结合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确切疗效。方法:选择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比夫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方剂。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HBV-DNA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显效率为32.2%,高于对照组25.4%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HBV-DNA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疗效显著、HBV-DNA阴转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李杰 《吉林医学》2012,33(18):388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采取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率为47.5%,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方案治疗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随机双盲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经3HREV/6HRE化疗方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经3HREZ/6HRE化疗方案、吡嗪酰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55%,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经化疗方案、左氧氟沙星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将其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