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系恶性转化过程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和hMLH1的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情况。方法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系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和hMLH1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至第35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hMLHl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差异(P>0.05)。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镉化物分子致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硫化镍转化人细胞翻译启动因子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晶型硫化镍(NiS)在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恶变过程中蛋白质翻译启动因子(TIF3)的异常表达,以阐明不容性硫化镍的人类分子致癌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及敏感先进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异常表达的蛋白质翻译启动因子TIF进行检测。结果相对于非转化对照细胞,RT-PCR实验初步显示,这些镍转化细胞和成瘤细胞的TIF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平均分别是对照细胞的2和4倍,表明TIF3的异常表达水平与硫化镍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变程度有关。结论不容性结晶型硫化镍在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蛋白质翻译启动因子TIF3异常表达现象,其表达水平与细胞的恶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结晶型硫化镍诱发人细胞肿瘤的重要分子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化镉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过程中hMSH2基因mRNA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技术检测16HBE、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系不同阶段(第5、15、32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到第32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化镉诱发16HBE系恶性转化过程中hMSH2基因表达逐渐下降,hMSH2基因水平的改变可能是氯化镉的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采用银染PCR-SSCP方法检测NNK诱发BEP2D恶性转化细胞中p16基因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转化细胞中p16基因的E1.β外显子带型出现变异,而第1~3外显子均未见泳动变位,提示E1.β外显子突变和/或缺失所致细胞周期失调是NNK诱发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亚砷酸盐致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趋势,初步探讨其对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方法用1μmol/L亚砷酸钠连续染毒HBE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软琼脂克隆实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情况,分别于暴露1、8、15、22、29、36、43代,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亚砷酸钠长期染毒HBE细胞至43代时,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且呈浸润型生长,MMP-9分泌量升高,细胞集落数量增多。与正常对照(0代)比较,22代及以前HBE细胞内ROS、MDA及SOD的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波浪形趋势;29代及以后,ROS、MDA水平逐渐下降,且以ROS表现更为明显,而SOD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细胞内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可能在低剂量砷化合物诱导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NaAsO 2)长期作用于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细胞)致其恶性转化过程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方法:用含0.0和1.0 μmol/L NaAsO 2的培养基培养HBE细胞,分别为对照组和染砷组。用含1.0 μmol/L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化镉(CdCl2)诱发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系恶性转化过程中human MutS homologue 2(hMSH2)基因mRNA和蛋白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序列突变情况,进一步探讨CdCl2的致癌机制.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HBE细胞、CdCl2恶性转化16HBE细胞系不同阶段(第5、15、35代细胞及成瘤细胞)hMSH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测序分析hMSH2基因第6、7、8、9、12外显子的序列情况.结果 随着转化代数的增加,hMSH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到第35代细胞后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SH2基因第8外显子在第1、2、7位点上均出现胸腺嘧啶T缺失,第9外显子在第20、182位点出现腺嘌呤A缺失,第12外显子在241位点上出现腺嘌呤A插入,所有的突变均为移码突变.结论 CdCl2的分子致癌机制可能与hMSH2基因的下调和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致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不同时点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探讨GMA诱导16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相关DNA甲基化机制.方法 收获GMA转化早期(染毒结束)、转化前期(第10代)、转化后期(第30代)的16HBE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该基因组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与未转化的16HBE细胞及同期培养的DMSO溶剂对照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转化早期及转化前期,正常对照组及DMSO溶剂对照细胞中该基因启动子区均表现为非甲基化,而GMA组细胞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甲基化,阳性对照表现为甲基化;转化后期,正常对照组细胞中该基因启动子区表现为非甲基化,而DMSO溶剂对照组及GMA组细胞中均表现为部分甲基化,阳性对照表现为甲基化.结论 在GMA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早期及前期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具有特异性,故可将其作为GMA诱导16HBE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一个早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石英诱发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的恶性转化作用.方法 用新研磨的浓度为300 mg/L的石英染毒16HBE细胞共10次,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鉴定转化细胞的恶性程度.结果 细胞培养至35代,发现石英可以诱导16HBE发生恶性转化.转化细胞排列紊乱,重叠生长,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化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结论 石英具有较强的诱导16HBE恶性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蒋义国  陈家  陈学敏 《卫生研究》2001,30(3):129-131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转化的细胞可在软琼脂上生长 ,各浓度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经BPDE处理的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 ,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本实验以反式BPDE成功地诱发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其致癌的分子机制、寻找致癌相关基因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学材料。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烟草特异亚硝胺NNK诱发HPV-18永生化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变化。500mg/LNNK处理BEP2D细胞一天后,细胞在体外可连续传代,第5代细胞显示抗血清生长;第15代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0.038%))为对照细胞(0.0033%)的11倍;第25代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组织学证实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以上结果表明NNK致BEP2D细胞恶性转化是一种多阶段的发展过程。该培养体系为深入研究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多阶段癌变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烟草特异亚硝胺NNK诱发HPV-18永生化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变化。500mg/LNNK处理2BEP2D细胞一天后,细胞在体外可连续传代,第5代细胞显示抗血清生长;第15代细胞在半固体琼脂中的集落形成率(0.038%)为对照细胞(0.0033%)的11倍;第25代细胞在裸鼠体内瘤,组织学证实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瘤,以上结果表明NNK致BEP2D细胞恶性转  相似文献   

13.
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发细胞恶变后基因和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苯并(a)芘代谢产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恶性转化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探讨苯并(a)芘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含4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芯片检测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和相应软件ImageMaster2D 3.10分析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蛋白质组变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结合数据库检索鉴定部分表达有差异的蛋白斑点.结果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细胞与阴性对照细胞比较,cDNA芯片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有143条,其中52条基因在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细胞中表达增高,91条基因在恶性转化细胞中表达降低;二维凝胶电泳显示有72个蛋白斑点出现表达差异,其中44个蛋白斑点在BPDE诱发的恶性转化细胞中表达升高,28个蛋白斑点在恶性转化细胞中表达降低,对其中7个表达明显差异的蛋白斑点的鉴定显示,原癌基因v-erbb2同源3、锌指蛋白127、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2、KIAA0471蛋白在恶性转化细胞中高表达,而钙结合蛋白5、锌指蛋白Aiolos、Kelch样蛋白3在恶性转化细胞中低表达.结论反式-BPDE诱发16HBE恶性转化的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表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表达改变的基因和蛋白可能参与了BPDE诱发细胞恶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镉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过程中细胞凋亡状况以及Bal-2和Bax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6HBE细胞、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 细胞不同阶段(第5、15、35 代细胞及成瘤细胞)的细胞凋亡和 Bal-2和Bax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16HBE细胞和恶性转化细胞系第5、15、35 代细胞及成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65%、1.14%、1.87%、3.78%和4.93%;细胞的Bal-2和Bax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9.067±0.155)、(8.183 ±0.206)、(5.971±0.015)、(4.533±0.030)、(4.863±0.066)和(5.973±0.026)、(6.012±0.112)、(6.659±0.028)、(7.032±0.045)、(7.519±0.022),随着转化代数增加,Bal-2 mRNA表达量逐渐降低,Bax的mRNA表达量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镉恶性转化16HBE细胞过程中能引起细胞凋亡,抑止Bal-2基因的表达和上调Bax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