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鼎炼丹》动功功法──设鼎点炉──天津理工学院郭善儒“九鼎炼丹”是开发人体御寒潜能的系列功法,旨在整体,全面提高人体身体素质。通过习练该功法,可使练功者进入“天人合一”,“人宇融融”的境地,从而实现祛病健身,益寿延年之目的,“九鼎炼丹”由五个功法组...  相似文献   

2.
一、炼丹术的来源和演变中医外科的丹药,起源于古时的“炼丹术”,远在战国以前,“周礼”上早有对丹药的初步記载,(內容见下文)战国以后,又出现了不少的炼丹方士,据“史記”中说:北方燕国,有宋无忌、正伯乔、充尚,羨門子高等,那时候的炼丹者,主要目的是想“炼黄金”及“长生不死药”,經过秦、汉时代,逐步发展,遂有筑起炉灶来烧炼丹砂,到东汉末年,炼丹家同新兴的道教合流,因此炼丹术在两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宋朝,发展较盛,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就是这时代的典型人物,在“抱朴子”一书中,有記载了他的炼丹說法。但是炼丹家要想炼成“长生不死药”,是脫离实际的幻想,时間一久,人们逐漸对他起了怀疑,所以在东汉时就有“服药求长生,反为药所误,不如沽美酒,被服紈与素”的一首歌謠。由此看来,当时炼丹术已流行到民間了,虽然遭遇到失败,但炼丹家仍旧不放松这一工作,在他們实驗过程中,用很多的矿物,通过长期操作,发现了許多物质的性能和变化,成功了不少为人治病的医药,这是祖国医学史上值得研究的資料。  相似文献   

3.
阎念斌 《山西中医》1993,9(2):22-23
笔者在前人炼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十次的实践,总结出“四代替一增加”的炼丹方法。“四代替”即以煤油炉代替木炭火,以丹盖代替丹碗,以横杠固定架代替秤砣和铁轮;以玻璃观察镜代替大米和棉花。一增加即增加测温孔。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是制药化学的前身。中国炼丹术始于秦汉。当时,一些“方士”为了迎合统治者追求“长生不死”的需要,从事炼制“长生不死”的“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炼丹术达到鼎盛。炼丹家发现了一些化学现象,并从炼丹过程中制备了一些化合物,为古代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汉代,道家人物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一书,有不少炼丹术的记载,其中谈到了氧化铅被碳还原为金属  相似文献   

5.
我在十七岁的时候,差不多每天都失眠。从上床到早起,始终睡不着。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服中、西药物,都没有效果,整天头脑昏沉,没精打彩,达数年之久,精神上非常痛苦。从二十一岁起,开始研究道家静坐法(即气功疗法)。反复阅读“道书百种”、“内功炼丹秘诀、“张三丰太极炼丹”、“人体光学”等书。在未坐之前一小时,先将“万缘”放下,所谓“欲安其神者,先澄其心;欲澄其心者,先遣其欲”是也。然后再在静处步行若干分钟,到心中空空洞洞,一念不生,气和,心适时,再  相似文献   

6.
《亚太传统医药》2007,(1):26-26
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鲍姑也是一代女名医,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由于长期的耳闻目睹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一带民众尊称她为“鲍仙姑”。  相似文献   

7.
林锦忠 《气功》1994,15(10):435-437
脏腑炼丹功·坤功动功·林锦忠·“脏腑炼丹功”为南宗道家秘传的上乘功法。其每部功按性别分为乾功(男性的功法)、坤功.(女性的功法);按动静分为动功、静功。其功法古朴、简明,易学易练,不出偏差,老幼皆宜,而已在医疗和增和功力上效果显著。我于1977年从一...  相似文献   

8.
杭州葛岭抱朴道院牌坊及葛洪塑像。因葛岭含有多种矿物元素,故葛洪往此筑“抱朴庐”炼丹修行,以便“吸日月之精华,收山川之灵气”,“葛岭”即因葛洪任此修炼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晋书·葛洪传》:“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少好学”、“尤好神仙导引之法。”《传》中叙述葛洪家贫,白天伐薪以换纸墨,夜间抄书诵读,为人木讷,不好交游。至于询书问义,不远千里,跋涉崎岖。洪从郑隐学炼丹,隐系其从祖玄的学生。洪的岳父鲍玄,精通“内学”,也传给了洪,所以“兼综练医术”。后来也参预过军事。洪年老,本欲为勾漏(广西)令,行至广州,为地方所留,乃居罗浮山,从事炼丹和著述。卒年八十一岁。《太平环宇记》所载为六十一岁。洪不是医家,但他懂得医药,编有医  相似文献   

10.
公元202年(东汉·献帝七年)江苏勾容人、道家、炼丹家葛玄(144~244年)来到樟树市附近的閤皂山修道炼丹。后又到南城麻姑山修炼数载。于233年(孙吴·嘉禾二年)回閤皂山建庵筑坛,立灶炼丹,244年(孙吴·赤乌七年)卒。约公元220~313年(三国~西晋·永嘉年间)福建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受酬。治愈之后,病重者于其宅旁种杏五株,病轻者种一株。不数年。种杏十余万株,郁然成林,号称“杏林”。杏熟易谷,以济贫病。后世常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称颂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家,其典即出于此。约公元265~341年(晋·太始元年~咸康七年)葛玄的侄孙、著名医药学家、丹术家葛洪  相似文献   

11.
<正> “吐纳炼丹功”(原名气功医疗操),是气功在医疗保健中疗效较好的,以静功为主,动静结合的一种气功功法。吐者呼气,纳者吸气,吐故纳新,吸氧呼碳,排泄废物糟粕,促进新陈代谢,旺盛精血,新生活力;炼丹者是气功锻炼,久炼成丹,通过意守下丹田,肾经井穴涌泉,积聚能量,使正气充足,血液新生,焕发青春,祛病强身。吐纳炼丹功的定名和锻炼目的在此。吐纳炼丹功有十节功法。第一节站桩守窍。要端正姿势,思想集中,全身放松,起到澜身作用。第二节四线放松。要在三线放松疏通经络的基础上,达到第四条线内脏放松,调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产业是磐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磐安成为“中国药材之乡”和“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 追本溯源,葛洪、萧统和羊愔与磐安的中药材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古籍载,东晋道学家葛洪曾居于勺(今大盘山)一带采药种药,炼丹济人.磐安人民为纪念葛洪的功绩,尊之为药宗之一,在白云山顶立庙塑像纪念.南梁萧统为避谗隐于大盘山,曾在此种药制药炼丹,为当地山农治病,开启了磐安人民认识中药材,规模种植、驯化中药材的先河,磐安人民在大盘山青龙头建造昭明院,尊其为“盘山圣帝”.羊愔食菇成仙的故事在磐安广为流传,被磐安人民誉为“菇仙”.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室滕义和主任和庞振医师的科研项目:“中医炼丹木新工艺的研究”10月8日通过了省内九位专家鉴定。参加鉴定会的还  相似文献   

14.
浅探敦煌卷子疗服石方与现代职业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炼丹服石的缘起炼丹服石,始见于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这段记载说...  相似文献   

15.
方煦 《气功》1998,(12)
《周易参同契》白话解[1]虚说:随意编造。[2]仿效:模拟。[3]提:通“题”。[4]龙虎:即《龙虎经》,是古代的炼丹学著作。[5]金华:这里借指炼成的内丹。[6]淮南:指汉代的淮南王刘安,传说修炼成仙。[7]秋石:指炼丹过程中黄芽内熟,其色由白变黄,这里也借指南丹。[8]王阳加黄芽:王阳,即汉代的王吉,传说能用外丹制造人工黄金。加,通“嘉”,赞美的意思。黄芽,指炼丹过程中铅汞结合后产生的芽状物,附于鼎上,更经烹炼,即成还丹,亦称丹头,这里也借指内丹。[9]不肖:品行不好的人。[10]咄(duo多):这里是吐…  相似文献   

16.
一、鼎炉炼丹鼎炉的方位在“脐后”。《安炉·虚实》说:“绝妙天然八卦炉”《安炉·方位》说:“一三脐后布,七二限前纤。”(注:此处的一三、七二似指先天和后天人补中的坎和离)此关窍《心法》也称力规中、密户和土釜。有的道书将方位称为“脐下”,有人理解为脐下的...  相似文献   

17.
秋石是一类由人体代谢产物提取出来的传统中药.它的产生与古代帝王炼丹追求以获得长生不老、强壮身体有相当渊源。查考历代文献,它始载于《周易参同契》卷上:“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王阳嘉黄芽。”此处的“淮南炼  相似文献   

18.
房中养生的文章发表不少,但对如何“采阴补阳,采阳补阴”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丹道修炼的“阴阳互补”也很少有人提及。日前我与几位丹道养生爱好者闲谈时曾说过:“有人为了宝精炼丹夫妻不同房,是不对的。“丹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年二年所能完成的,我们都是凡夫  相似文献   

19.
葛洪(281~34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为我国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学家。青年热爱医学,淡薄名利,喜欢研究养生学,晚年隐居在广东罗浮山。葛洪本来是为了研制长生之药而研究炼丹的。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丹砂烧之可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制药化学的发展,获得了国际上的盛誉,公认炼丹术起源于中国,而葛洪则是世界  相似文献   

20.
张觉人,自号觉因老人,字梦禅。清光绪十六年(1890)二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东岳乡。少年迭遭不幸,9岁丧父,13岁丧母,自后即从伯父张义泰学习中医。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觉人16岁,拜倪静庵为师,专习中医外科。倪静庵为奇人,常独自至人迹罕至之深山旷野或荒园萧寺中炼丹(因炼丹场所最忌喧嚣和污秽,否则易“走丹”),一去数日始归。张觉人聪慧勤快,见老师用丹药疗效如神,态度又很和霭,因此十分尊敬恭顺,深得倪氏喜爱。从而知道,中国医学中有“丹道医家”(简称“丹医”)一派,多攻外科,专用秘传丹药为人治病。他们多属道家,行踪诡秘,鲜为人知,有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