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全面反映12导联ST段的变化,能进行多通道心律失常的分析.本文就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心律失常的分析、药物疗效的观察等多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为36.9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5.22%;两种检查方法的心律失常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1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12导联动态心电检查检出2、3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是连续长时间记录的动态变化的心电图,因其易于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记录到的一过性、间歇性心律失常,可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已被广泛用于心律失常的检测、诊断和对治疗的评价。然而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性受到导联的限制。目前动态心电图采用的导联系统有双极3导联系统、Mason—Likar12导联系统以及EASI导联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86例,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观察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分布情况。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最高时间均为06:00~12:00,其次为12:00~18:00。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及成对期前收缩、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病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37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37例患者先后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ECG进行心电监测,对比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ECG对该疾病的检出率。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所检出的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常规ECG的检出率,两组数据经过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其效果更为显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误诊等危险事件的发生,为医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国内目前大多数动态心电图使用的是双极3导联系统(如CM1、CM5、MaVF组合),需用7个电极。对于心律失常的检测,3导联系统大致还能解决临床需要。但在“动态”条件下,检测以“ST”段下移为主要表现的缺血事件,其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应用趋势增加。1994年美国Mortara公司推出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  相似文献   

7.
确定是否有心律失常及其潜在的机制,2或3导联动态心电圈虽然弥补了静息12导联心电图记录时间短、不能动态观察心律失常的缺点。但是其获得心电信息量不足.不能揭示房性、室性异位节律的位置。侵入性电生理检查,应用于儿童时,常需要在全麻下进行,可能限制心律失常的诱发。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于反复发作性晕厥、心悸及其它心律失常的检测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分析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做的96例小儿动态心电图为分析对象。所有病例的患儿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前都做过常规12导联心电图,然后通过比较两者的分析结果,来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分析上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的分析诊断上检出率及准确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合并有心肌酶谱异常时,心律失常的准确率明显增高。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过程中,准确率更高,能很好的协助诊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研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及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式检测心肌缺血与心肌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76.6%显著高于对照组42.0%且观察组心律失常各项检测指标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CHD)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冠脉造影、常规心电图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及检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心电图参数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性室性早搏、短阵性房性早搏占比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两组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出早发性、二三联律及成对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测出HR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波、T波、PR、QRS、QT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心房颤动(Atria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之一。本文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2878例心血管病患者及非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检测,以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为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AECG检测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为观察组,行3导联AECG归为3导联组(40例),行12导联AECG者归为12导联组(40例),将同期行常规心电图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观察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室性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左右束阻滞房室阻滞检出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2导联组分析时间较3导联组长,ST段抬高及ST段压低检出率较3导联组高;12导联组房性逸搏、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上速、心房颤动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导联AECG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检出率高于常规心动图和3导联AECG,有利于心律失常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的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改变。方法6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入选,并行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其中以室性早搏为最常见(97%),其次是ST-T改变(60%)和室性心动过速(50%)。心功能越差,复合心律失常越多见。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有复合心律失常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2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行单导联分析、心电散点图分析,对比心律失常诊出率。结果和单导联分析结果相比较,心电散点图分析结果的诊出率显著更高,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心电散点图分析较单导联分析的诊出率更高,更加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随访中对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DCG)对起搏器随访时的心律失常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博利屋8000Ⅱ型3导联及美林公司12导联DCG,对128例人工心脏起搏器者行24h检测、分析.结果 检出起搏源性心律失常16例,自身传导系统引起的心律失常44例,电池耗竭引起的心律失常12例.结论 DCG对植入起搏器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是起搏器随访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是诊断心律失常、变异型心绞痛、眩晕、晕厥的无创而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国内目前大多数动态心电图使用的是双极3导联系统(如CM1、CM5、MaVF组合),需用7个电极.对于心律失常的检测,3导联系统大致还能解决临床需要.但在"动态"条件下,检测以"ST"段下移为主要表现的缺血事件,其效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近年来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应用趋势增加.1994年美国Mortara公司推出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10个记录电极集中于前胸(即Mason-Likar改良的电极放置方式),为了避免肌肉运动引起的干扰,将原来Wilson系统的肢体电极移置于躯干接近肢体部位(图1).  相似文献   

18.
咳嗽试验激发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过性心律失常用常规心电图常难以捕获,采用动态心电图则费时且费用又偏高。我们发现主动咳嗽常能激发心律失常使之复现。现将几年来的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观察对象 选择就诊当时及/或既往有明确心律失常,但即时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加长记录Ⅱ导联达30s仍未显现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患者组),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6—69(平均43.2)岁。另选无心律失常史且受试前经听诊1min确无心律不齐的本院职工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21—72(平均41.6)岁。近2周内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者不列为观察对象。 2.试验方法 每例在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做长1导联30s后停止走纸。在审视确无心律失常图形后,嘱受试者用力连声咳嗽15s,尔后立即再加长记录Ⅱ导联30s。 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与常规心电图(RECG)P波的差别,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P波的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P波的差别.结果两种测量方法,P波形态、电压、间期完全相同(形态相同指两者P波方向一致;电压相同指两者P波电压差别小于0.05 mV;间期相同指间期差小于0.04 s)共443例(73.8%).形态存在差别共15例(2.5%),电压存在差别共109例(18.2%),间期存在差别共33例(5.5%).结论两种连接方式,P波形态基本一致,不影响绝大多数心律失常的诊断,P波电压的差别较大,P波间期差≥0.04 s 33例,仅占5.5%,而且主要是AECG导联方式大于RECG导联方式,在分析12导联AECG P波时,可适当考虑这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24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改变.方法 58例均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DCM,再行24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以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中室性心律失常56例(96.6%),房性心律失常43例(74.1%),ST-T改变32例(55.2%)、室性心动过速29例(50.0%).心功能越差,复合性心律失常越多见.传导阻滞25例(43.1%),房室肥大27例(46.6%),Q-T间期延长24例(41.4%),异常Q波8例(13.8%)等.结论 DCM有多种心电图表现,其多发、多样性心律失常对DCM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复合心律失常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