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元梅 《光明中医》2009,24(7):1280-1281
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阳和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西药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见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治疗后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阳和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提高椎动脉、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且见效迅速.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外科全生集》中的阳和汤加减治疗阳虚型顽痰咳嗽患者3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基本处方:熟地30克、牛皮胶10克、上桂3克、麻黄2克、炮姜2克、甘草3克、尖贝3克(研粉三次冲服)。加减法:食欲不振者加鸡屎藤30克、白术6~9克;贫血者加鸡血藤30克、当归5克、  相似文献   

3.
阳和汤加减治疗骨肿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阳和汤加减治疗骨肿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郑翠娥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0033)王晓红关键词骨肿瘤阳和汤疗效观察1994年1月~1996年5月,笔者在顾振东导师的指导下用阳和汤加减治疗骨肿瘤4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4.
慢性乳腺炎的特点是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肿块坚硬,皮温不高,疼痛较轻,疑似肿瘤,临床须结合病史及病检,明确诊断.应用阳和汤加减辨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阳和汤是中医外科的著名方剂之一,始见于《外科全生集》,其组成为: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炮姜炭、麻黄、生甘草。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胶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组织缜密,配伍精当,能使全身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故有“阳和”之名。此方历来用于治疗阴疽,如流注、鹤膝风、痰核、瘰疠、脱疽等,视为治  相似文献   

6.
阳和汤功能温补和阳,散寒通滞。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较佳。现举二例介绍如下。例一:尚××,男,48岁,1982年12月22日诊。腰痛已3年,痛处固定不移,晨起尤甚,不能屈伸转侧,遇阴雨、寒冷痛剧。摄片示:第2、3、4腰椎唇状增生。经中西医久治不效。查其腰脊椎压痛明显,苔白薄,脉沉弦。证属恭湿凝滞腰府,治宜温阳散寒除湿。处方:熟地30克、附片15克(先煎),麻黄10克,甘草5克,白芥子10克,干姜炭6克,肉桂6克(研末吞服),怀牛膝15克,狗脊30  相似文献   

7.
赵××,女,35岁。1972年10月20日初诊。有肾结核病史四年。1971年9月因发热、血尿住本院内科治疗33天。出院后又服中药半年余,血尿始终未减。倾诊:面色(白光)白,颜面浮肿,口淡不渴,腰痛乏力,自汗畏寒,有时低热、尿痛,舌淡苔白微滑,脉沉细无力。症由肾阴不足,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坤阳运迟,水湿失于布化,精血失于统摄,病为肾劳尿血。拟方补脾益肾摄血。处方:熟地12克、焦白术10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藕节炭15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山萸10克、甘草5  相似文献   

8.
正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发于肺,源于脾,根于肾。用阳和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g,桂枝6g,麻黄6g,白芥子8g,熟地黄20g,鹿角胶12g,生姜10g,甘草6g。水煎,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方中黄芪补益肺气;桂枝、麻黄散寒宣肺;白芥子温肺化痰;熟地黄、鹿角胶温补肝肾;生姜、甘草健脾和胃。诸药相伍,肺、脾、肾同治,故奏捷效。  相似文献   

9.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可温阳补虚,散寒通滞,是主治阴疽、流注等外科疾病的有效方剂。笔者多年来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内科、妇科疑难杂病,试列举验案3则,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近5年来,笔者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痹证28例,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5~20岁1例,21岁~40岁9例,41~60岁15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者11个月,最长者11年,其中11个月~2年8例,2~5年14例,6年以上6例。28例均有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酸楚或关节肿大等临床表现。证属寒胜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共16例;湿胜者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共8例;风胜者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共3例;热胜者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1.
廖××,女,42岁。1984年3月30日初诊。患者1982年冬月感寒后,全身战栗不止。次日即到区医院就诊,经针灸、中药短期治愈。1983年9月,劳累过度后出现手足抽搐颤动,头摇,不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至今达七月之久。西医诊为“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病人要求中医治疗。症见面色苍白,两目无神,语音低微,神志清楚。四肢震抖不已,头摇。四肢肌肉瘦削、苍白欠温,纳食欠香。舌质淡,有瘀点,苔白厚腐腻;脉三部皆沉而无力。月经量少,白带多,不臭。生育6胎,诊为瘈疭。乃素休气血不足,复感寒邪,沉寒瘀阻致筋脉失养。初拟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用阳和汤加减: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用阳和汤加减治疗雷诺氏病5例,均获痊愈。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桂枝20克,炮姜15克,麻黄10克,制附子30克,细辛、甘草各10克,全蝎3克。适应证四肢肢端发白、紫绀,潮红与正常肤色按顺序变色,患者有局部冷、麻的感  相似文献   

13.
阳和汤加减治疗阳痿3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学兴 《河北中医》1998,20(5):305-306
阳和汤为清代医家王洪绪创立的用于治疗阴疽的著名方剂.笔者取其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临证加减治疗阳痿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年龄在30岁以下4例,31~40岁9例,41~50岁13例,51~60岁7例,61岁以上2例.均经化学假体试验,排除血管性阳痿.2 辨证分型与治疗2.1 脾肾阳虚,痰湿凝滞 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性欲淡漠,腰膝酸痛,脘腹胀满,善太息,纳少便溏,肢冷等.苔白腻,舌质胖嫩,脉细弱或濡缓.治宜温补脾肾,化痰导滞.处方:鹿角胶10g,熟地黄15g,白芥子10g,桂枝10g,麻黄6g,干姜10g,半夏10g,陈皮10g,淫羊藿10g,九香虫10g,山药15g.  相似文献   

14.
<正> 阳和汤出自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是一首治疗阴证疮疡的著名方剂,笔者近年来用之治疗痹证48例,疗效满意。今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48例中,男17例。女31例;11~19岁18例,20~40岁21例,40岁以上者9例。病程3~5年者9例,6~10年者31例;10年以上者8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冷痛、痠楚、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缓解时惟有关节痠软乏力,畏冷;每年冬春季寒冷时节和阴雨潮湿气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85例腰腿痛采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7例,显效2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76%。结论:阳和汤加减治疗腰腿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卵巢囊肿属祖国医学“症瘕”“积聚”范畴,目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据我们观察,囊肿漫肿不痛,或隐痛以夜间为重,多喜温喜按,口不渴、舌苔白,证同  相似文献   

17.
阳和汤系清代医家王洪绪之名方,为阴证痈疽而设,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此方加减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例1:翁某,男,23岁。因在脐上中腹部生一肿块,疼痛难忍,经用草药外敷及消炎药治疗无效。西医认为肿块坚硬,待腋成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畏惧手术而请中医治疗。查体:肿块位于脐上中腹部,大小在11×11cm左右,漫肿无头,肤色未变,中硬边软,疼痛拒按,状如圆盘,置于皮里膜  相似文献   

19.
钟×,男,67岁。1987年10月26日诊。少腹胀满,小便不出一天。先置导尿管,得小便约1000毫升,色淡黄,膨胀缓解。查舌暗红苔白,脉弦。虑其为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尿潴留,用活血化瘀消症法:大黄、穿山甲各12克,水蛭粉(冲)、海金砂、没药各6克,桃仁、  相似文献   

20.
张×,男,48岁。1989年10月18日诊。素患右侧牙痛,时好时愈,曾服多种抗菌素及止痛药收效甚微。近日牙痛剧烈,昼轻夜重,以酸痛为主,张口时有畏冷风感,疼痛遇冷饮则重,遇热则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