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口服甘露醇、清洁灌肠和结肠水疗在PPH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531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口服甘露醇,B组清洁灌肠,C组综合结肠水疗(结肠水疗配合开塞露塞肛、音乐疗法及腹部按摩),比较三组患者舒适度、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所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与A组、B组相比,C组患者舒适度、肠道清洁度、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控制最佳(P<0.05),A、B两组在肠道灌洗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结肠水疗可能是PPH术目前一种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法。但特殊患者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道清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插入式结肠水疗在肛肠疾病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结肠水疗仪于术前反复冲洗30 min,对照组于术前用灌肠袋清洗4~5次。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程度、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术后腹胀程度、术后出血及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非插入式结肠水疗法对肛肠疾病患者行术前肠道准备可提高肠道清洁程度和耐受程度,减轻术后腹胀,延长术后控制大便时间,减少术后出血及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提供合适的术前肠道清洁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10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肠道准备效果,记录分析两组患儿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每次灌肠出入量,对患儿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灌肠优良率为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9%(P0.05);观察组灌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每次灌肠出量多于对照组,残留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的13.2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结论]改良灌肠及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良好,可缩短灌肠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给予结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为12.89±2.16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为7.14±2.24h.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清除肠道内的粪便、扩张肠管,使药液与炎症部位充分接触,加快药液吸收速度,同时可以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安全有效处理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的积粪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70例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行结肠灌洗结束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观察组生理盐水行结肠灌洗前2h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观察术前发热发生率、灌肠效率、术前平均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热发生率、灌肠效率、术前平均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积粪处理方面,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之前2h给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效果好,提高了灌肠效率及术中肠道清洁度,缩短术前肠道准备时间,且溶解的积粪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减少肠道对细菌毒素的吸收,降低发热发生率,缩短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优于结肠灌洗结束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广群 《全科护理》2011,(36):3356-3358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和清肠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行大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65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全肠道灌洗法结合灌肠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复合灌洗法),对照组为单纯的全肠道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简称单纯灌洗法)。[结果]术前对照组病人因排液时间长、排便次数多,导致肛门坠胀不适、饥饿感、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中术者评价病人的肠道清洁程度,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 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结论]大肠癌病人采用复合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效果较好,合理良好的肠道准备对术后切口愈合有决定性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行术前肠道清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胃管代替肛管+输液器组合进行输液式结肠回流灌洗;观察组采用带有温度显示卡的加盖的灌肠桶+经裁剪的等渗冲洗液中配置的三叉接管(三叉接管进水和排出两侧管道均有开关阀)+硅胶肛管+负压引流瓶组合的密闭式灌肠装置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过程中的堵管例数、每次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效果评价、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灌肠过程中的堵管例数、每次灌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中肠道效果评价、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清洁能有效地清洁肠道,减少大便的堵管,提高肠道清洁效果,缩短灌肠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甘露醇加硫酸镁用于肠道手术准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提高肠道清洁率、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方法选取200例结直肠手术进行术前准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采用口服20%甘露醇加硫酸镁后清洁灌肠,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结果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灌肠总量、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情况等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口服甘露醇加硫酸镁后行清洁灌肠肠道清洁度高,灌肠总量及排便次数减少,患者痛苦小,优于传统的单纯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9.
田丽丽 《天津护理》2022,30(5):595-597
目的:探讨改良性回流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改良性经胃管回流灌肠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术前采用传统回流灌肠行肠道准备;观察两组患儿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术中肠道清洁效果及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术中肠道清洁效果、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采用改良性经胃管回流灌肠可缩短灌肠时间,减少灌肠所用液体量,提高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及术中肠道清洁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尹彩兰 《天津护理》2010,18(4):221-222
目的:观察结肠灌洗对结肠镜检查前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156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灌洗组和对照组,灌洗组89例应用大肠水疗仪进行结肠灌洗,对照组67例给予口服20%甘露醇250mL和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G3注射液1000mL,按完全清洁、部分清洁和未清洁观察肠道清洁的效果。结果:灌洗组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采用大肠水疗仪进行肠道准备效果明显,安全副作用小,能够满足结肠镜检查的肠道清洁条件,同时满足结肠息肉患者电切治疗肠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药物保留时间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辰时(7:00—9:00)进行灌肠,对照组在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程度、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灌肠前后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尿酸( Ua)的变化。观察周期为30 d(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肛门疼痛、肛门坠迫感与对照组相比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的人次数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前平均排便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52,P<0.01);药物保留时间观察组为(324.12±129.47)min,对照组为(225.32±10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5,P<0.01);两组患者灌肠后血BUN、Scr、Ua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辰时(7:00—9:00)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并可提高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辰时中药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PIDS)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0例PI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于辰时(7:00~9:00),对照组于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前后便意感及保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灌肠前便意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1,P〉0.05);灌肠后实验组出现便意感192例,对照组30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68,P〈0.01),实验组药物保留时间平均(13.425±5.362)h,对照组平均(9.303±2.69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00,P〈0.01)。结论根据子午流注理论,辰时进行灌肠可有效提高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的便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围术期低体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前列腺增生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后使用病员加温系统,温度设定为38~4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保温措施,手术室温维持在21—23℃。术中持续监测两组患者肛温变化,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部分术后相关指标。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体温均开始下降,麻醉后20、30、45、60、90min及术毕各时间点观察组[分别为(36.6±0.4)、(36.4±0.5)、(36.2±0.3)、(36.1±0.4)、(36.0±0.3)、(36.0±0.4)℃]体温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分别为(36.3±0.6)、(35.8±0.4)、(35.5±0.5)、(35.3±0.4)、(35.3±0.6)、(35.3±0.5)℃]明显减小(t值分别为2.1362、4.7536、6.1751、7.2057、5.3818、5.5948,P〈0.05或P〈0.01);观察组术毕低体温(肛温〈36℃)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5.93%(7/27)与92.00%(23/25),χ^2=23.218,P〈0.01],观察组术毕寒战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4.81%(4/27)与64.00%(16/25),χ^2=13.267,P〈0.01]。术后疼痛显著减轻,VAS评分观察组为(2.45±1.88)分、对照组为(3.79±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2,P〈0.01),住院时间缩短[(5.37±2.31)d与(7.13±3.06)d,t=2.3518,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洗肠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清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洗肠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清洁的效果。方法将98例需肠道准备清洁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术前口服洗肠散,对照组口服20%甘露醇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和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清洁度为优者占8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观察组与对照组排便次数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洗肠散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能提高肠道清洁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是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肠道手术患者清洁灌肠次数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少术前清洁灌肠次数为选题,展开调查分析,找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将2012年2-10月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11月-2013年4月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后)。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照组患者平均灌肠次数为(8.11±0.950)次,观察组灌肠次数为(5.06±0.98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07,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实施前医生对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满意度为91.7%,实施后满意度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肠道准备中清洁灌肠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和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997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522例,对照组475例,游泳组每天游泳1次,每次15~20 min,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5 d婴儿排便和黄疸指数。结果游泳组初次排便提前,胎便转黄时间缩短(P〈0.01),第3、4、5天黄疸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促进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功能,缩短胎便转黄时间,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研究组)和普通鼻胃管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胃肠解压引流量、腹围变化、动态腹平片气液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胃肠引流量(900.5±165.8) mL/d,腹围减少量(11.3±3.5)cm,气液平消失时间(9.6±2.5)d;对照组胃肠引流量(500.2±125.5)mL /d,腹围减少量(5.4±1.8)cm,气液平消失时间(14.2±4.3)d,研究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对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地进行胃肠解压、减轻腹胀、缩短肠梗阻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评估记录单在经外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入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统一的术前评估记录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等情况的评估,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疗效及术后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268.88±38.38) ml,手术时间为(142.1±10.10)min,住院时间为(12.88±0.56)d,血压升高2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7.50±54.05)ml,(178.40±11.83)min,(25.63±1.02)d,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76,2.288,10.960;χ2=4.114,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HAMA为(10.42±2.64)分,HAMD为(9.44±2.65)分,明显低于术前(13.53±4.63),(12.32±2.44)分及对照组患者术后的(13.12±3.34),(11.82±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43,3.856,3.544,2.643;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64±1.65)分,满意2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55±1.63)分,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3,Z=4.073;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行术前评估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情绪影响,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并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以为术前、术中护理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