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聚己内酯电纺纤维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聚己内酯电纺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对其在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及内部结构,通过溶血实验、粘膜刺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MTT法)初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场发射扫描显微镜观察显示所获得纤维呈无纺多孔网状结构,直径范围为153~612nm,纤维形态光滑均一。溶血实验显示材料无溶血现象,不影响凝血功能;MTT试验显示L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种中生长良好,细胞毒性为0级;粘膜刺激实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结论:聚己内酯电纺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其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的应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肠粘膜下层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猪小肠粘膜下层(SIS)的细胞相容性,探讨用SIS为生长载体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构筑组织工程骨的可能性。方法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猪小肠粘膜下层,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组织学、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经物理和化学处理的SIS纯度高,孔隙多,胶原纤维未受损;BMSCs在SIS材料上生长、粘附、增殖,并能长入材料的孔隙内,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结论SIS的细胞相容性良好,不影响BMSCs的形态,对细胞生长和功能表达无抑制作用,可以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小肠粘膜下层用作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粘膜下层作为无细胞的天然细胞外基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异基因移植无免疫原性,使用安全性强,其生物力学性能适合用作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其应用研究已有所开展,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有赖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生物陶瓷材料组织相容性.[方法]根据ISO10993-1标准,采用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和体内植入(90 d)试验对纳米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生物陶瓷材料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估.[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生物陶瓷材料组织相容性的细胞毒性评分小于I级,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无急性毒性反应,无溶血反应,体内植入符合植入材料生物学评价要求.[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支架材料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评价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10993-1.1997及国家标准GB/T16886.1-1997,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要求对国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进行溶血、细胞毒性、皮肤刺激、遗传毒性及植入试验结果评价.结果无毒、无溶血、无致敏、无致突变、不被组织吸收的注射型软组织填充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讨论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涉及学科广泛,一般是通过细胞学、组织学、遗传毒理学和整体实验动物及物理、化学等体内外的试验方法和手段研究生物医用材料及装置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从而评价最终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评价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依据ISO 10 993- 1.1997及国家标准GB/T 16 886 .1- 1997,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要求对国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进行溶血、细胞毒性、皮肤刺激、遗传毒性及植入试验结果评价。结果 无毒、无溶血、无致敏、无致突变、不被组织吸收的注射型软组织填充材料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讨论 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涉及学科广泛 ,一般是通过细胞学、组织学、遗传毒理学和整体实验动物及物理、化学等体内外的试验方法和手段研究生物医用材料及装置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从而评价最终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复合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聚乙烯醇-丝胶作为泌尿系统组织工程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实验评价胶原蛋白-壳聚糖、聚乙烯醇-丝胶两种复合材料对红细胞功能和代谢的影响;采用皮肤致敏实验评价两种材料是否满足体内植入的要求;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评价胶原蛋白-壳聚糖、聚乙烯醇-丝胶两种复合材料对泌尿上皮细胞和膀胱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胶原蛋白-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丝胶的溶血率分别为1.86%和2.08%(均<5%),两种材料不引起溶血反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两种材料皮肤致敏实验的结果均为阴性,没有致敏作用。细胞毒性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显示两种材料细胞毒性均为0级。结论复合生物材料胶原蛋白-壳聚糖、聚乙烯醇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泌尿系统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8.
小肠黏膜下层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目的 追溯近年有关小肠黏膜下层(SIS)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与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自1995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对SIS的制备及特有的性质,其中包括免疫原性、抗微生物活性、生物力学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IS来源方便,易于制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促进血管生成,并具有部位特异的组织再生能力。结论 SIS是一种可广泛用于血管、肌腱、膀胱和腹壁等组织工程的良好生物衍生材料。  相似文献   

9.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生物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生物学试验研究评价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10993-1.1997及国家标准GB/T 16886.1-1997,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要求对国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进行溶血、细胞毒性、皮肤刺激、遗传毒性及植入试验结果评价。结果 无毒、无溶血、无致敏、无致突变、不被组织吸收的注射型软组织填充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讨论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学评价涉及学科广泛,一般是通过细胞学、组织学、遗传毒理学和整体实验动物及物理、化学等体内外的试验方法和手段研究生物医用材料及装置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从而评价最终产品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工程方法,以小肠粘膜下层为支架材料复合成骨诱导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取自兔骨髓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液诱导后,与经处理的猪小肠粘膜下层在体外共培养。1周后,将共培养的猪小肠粘膜下层埋置于无胸腺裸鼠皮下。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体外培养时,见细胞与材料粘附良好,且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分化、增殖活跃。大体观察植入体内的细胞-材料复合物,见颜色变白,组织硬度增加,组织学和电镜观察见有大量骨组织形成。免疫组化示细胞为具有分泌特异性骨钙蛋白的成骨细胞。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为成骨细胞后与小肠粘膜下层共培养,植入裸鼠体内后可形成骨组织,小肠粘膜下层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胶原-壳聚糖/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collagen-chitosan/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polylactic acid,Col-CS/nHAC-PLA)仿生支架材料,检测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按8%质量浓度加入PLA和等量nHAC溶解,制备nHAC-PLA;用2%醋酸溶液配制浓度为2%的CS纯溶液及1%的Col纯溶液,以质量比(M/M)20∶1混合,倒入含nHAC-PLA的模具中,冷冻干燥成形制备Col-CS/nHAC-PLA仿生支架。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热源实验、溶血实验、体外细胞毒实验、骨植入实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Col-CS/nHAC-PLA仿生支架无急性全身毒性;皮内刺激实验示原发刺激指数为0分,为极轻微刺激;热原实验示3只实验动物体温升高均<0.6℃,体温升高总和<1.3℃,符合规定标准;溶血实验示平均溶血率为1.38%,符合≤5%标准。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示材料浸提液不影响兔BMSCs增殖,毒性分级为Ⅰ级。骨植入实验显示支架材料与周边组织相容性好。结论 Col-CS/nHAC-PLA仿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较理想的组织工程骨软骨支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口径聚乳酸-己内酯[P(LLA-CL)]/纤维蛋白原管形支架的方法,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P(LLA-CL)、纤维蛋白原为原料,制备小口径复合管形支架,观察支架的大体形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维结构;利用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下植入试验,评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管形支架表面呈网格状三维结构,并有大小不等、互相交通的孔隙,孔径平均直径为(4.56±1.23)μm,表面纤维平均直径(318±56)nm;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溶血率为2.87%±0.49%;细胞毒性实验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皮下植入试验显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支架炎症反应轻微,材料逐渐降解。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可以构建小口径P(LLA-CL)/纤维蛋白原管形支架,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溶血实验、凝血实验、兔肌肉内种植实验和兔桡骨骨缺损修复实验研究。结果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无毒性、无热源性、不引起溶血和凝血反应,植入兔肌肉后逐渐发生生物降解并被纤维组织取代,兔骨缺损区植入后可被骨组织取代。结论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的生物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支架材料浸取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皮内刺激试验以及热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评价其安全性;同时采用皮下置入试验,观察其对周围组织的反应,对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该支架材料无毒性作用,不引起皮内刺激反应。不具有致热原作用;皮下置人试验术后病理组织学切片证实该材料置入兔体内后炎性细胞反应逐渐减轻,材料周围组织纤维囊壁逐渐变薄。结论缓释PDGF—BB的纳米珍珠层,聚乳酸,纤维蛋白胶复合支架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符合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壳聚糖与脱细胞软骨基质复合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可行性,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 取天然人软骨粉碎.取 100 nm~5μm 软骨微丝,脱细胞处理后制备为质量浓度 1%悬液.与质量浓度 2%壳聚糖醋酸溶液按 1颐1(重量比)充分搅拌混合,冷冻干燥制备复合支架。对支架交联,并进行组织学、扫描电镜、孔隙率及吸水性测定、生物力学评估, MTT法分析支架浸提液毒性。分离培养犬软骨细胞.种植到支架上.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 组织学显示支架中无细胞碎片残留.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扫描电镜显示支架内孔洞相互连通似海绵状.孔径为(136.2±34.9)μm.孔隙率为 81.4%±3.5%.吸水性约为 1525.7±129.3%。支架纵向弹性模量为(1.940±0.335)MPa。 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粘附良好.扫描电镜下细胞在支架上均匀分布.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基质分泌。结论 软骨细胞外基质和壳聚糖复合制备的仿生三维多孔双相支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吸水性.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是组织工程软骨的良好支架载体。  相似文献   

16.
牛去细胞骨基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型骨修复材料牛去细胞基质骨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牛去细胞骨基质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溶血实验、兔肌肉内种植实验和兔桡骨骨缺损修复实验研究.结果 牛去细胞骨基质无毒性、无热源性、不引起溶血反应,植入兔肌肉后逐渐发生生物降解并被纤维组织取代,兔骨缺损区植入后可被骨组织取代.结论 牛去细胞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天然细胞外基质生物衍生材料,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用作组织工程的理想支架,在修复组织缺损和实现组织重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SIS在修复骨关节损伤方面的应用逐渐增多,研究发现SIS对骨、半月板、韧带或肌腱均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效果,但是在关节软骨、腱骨愈合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新型SIS修复材料的开发,也将是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角膜基质细胞与胶原-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Collagen-chondroitin sulfate-hyaluronic acid,Co-CS-HA)真皮支架材料复合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基质的可行性,为寻找理想的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提供依据。方法先行制备Co-CS-HA真皮支架材料,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孔隙率、体外降解性、力学性能和细胞增殖的检测和分析。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将其与上述材料复合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基质,行兔角膜板层移植。术后大体观察植片和新生血管状况,并于术后第8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所制备的Co-CS-HA真皮支架材料为白色海绵状结构,其孔径为(109±11)μm,孔隙均匀并有广泛的交通孔,孔隙率为(94.75±0.39)%。体外降解性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材料的强度和抵抗酶解的能力显著提高。MTS结果表明,材料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兔角膜板层移植后,组织工程角膜植片与宿主角膜组织相融性良好,能够部分修复并填充角膜基质缺损,但直到8周取材时仍留有大量的角膜新生血管。结论本实验室制备的Co-CS-HA真皮支架材料符合支架材料的理化和生物学要求,可一定程度修复兔角膜基质缺损,但在维持角膜的透光度方面仍存有缺陷,眼科应用还需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新型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以及将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方法 取天然人软骨粉碎后,采用梯度离心法取100 nm~5μm软骨微丝,脱细胞处理后制备为质量体积比为3%的悬液,采用冷冻冻干法制备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254nm紫外线和碳化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对支架进行交联.冷冻冻干后,对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测定支架孔径和孔隙率、吸水率,并采用MTT法分析支架浸提液毒性.分离培养犬BMSCs,用TGF-β1成软骨诱导后种植至支架,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分化情况. 结果 组织学观察显示,三维多孔支架中无软骨细胞碎片残留,甲苯胺蓝染色、番红O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阳性.扫描电镜显示支架内孔洞相互连通,孔径为(155±34)μm,孔隙率为91.3%±2.0%,吸水率为2 451%±155%.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DMEM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无细胞毒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黏附良好;扫描电镜下细胞在支架上均匀分布,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并有基质分泌. 结论 制备的脱细胞软骨基质三维多孔支架去细胞彻底,保留了软骨ECM主要成分,无毒,具备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生物相容性良好,是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支架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