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逍遥散为《和剂局方》,系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甘草、薄荷、煨姜等八味药物组成,功能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凡因血虚肝郁所致之病皆能治之。是临床上一个常用的方剂,适用范围颇广,尤其是在妇科疾病中运用本方的机会更多。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取木郁达之之义,助少许薄荷以增强其疏泄条达之功,本郁则克土、用甘草,茯苓、白术和中补土、稍加煨姜助归,芍以调和气血,生姜煨后温而不散,后来薛已又在本方中加入丹皮,枝仁名丹枝逍遥散。因肝属木而主藏血,木郁易生火,丹皮能泻血中伏火,枝子能污三焦郁火,如见肝郁火旺之症,加入丹枝其效更佳。兹将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逍遥散治愈验案略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岱  孟萍  高晓静  王静  张荣 《中医学报》2020,35(8):1635-1638
肝的生理特性为"体阴而用阳","体阴"指肝本身为阴脏并且能够贮藏阴血;"用阳"指肝的主升主动功能,肝脏本身可阴阳相和。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其生理才能正常运转;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气血相和则肝和。若肝藏泄不和则全身气血逆乱,气滞则血瘀,气血不和则肝不和,从而导致女子经、产、孕、乳等生理活动紊乱。因此,女子以"肝和"为贵。  相似文献   

3.
逍遥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症.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芩、炙甘草、薄荷、烧生姜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白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肝郁则土衰,肝病易传之于脾,<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以白术、茯芩、炙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益木,且使气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药,又兼使药之用,合而成方,深合<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  相似文献   

4.
妇女之病,以“虚”“郁”为多。“虚”有脏腑阴阳气血之别,“郁”有气、火、痰、血、湿、食之异。临床所见“虚”、“郁”相比,又恒以“郁”证为多,此皆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善怀而多郁之故。所谓“木郁”即是肝郁,肝郁即是气郁。六郁相因,气郁为首,是由肝之功能所  相似文献   

5.
一贯煎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病变,肝气居多,盖肝主春生之气,肝气贵在调和,肝气和则十二经气血自调。然肝为藏血之脏,血为养肝之物,肝气赖于肝血的濡养。肝血充盈,肝体柔和,肝气乃能条达,畅茂。倘若阴亏血燥,体失柔和之性,则肝气诸证遂生。一贯煎系清·魏王璜所创,为治疗久病之后肝肾阴虚,变生诸症而设  相似文献   

6.
绝经前后诸证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该时期女性个人健康、家庭和睦及工作环境和谐。该病根本病位在肾,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逍遥散从"女性以肝为先天""女性素性抑郁""女子常血不足,而气有余"等方面出发,发挥疏肝调肝养肝、益气健脾之效。研究发现,临床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7.
多汗症是由于汗液分泌量超过机体体温调节及体内平衡所需导致全身或局部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汗证”范畴,由阴阳失衡、津液疏泄失常所致。与众医家从心、肺、肾论治汗证不同,本文基于肝脾两脏探讨多汗症的病因病机,阐释调和肝脾对于汗证的重要意义,提出肝郁脾弱、营卫不和、阴阳失衡为其关键病机。临证多从肝脾入手,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调荣益卫为主要治疗原则,重视脏腑气血关联,健脾益气以固其本,疏肝解郁以调其气,脾运得健则益气有源,气畅血和则汗泄有道。方选逍遥散化裁,以肝木、脾土为主论治,补养后天,调畅气机,滋养五脏,调和气血,身强而神自安,气足而汗自止,肝脾同调,升降相因,五脏自和。  相似文献   

8.
越鞠丸,又名芎术丸,为丹溪心法之方。本方由苍术、香附、川芎、六曲、栀子所组成。丹溪认为: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所以立此方以“总结诸郁”即,气、血、痰、火、湿、食六种郁症的总称。王节斋曰:“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血、气、痰三者,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血用四物,痰用二陈。”又说: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为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面生郁,或误药杂乱而生郁。故予每用此三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故四法治病,用药之大要也(《古今名医汇择.诸郁症》)。所以在临床上,尊崇越鞠丸解诸郁的立予,以辩证治疗内、妇、杂病等多种疾病,只要辩证准确,加减得当,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1 肝郁脾损血崩案: [原文]肝脾郁损、血崩。人参逍遥散去柴术炙草加桑螵蛸、杜仲。 [浅析]肝藏血、脾脏血、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郁而不疏则脾受其害,脾失其用,血失所摄而为崩。既然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之人参逍遥散为之治,又何去肝解郁之柴胡、健脾补中之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中医理论,运用越鞠丸加减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妇科诸疾,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正如《内经》所云:“百病生于气也”,丹溪也明确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湿、痰、热、血、食六郁之中,气郁是关键,属诸郁之首,故在治疗中当以调畅气机为主,通过调畅气机,疏肝解郁,健脾燥湿,达到气血调和之目的,正是根据这一理论,使用“趟鞠丸”治疗妇科诸疾,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逍遥散为治疗肝郁脾虚之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多用于治疗情志病。历代医家论逍遥散多从肝脾,而忽略了其对心的作用,故临证中对该方的应用有所不达。逍遥散的组方配伍以心为本,疏肝顺气、健脾养血,使气血调畅、心血充足,心血充足则可化神养神,心神清明又可调畅血运,从而突出心血与心神在相关情志病中重要的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情志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气郁结可累及脏腑,影响气血,变生诸郁.肝郁本证自身也易于转化,肝郁日久,化热化火,肝火上炎;火热内盛,易伤阴灼血;阴血不足,火热愈炽,肝失柔润,其气更易郁逆,为阴虚肝郁;阴血亏于下,则肝火无制,阳亢上僭.诸证皆为肝郁所致.肝郁代表脉为弦脉,“弦脉,总是阴阳不和,肝气上逆”,但系统辨证脉学指导下的肝郁脉,非仅指弦脉.  相似文献   

13.
肝胆相关  肝 ,居于下焦 ,五行属木 ,为阴中之阳脏。肝有经脉“连目系 ,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肝胆经脉布于两胁 ,故两胁为肝之分野。故古人对肝和眼的关系论述颇多。如“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能辨五色矣”、“肝受血而能视”等。盖人以气血为本 ,肝有疏泄无形之气和贮藏有形之血、调节血流之作用。气属阳 ,血属阴 ;“气主煦之 ,血主濡之”。故有“肝以血为体 ,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之说。由此可知 ,肝经失和 ,可以引起多种目病。1 肝气与目相关  肝有疏泄气机之功能 ,肝气舒畅条达 ,则五脏之气机调畅、升降有…  相似文献   

14.
靳立波  宋彩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5):1117-1117
越鞠丸首载于《丹溪心法》,又名芎附丸或芎术丸。为统治六郁(气、血、痰、火、湿、食)之方,本方重在行气解郁,以行气药配伍活血、燥湿、清热、消食之药,使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一并消除。《类证治裁》谓:"丹溪之越鞠丸以治六郁,开调气机为主,气郁则湿郁,湿郁则热郁,热郁则痰郁,痰郁则血郁,血郁则气郁,相因为病"。越鞠即为发越鞠郁之气的意思。临床上应用加味越鞠丸治疗胸膈满闷,脘腹撑胀,吞酸呕吐,饮食不调,胸腹刺痛,腹胀等证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逍遥散加减在眼科极为常用 ,有疏肝活血明目之功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逍遥散”原出自宋代《太平惠氏和剂局方》一书 ,是治疗肝郁血虚所致的妇人诸疾之方。但明代王肯堂、张景岳分别在《证治准绳》和《景岳全书》著作中都提到过本方有治疗目疾的作用。明末著名眼科医生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 ,以加味逍遥饮 (即逍遥散去姜、薄 ,加栀子、丹皮 )治疗肝郁气滞的暴盲症。清代黄庭镜在《目经大成》中宗赵养葵的加味逍遥散再加山萸肉、黄连、羚羊角、犀角等 ,定名为“羚犀逍遥散” ,治疗“怒气伤肝 ,血郁目暗”。其后刘松岩在《目科捷径》中以逍…  相似文献   

16.
《傅青主女科》治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清代医家傅青主治女科郁症的学术思想,傅氏本于“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之先天”之说,调治妇女郁证,立论着眼于肝之“体”,治则注重于扶正,平肝气在于柔肝之体,治逆气必须实脾土,救肾燥定要滋下源。其和扶正,轻用疏洹 用药特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木郁达之”是临床运用范围较广的治则之一,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本郁在内伤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五郁之中,应首重木郁。鉴于此证在临床常见,且病理变化多端,笔者谨从以下几方面谈点个人粗浅认识。一、本郁的基本含义王安道说:“郁者,滞而不畅之义。”因肝为木脏,故木郁当指肝郁。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主司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症”范畴。梁晓春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复杂,根本在于肾虚导致冲任气血亏虚、机体阴阳失调及脏腑功能紊乱,病位涉及肾、肝、脾、心诸脏,气郁、内火、瘀结均可为其标实,然临床上以肾虚肝郁血瘀证多见。临证时详查病因,细辨病机,治以益肾疏肝活血为主,抓主症,顾兼症,精准遣方用药,于益肾、疏肝、活血治疗中,调阴阳、和气血、平诸症,疗效显著。益肾分阴阳盛衰,肾阴虚为主者,治以滋肾益阴,方选六味地黄丸或二至丸;肾阳虚为主者,治以温肾壮阳,方选右归丸或二仙汤;常用女贞子、菟丝子作为君药,来益肾、调和阴阳。疏肝别气火阴阳,病程初期以肝气郁结、肝火上炎为多见,为轻;病程后期以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为多见,为重;肝气郁结者,以逍遥散治之;肝郁化火者,以丹栀逍遥散治之;肝阴不足者,以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治之;肝阳上亢者,以镇肝熄风汤治之。活血辨寒热成因,血热者,选用益母草、苎麻根、泽兰、丹参、郁金、赤芍、凌霄花等药;血寒者,选用当归、川芎、玫瑰花、鸡血藤、延胡索、姜黄等药。  相似文献   

19.
叶氏郁证理论以肝郁为中心,气郁为肝郁之始因,由肝郁累及其他脏腑之郁,由气郁而致痰、湿、食、血诸郁,久郁则化火伤阴,其治法也因之而异,在于临证灵活运用,叶氏选方用药法度更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20.
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因为妇人以血为用,肝主藏血故也.内经指出:"肝藏血,主情志,性喜疏泄条达,与气血休戚相关";而"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景岳全书>),可见肝与妇科病的关系至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