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宁夏汉族464人的指纹白线正常值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汉族指纹白线出现率为35.15%,女性(48.53%)高于男性(25.44%)。差异非常显著(P<0.01)。并与其他地区汉族群体及民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观察了coxsackieB_3病毒对小鼠高频心电图(HF-ECG)的影响。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0.2mlcoxsackieB_3病毒后,分别于第1、3、5、7天记录高频心电图,结果表明:从种毒1天后开始,心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4.4%(P<0.01)、16.3%(P<0.01)、19.9%(P<0.01)、29.3%(P<0.01)。从种毒3天后开始,Q-T间期、T波时程较种毒前明显延长,Q-T间期较种毒前分别延长了24.2%(P<0.01)、17.5%(P<0.05)、24.0%(P<0.01);T波时程较种毒前分别延长了30.7%(P<0.01)、29.1%(P<0.05)、36.4%(P<0.01)。对照组无此变化。结果提示,病毒可能对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心室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28例男性住院治疗冠心病(CHD)患者,接受10~40天流变药物的治疗,虽然患者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患者表观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区别。若采用固定比积(0.50)的红细胞PBS,悬液,患者血样的表观粘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弱和聚集性显著升高是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主要特点,并提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和降低血浆粘度对冠心病患者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40日龄雄性Wistar大鼠21只,分为对照(C)组,腹腔内注射赋形剂和糖尿病(D)组,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mg/kg体重,观察60天。结果表明,D组大鼠的睾丸、附睾、附睾尾重量显著低于C组(P<0.01);D组附睾尾精子计数显著少于C组(P<0.001)。ACE活性测定结果表明,D组睾丸和附睾尾组织ACE活性显著低于C组(P<0.05),而血清ACE显著高于C组(P<0.01),相关检验显示,附睾重量,附睾尾精子计数与附睾尾AC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清ACE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昼夜节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2例急性期(3天内)脑血栓患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3例24h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发现脑血栓急性期E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也明显高于TIA组(P<0.01);TIA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水平24h有节律性变化,即夜间2∶00时最低,早8∶00时最高,二者有显著性变化(P<0.01);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脑血栓患者24h内各时间段ET水平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者(P<0.050.01)。脑血栓患者血浆ET水平24h内节律性变化与之发病以早晨为高发时间段的现象在时间上有同步关系,可能存在着因果关系,即ET可能是导致脑血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654—2和肠道吸附剂对油酸肺损伤时兔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和方法:观察应用654-2和肠道吸附剂治疗油酸造成兔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时左心室功能的变化。结果:(1)油酸组60和90min时左心室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654-2组和肠道吸附剂组左心室功能显著高于油酸组(P<0.05和P<0.01);(3)油酸组90min时血浆和肺泡灌洗液中的中分子物质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654-2或肠道吸附剂均可明显减少油酸所致的中分子物质的增多(P<0.01)。结论:RDS过程可使左心功能降低,而654-2或肠道吸附剂均可防治左心功能的降低,并与中分子物质的增加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内环核苷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9例正常人血小板内环一磷酸腺苷(cAMP)和环一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MDS和ANLL病人血小板内cAMP和cGM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而ANLL病人血小板内cAMP又高于MDS病人(P<0.01),血小板内cAMP/cGMP(cA/cG)比值则缺乏规律性变化。MDS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两组病人外周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正常(P<0.01),且在正常组中,血小板内cAMP含量与血小板数成负相关(r=-0.7069,P<0.01)。结果提示,MDS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减退可能与血小板内cAMP和cGMP含量升高有关,且血小板内cAMP含量随病情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突聋组微血管变化总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血管形态:网状结构、囊状扩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血管流态:粒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本文所观察的病例中,大量出现的网状结构同时伴有囊状扩张为突发性耳聋的微血管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手术及麻醉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选择吸入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两种麻醉方式。采用ELISA法对患者术前、术毕4h内和术后1周血清TNF-α、ΙL-6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TNF-α水平术前低于正常(P<0.01),术毕术后升高,术后1周仍低于正常(P<0.01);IL-6水平术前高于正常(P<0.01),术毕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降至正常;术毕时,IL-6水平在两种不同麻醉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TNF-α与IL-6呈正相关(P<0.05)。提示检测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监测和衡量应激反应的指标。阿片类麻醉药能抑制应激反应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0.
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名无器质性脑疾患的中老年人及16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了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的测试,对16例脑卒中患者同时进行了HDS和MMSE及语言功能的测试。统计结果表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Kohs测验成绩低于对照(P<0.01);失语症患者低于无失语症患者(P<0.05);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与HDS、MMSE相关(P<0.01,0.005)。表明它确为一种有效的智能测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在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人群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人群和昆明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171名德宏傣族和71名昆明汉族人群基因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po E基因第4外显子第112位和15 8位的多态性。结果 傣族组apo Eε2 / 2、ε2 /3、ε2 / 4、ε3/ 3、ε3/ 4、ε4 / 4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 .0 0 6、0 .111、0 .0 0 6、0 .789、0 .0 88、0 .0 0 0 ;汉族组依次为:0 .0 0 0、0 .16 9、0 .0 14、0 .718、0 .0 99、0 .0 0 0。apo Eε2、ε3、ε4等位基因频率在傣汉两民族中依次为:0 .0 6 4、0 .889、0 .0 4 7;0 .0 92码、0 .85 2、0 .0 5 6 (P>0 .0 5 )。结论 apo 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着民族、种族差异。与国内其它少数民族比较,德宏傣族人群apo Eε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壮族(P<0 .0 1) ;ε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朝鲜族、回族、蒙古族、壮族(P<0 .0 5 ) ,极显著高于维吾尔族(P<0 .0 1) ;ε4等位基因显著低于鄂伦春族(P<0 .0 5 ) ,极显著低于维吾尔族、鄂温克族(P<0 .0 1)。与不同种族人群比较,德宏傣族人群apo E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日本人接近(P>0 .0 5 ) ,而与新加坡、欧美国家人群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贵州彝族白族16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贵州彝族、白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特点. 方法 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16种遗传性状.计算了各遗传特征的基因频率.采用U检验进行了民族群体间差异显著性比较. 结果 贵州彝族翻舌、卷舌、唇厚、下颏类型、发质、发旋、眼睑、前额发际、睫毛、耵聍、达尔文结节、利手、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男)、环食指长(女)和小指弯曲基因频率分别为0.0424、0.3427、0.5539、0.3527、0.1894、0.3860、0.4960、0.1089、0.5132、0.1363、0.3652、0.6285、0.2190、0.3397、0.0673、0.0797和0.3144;白族分别为0.0450、0.3868、0.4940、0.2993、0.2210、0.3188、0.4075、0.0901、0.6285、0.0808、0.4238、0.7034、0.2550、0.3707、0.0678、0.0950和0.2901.贵州两民族人群发旋和利手显性基因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睑、睫毛和耵聍显性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 贵州彝族、白族翻舌、中指毛、发旋、拇指类型和小指弯曲5种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低水平,下颏类型和睫毛两种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余9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49名基诺乡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基诺乡中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检出率=52.61%);②寄宿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走读生(t=-0.10,P<0.05);③各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偏低的人数不同(χ2=8.736,P<0.05);④男生的行为、智力与学校因子分较低(分别为t=3.89,P<0.01;t=2.50,P<0.05),女生的焦虑因子分较低(t=-3.32,P<0.01);⑤经济状况、父亲民族是自我意识的保护因素,父亲文化程度是危险因素。结论基诺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土家族人手指指毛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了湖南龙山家族16-25岁青年及学生722人(男433,女289)的手指指毛分布。结果表明:近侧和中间指节均生有指毛,而远侧指节不生指毛。男女近侧指节1-5指指毛出现率及2-5指指毛出现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别。土家族人中间指节指毛出现率低于我国汉族人、藏族人、侗族人、维吾尔族人;而高于壮族人,且在男女性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5.
贵州苗、布依、侗、水四个少数民族Rh血型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贵州主要的4个少数民族中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指导Rh溶血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贵州苗、布依、侗、水4个民族的无关个体进行Rh血型鉴定和分析。结果共筛查4个少数民族15992人,汉族对照4851人。发现Rh(D)阴性个体51名,苗族d基因频率0.0474、Rh阴性率为0.22%。布依族d基因频率0.0602、Rh阴性率为0.36%。侗族d基因频率0.0378、Rh阴性率为0.14%。水族d基因频率0.0307、Rh阴性率为0.09%。汉族(对照组)d基因频率0.0574、Rh阴性率为0.33%。4个少数民族均有表现型CCDee型最高(52.47%~59.66%)的共同特征。同时4个民族的基因型频率均以CDe最高,分别为苗族:0.7244、布依族:0.7389、侗族:0.7410、水族:0.7743。结论贵州4个少数民族苗、布依、侗、水族Rh血型分布特征,与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相似。苗、侗、水族Rh阴性比例都低于汉族(0.33%),仅布依族Rh阴性率(0.36%)接近并略高于汉族。因此,贵州少数民族中Rh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16.
辽宁锡伯族和汉族睫毛与蒙古褶两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辽宁锡伯族和汉族睫毛与蒙古褶(内眦褶)两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进行研究,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观察受试者睫毛的长度及蒙古褶的有无。睫毛长度在8mm以上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长度在5mm以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蒙古褶即上眼皮在眼内角向下延伸形成的皱褶,有蒙古褶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没有蒙古褶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果辽宁锡伯族和汉族短睫毛出现率分别为32.76%和19.70%,隐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5724和0.4439;蒙古褶为无的出现率分别为15.41%和5.42%,隐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3925和0.2328。结论两民族两种遗传性状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锡伯族短睫毛和蒙古褶为无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辽宁汉族,与其他群体相比较,辽宁锡伯族短睫毛出现率处于中间水平,而蒙古褶为无的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健康青年人头发表面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头皮百会穴处10段头发。材料取自甘肃省汉,满,蒙,回,藏族在兰州医学院学习的健康学生。毛干上皮表面的超微结构清楚可见,最外层细胞呈屋顶叠瓦状排列,叠瓦状细胞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即汉藏类和满蒙回类。五个民族头发的上皮聚类分析不同,从大致轮廓来看,头部百会穴处头发毛干,似与民族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青年人头发毛干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头皮百会穴处的头发,材料分别取自甘肃省在兰州医学院学习的回族健康学生.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材料取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新疆医学院学习的健康学员.毛干上皮表面的超微结构清楚可见,最外层细胞呈屋顶叠瓦状排列,在三个民族的6例中,屋顶叠瓦状细胞呈波浪形,它们的结构很相似,因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他们是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混血.文中认为百会穴处头发毛干纹理与民族的形成即血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壮、苗族人5项人类遗传学经典指标的规律。方法对聚居于广西的1046名壮、苗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广西壮、苗族R型扣手、R型交叉臂和R型惯用手百分率,民族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扣手和交叉臂与性别无关;(2)广西壮族环指长和直型拇指类型百分率均高于苗族,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或P<0.001);(3)苗族男性环指长百分率高于女性,壮族女性直型拇指类型百分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广西壮、苗族人扣手、交手臂、惯用手、环食指长和拇指类型有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广西壮族少年儿童个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壮族少年儿童个性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464例壮族儿童、180例瑶族儿童、156例汉族儿童、88例其它少数民族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壮族儿童E量表得分低于其它民族儿童(P<0.01);男孩的P分高于女孩,L分低于女孩(P<0.01);不同年龄的P、N、L分差别较大,E分无明显差别;各地区儿童EPQ各量表得分有明显差异。13个变量对儿童个性有影响,分别为学习成绩、品行、行为、既往健康史、儿童年龄、儿童性别、家庭环境、父亲年龄、刻板动作、母亲妊娠、分娩史、父亲职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结论:壮族儿童的个性在内外向维度上与其它民族不同。儿童个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