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指出亚健康不能等同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系统论述了目前关于疲劳、慢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认识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病理疾病,临床难以彻底治愈。临床实践发现,推拿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推拿治疗不仅可以放松肌肉,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症状,还可以保健强身,起到抗疲劳,治未病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了解推拿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机制,我们查阅了近年来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并以行为学和生化学指标为主,分别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期望找寻到一种新的思路方法,进而推动推拿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袁振涛  王河宝 《河北中医》2010,32(5):731-732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无明显诱因长期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高趋势^[1]。2007-06—2009—06,我们采用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5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病因不明持续疲劳为主症的一组证候群。5-羟色胺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相关:5-HT含量升高导致中枢性疲劳,5-HT是参与镇痛作用的重要神经活性物质,5-HT能系统具有产生睡眠和促进觉醒的双重作用,5-HT水平下降可诱发抑郁。慢性疲劳综合征会导致5-羟色胺异常。针灸被大量应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其可以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各种症状,也可调节5-HT水平。  相似文献   

5.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持续疲劳、失眠、思维不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衰弱疲劳为特征的疾病。198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免疫机能障碍综合征,简称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发病原因及机理至今还未得到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其诊断大多是患者的主观自我感受,缺乏临床的客观指标,这就造成了诊断的困难和治疗的针对性.临床上很难区分慢性疲劳综合征和其它类型疲劳之间的差异,以致很多人把普通的疲劳误认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而夸大了病情,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目前人们在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原因和机理时,往往更加关注病理生理上的改变,但不同社会环境和职业对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影响则仍有争议,因此人们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正确认识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五脏和经络的角度论述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针灸可通过调节脏腑的功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建恒 《四川中医》2005,23(6):54-54
目的:寻找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之佳法。结果:显效率为37.8%,总有效率为91.1%。结论: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等功效,疗效确切。方法: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5例。提示归脾汤加减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9.
循经灸疗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循经灸疗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用循经灸疗器灸督脉及背腧穴治疗 ,B组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ELL氏慢性疲劳综合征积分变化 ,及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周期为 8周。结果 :循经灸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 (P <0 0 5 ) ,提高BELL氏慢性疲劳综合征积分 (P <0 0 5 )。结论 :循经灸督脉及背腧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整理有关文献,归纳总结出气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从而提出“气络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的理论;故提示我们应从气络人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疲劳为特征,并且伴有乏力、骨骼肌疼痛、睡眠紊乱等症状的综合征。患者时常感到疲劳,且疲劳不因休息而缓解,但在体力或脑力劳动后加重,症状可持续24 h以上。其具体病因并不确定,可能为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昆明市中医医院李莉副主任是云南省高等级(针灸)学科带头人,擅长运用针灸从脾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她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以脾肾阳虚型患者居多,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位多在脾、肾,涉及心、肝,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情志抑郁为标。她临证取穴精要,辨证施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李副主任从脾、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独到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脾肾两脏亏虚关系密切。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无源,四肢肌肉失养,五脏六腑不充,而产生疲劳乏力,肾虚髓海失充,脑窍空虚,清窍失养可见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故治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同调,健脾益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前后及患者与正常人腰背肌等速肌力各指标及疲劳量表的差异。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推拿干预CFS患者腰背部骨骼肌生物力学特性改变及疲劳量表研究。结果:患者腰背部骨骼肌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值与正常人无差异,推拿治疗前后CFS患者腰背部骨骼肌上述指标值明显改善。结论:提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躯干部骨骼肌病损不明显;推拿可能通过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四肢骨骼肌力学参数而非躯干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探究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理。方法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5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整体症状评分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显示,气虚质是慢性疲劳综合征人群分布中比例最高的体质类型,遵循中医“体病相关”理论及“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疗原则,课题组根据临床经验自制益气养生袋泡茶治疗气虚体质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研究方法:纳入7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参照我国2009...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特点及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24例,设对照组22例及正常人组52例,对4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及52例健康者分别检查心率变异(HRV)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心率变异参数RMSSD、PNN50及HF高于正常组,SDNN及LF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HRV自主神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植物神经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中医认识到脾肾阳虚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临床治疗当以补益脾肾之阳为重。本文探讨选取足三里、肾俞施用烧山火针法的相关理论依据,意在为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针灸治疗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的角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其发病机制,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运用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无任何不良反应,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从事治疗该病的广大医疗工作者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海伟 《中医杂志》2011,(18):1613-1614
通过对《灸经图》要旨的研习和结合其灸治五劳七伤方研究,对《灸经图》中的五劳七伤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探讨,认为《灸经图》中灸治五劳七伤是很完善的,并发现其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符,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护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状况的分析,逐渐得出该综合征的病情原因。本研究主要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而采取一些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在这次研究中,主要介绍了调查护士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资料和方法,并着重其原因的讨论。虽然探讨中存在着不足,但是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终还是找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